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教版高一必修)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邓仲达2007-09-04 课 型:综合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诗,体会理解诗人真诚、善良、博爱的精神境界;理解诗人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中矛盾痛苦的心境;领会诗中清新明朗质朴的语言特色及温暖美好的抒情意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理解诗人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中矛盾痛苦的心境。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复习“意象与意境”,引入对于本课的学习:(投影)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另一首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一步体会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现一种意境,表现一种特定的思想情境的。(板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二、作家简介: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1977年年15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到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到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却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以杰出的才华、超凡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作为诗人,其声誉是生前已发表的五十首诗所奠定。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投影:展示有关背景资料,作者的照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配乐朗读,然后集体朗读)四、把握意象,理解内容问:第一节诗中的意象是什么?(学生回答)
(板书)(一组)喂马 劈柴 粮食 蔬菜-自由自在、田园牧歌式 向往愿望(二组)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美丽的精神家园 非真实的问:这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意义? 一组意象:是一种世俗的生活画面,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从明天起”说明诗人也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状况,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二组意象:是诗人更加向往的一种生活境界。大海对于诗人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那里是诗人的精神家园。(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里是自由自在的,安静辽阔的,清新自然的,那里充满的阳光春意,使言诗人心中一片春意盎然,春暖花开。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充满温情一片美好。然而,美则美矣,它却是超然孤独的,有一种孤芳自赏的味道在里边。问:诗的第二、三节诗中的意象是什么?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板书)意象:现实自我 幸福的闪电:指瞬间得到的幸福,并迫不急待地要与别人分享。精神自我 温暖的名字:表现了一种博爱精神,充满一片美好的温情。相矛盾 只 愿:偏安一隅,独守孤独。问:第二、三节诗都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自由发言。板书)表达对友情的珍重,表达对所有人的良好祝福。亲人――朋友――所有人,逐渐扩展,说明诗人重亲情,重友情,真诚善良,纯洁质朴,更有对世人的良好祝福的宽广博爱的胸怀。但是诗的结尾陡然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问:“只愿”说明了什么意思?尘世的幸福是众人的,与我无关,我仍偏安一隅。他把祝福留给了世人,而他自己却不甘于过这种生活。他刚对世人表露赤诚的心怀,很快就转过身去,面朝大海,背对大陆和众人。现实方面,他肯定了世俗生活的幸福,精神方面,他又独守自己诗歌的理想,现实与精神,愿望与追求,两下矛盾,不可调和, 表现了诗人孤傲超俗、独守清高的性格特点。五、小结:海子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说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们美好的祝福,表现了他具有善良广博的感情,但是,海子在现实的幸福与孤独的诗的圣地的选择中,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的良好祝愿,成了他临行前向世人馈赠的礼品。非常遗憾,海子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这首诗,就作为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吧。
六、布置作业:1.按照诗中的第一节格式进行仿写。2.阅读并朗诵海子的其它诗选。【教学后记】多数学生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知之甚少,可以此单元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阅读更多的当代诗歌,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更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高晓2006-09-2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海子的生平。 能力目标:体味诗歌语言的质朴晓畅的特点。 情感目标:体味诗歌中的复杂的情感,满溢着“幸福”的诗句有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是对它的理解却异常纷繁,有人认为有很好的生活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有受人尊敬地位就是幸福;同样有人认为平凡就是一种幸福,每个人都在用自已的方式诠释着幸福。释加牟尼认为幸福是对众生的爱,所以他苦苦修行;基督认为幸福就是代世人赎罪;普罗米修斯为了大众的幸福而甘愿立身悬崖,受尽折磨。他们在出世的行为体现着对幸福的追求。那么海子呢,在他眼里幸福是什么呢?二、作者介绍1、海子简介海子,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
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纯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流畅、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2、写作背景这首诗海子写于死前的两个月。海子的生前好友西川回忆:“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三、具体分析1、学生放声朗读诗歌。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但同进我们还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2、赏析A、这首诗中的“幸福”一词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含义? 具体内容:“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 特定含义:尘世中的幸福。物质的、实在的,被世俗世界理解和认可的。B、作者为什么要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为什么要给陌生人祝福?(诗人真诚的祈愿,每一个陌生人在尘世获得幸福,展示了诗人的博大爱心和真诚良知。) C、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憧憬,说明自己痛苦之根源在于追求不为人理解的诗歌理想而弃绝尘世幸福) D、诗当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超脱尘世的、尘世之外的幸福生活。精神上的、理想的、不现实的,也不被世俗世界理解和认可的。] E、 有人说,这首诗的诞生事实上已经宣告了海子人间生活的结束,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关键词“从明天起”、“只愿”F、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 3、诗人营造了怎样的画面?(第一节,诗人虚构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第二三节,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所谓冥想,实质是要在头脑中再现出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画面。使这个画面如宽银幕电影上的全景镜头一样。进而让自己走进画面,用心体验。) 4、思考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含意。既然面朝大海又怎能见得花开呢?(前者实指,后者虚指,大海的广袤无垠和作者内心的闭塞,不为人理解接受相对比。现实无法提供精神慰藉时,人们总是渴望生活在远方。) 四、写作技巧1、挥之不去的悲凉。2、质朴的语言风格。五、课文总结当代优秀诗歌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有一股冲劲有活力,为中国当代诗歌走向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六、拓展延伸《我总觉得》顾城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因为天体的转动/滚落到四方/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因为陆地的破裂/迸溅到各方/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因为生活的风暴/飞散在远方 本诗中诗人以一颗晶莹的童心,祈祷这个世界永是团结,永是欢聚,永是依恋 而对世界的现状充满遗憾和忧虑。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海子的悲剧结局(教师中心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施文2006-06-15
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海子的悲剧结局 施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朴实明朗而又清新隽永的语言唱出了海子的真诚善良,给读者以温暖的关爱。当我们感到海子的真诚和关爱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为海子的将来感到担忧。《面》开篇强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昨天和现在海子是一个幸福的人吗?其实,我们不难读出海子追求幸福的背后隐藏着焦灼、痛苦与孤独。他在深重的忧伤中忍受着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痛苦。海子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偏远的农村,他对乡村的风光总是怀着无比的激情。上大学后,从农村来到了北京这所现代化的大都市,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他很不适应,时常感到痛苦、寂寞和惆怅。他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排斥,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种偏颇使他很少与人交往。最后连他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现代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海子是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是牺牲了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而献身诗歌创作的。《面》中,三次提到“幸福”,但前后含义是不一样的,前两次“幸福”是海子的幸福,是在海边有所房子,“喂马、辟柴、周游世界”。这种幸福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幸福,是海子虚拟的精神上的幸福,第三次幸福是对陌生人的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是现代尘世生活中的幸福。从中可见海子思想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面》是中不止一次表现出来。如诗中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都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情感,而情味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是紧承海子的幸福而来,即“喂马、辟柴、周游世界”等能唤起人们许多童话般的想象。第二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紧承陌生人的尘世中的幸福而来,“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之后,出人意料的笔锋一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只愿”好象在说,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与我无关,我仍然只愿偏安一隅,独守内心的童话般的精神世界。这两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显示了海子思想上的矛盾。即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他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心堕入尘世成为俗人;既肯定现代文明,又 死守着自己内心构筑的童话般的精神世界。
从这种矛盾中,我可以想到,海子内心曾有过三种意识互相交织,即世俗意识,对现代尘世生活的肯定;理想意识,对自己内心构筑的理想世界的追求。当这两种意识互相斗争,相持不下时,就产生了第三中意识,即逃避意识。最终逃避意识站了上峰,他选择了死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愿望,只是诗人临行前的赠品。就在他写完《面》两个月后,当真正的春天到来时,孤独而绝望的海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了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溅起的鲜血,是书写在北中国大地上最后一行崇高的诗句。”(余杰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孟凡琴2006-04-27《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案 设计人: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孟凡琴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所创造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2.欣赏诗歌轻松流畅、自然淳朴的语言美和积极欢快、朴实天真的情感美。3.体味美好的诗情,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4.走近海子,去认识一位真正的诗人。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主旨;品味诗人情感。教学过程一、走近海子。1.导语: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爱写诗的傻瓜,但是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个圣徒。如果说舒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今天,如果要了解当代诗歌,就必须正视海子的存在。2.海子生平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师引导:看了这段文字,我想大家心中一定会留下两个大大的惊叹号“!”,15岁就步入了读书人都梦想的幸福殿堂,25岁就在冰冷的铁轨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为什么要自杀,这是每一个直面海子的人都有的生命追问,16年过去了,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它却吸引我们更加虔诚地去走近海子,解读他的诗歌,了解他的生活和思想。3.海子的家
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梵高油画《阿尔疗养院的庭院》的印制品。左边房间里一张地铺摆在窗下,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快喇嘛教石头浮雕和一本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大书架--另一个书架靠在东墙--书架上放满了书。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很显然,在主人离去前这两间屋子被打扫过:干干净净,象一座坟墓。(海子的生活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和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师引导: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写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在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执着于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为此也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4.海子的成就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共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 (师引导: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5年,他的诗歌创作大概只持续了7年,7年时间里,他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的一笔财富。他的朋友西川说,他是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评论家谢冕说,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5.海子的理想“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师小结:所以他坚持从痛苦的生命体验出发,坚持用诗歌探求真理,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但此时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金钱和权势从幕后走上了前台,从七十年代的狂热到八十年代的迷惘和放纵,只有很少的人还固守着传统。各种商业大潮一步步将诗人和诗歌推到了边缘线上,在名利的驱动下,各种文学创作都存在着商业动机,于是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在这一过程中,爱诗如命的海子坚忍地退让,降低理想,最终突然爆裂而达到了彻底的绝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即他自杀的两个月前,这时诗人正处于最惨痛,最悲壮的理想大退让时期,同时他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这首诗为我们走进海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扇窗子。)二、学生朗读诗歌1.范读一遍,把学生带入诗的抒情意味中去。2.适当指导,让学生在冥想轻声诵读中,体验诗人表达的美好感情。三、赏析诗歌阅读此诗,思考以下问题:1.找一找,有一个温馨的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它是什么?(幸福)2.提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把你的幸福感受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3.请结合诗歌中的具体意象谈谈你对海子幸福生活的理解。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师小结,诗人用一幅极为平凡、纯朴、温馨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并将这种幸福感向外传布,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幸福,可见他的真诚、善良和博大的爱心。但是春天并不是处处都有花开,春天也有料峭的春寒,在诗歌明快的氛围中,你是否体味到了一丝悲凉?诗人真的享受到了他所谓的幸福了吗?)4.“从明天起,作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从“明天”起,有何深意?5.“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一句,为什么要加上“尘世”二字?6.“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只愿”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所谓明天,就意味着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明天只是希望,今天才是现实,诗人在明天所向往的,正是他今天追求而得不到的,表面上的情绪欢快、明朗,但实际上它深层的情绪却是一种浓到骨子里的悲凉。诗人此时正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放弃尘世的幸福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一边是世俗,一边是崇高,这位沉湎于心灵孤独之旅的诗人,最终选择了后者。
既然面朝大海,留给世人的就是一个孤单的背影,已经醉心于“春暖花开”,摈弃的便是尘俗纷扰的杂事。尘世的幸福是你们的,我已别无所求。诗人刚刚向世人敞开了他的心扉,但立刻又关上了门,他内心深处仍不愿放弃对自己最纯洁的理想的追求,不甘心做一个庸俗的人。如果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他放弃理想的沉重宣告,那么“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执着于诗歌理想的坚贞誓言。表面上的平静难以掩藏骨子里的忧伤。这首诗中的幸福早已贮藏了痛苦和坚忍的泪水,在海子春暖花开的幸福下面是一个冰封的世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质朴的真诚和善良,也感受到了他质朴下被锁住的清高和骄傲,理想和现实对抗的痛苦,对诗歌理想的含泪坚守。四、课堂迁移 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思考题: 1.神的故乡为什么是鹰在言语?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现实? 2.诗中的“王”指谁? 3.“秋天深了”反复出现,有何深意? 4.诗的最后两句你如何理解?请联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谈一谈。五、师小结升华 秋天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海子来说,除了失去,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只好绝望而去。海子是3月25日去山海关的,他在山海关徘徊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然后在26日中午开始向卧轨的方向走去,并最终选择了黄昏时分,死前,他只留下了九个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我们都应该记住诗人在1989年3月26日的背影,孤独、徘徊、悲伤、绝望,我们也由此更加相信,诗人是殉诗而死的,当诗成了诗人的生命,成了诗人的信仰,诗与死也就有了同等的意义,诗人的死实际上等于诗人的再生,海子的确把他的生命写在了他的诗中,这诗便沉甸甸地落在了后人的心上,这就够了。
应该说,是海子教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诗人,唯有真正的诗人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生存的本质,肩负着净化和丰富人类灵魂的责任。他们用生命谱成诗歌,揭示生命的内涵,体现着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当他们自身面临着生存的难以解脱的虚无和荒诞时,便以身殉诗,用自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照亮生存的空虚。 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六、在音乐和画面中再次去感受一个诗人的幸福。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本站论坛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12-15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时间:2005年7月8日星期五地点:盐外高一三班教室过程:摩西:今天请范美忠老师来给咱们班讲两节课,废话不说,咱们欢迎。范美忠:今天我来上课,第一个感觉是不管怎么说,你们有一个很好的地方,你比我们当时幸运多了,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吗?猜一下。因为你们高一就学了许多好诗,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大学。范美忠:我真正看是在大三的时候,你们高一就接触是很幸运的事情。那时候我别说看了,连这些人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而且还没有看懂,后来买了一本海子诗选,有没有谁买来看过?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海子。你们高一已经学了,对海子有没有了解?哪一个同学对他做一个介绍?你们高一不是学了吗?我来抽同学起来。学生一:高一老师说他自杀了。范美忠:还有别的吗?学生一:不知道。
范美忠:别的同学呢?你们以后要注意,教材上只是一个缩影,你要根据他扩展才行。我来介绍一下,按理说不应该我来介绍,应该你们去自己搜集。海子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小山村。而且他从应付考试的标准是很天才的。七九年进入北大,这时候十五岁,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班上也有。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诗歌,大三突然热爱上诗歌,毕业后分配到昌平,办校刊。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想像力,海鸥可以想像成上帝的游泳裤。后来他有一个恋人,有人认为她是海子自杀的原因之一。他的自杀是一个诗歌界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顾城等也相继自杀。在他自杀后不久,他一个朋友脑溢血而死,叫骆一。当时诗歌界对他的诗歌不大接受,他生前没有专门出过书。我在大三时看到海子诗选,这是海子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西川。西川在北大开了一个海子讲座。包括钱理群的讲座我都没去听。我当时读海子的诗穆旦的诗我没看懂。所以对文学的理解当时不好。九八年之后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海子诗全编。四十多块钱一本,在此之前还可能有两个诗人。这本诗卖卖了上万册。这很不容易。这说明海子诗歌本身的影响。还有两本,一是海子的传记。诗人的传记很少,因为关注诗人的人不多。像穆旦,今年才有他的传记,由他家乡一个人写的,非常糟糕。海子的传记叫《扑向太阳豹》,是一个叫燎原的诗人写的。这个书也不好卖。第四本是关于海子诗歌的评论,叫《不死的海子》。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找。应该说海子是当代影响极大的诗人。大家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学生:(读)范美忠:下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学生一:读。范美忠:情感的强度不太够。下面我找一个男同学读一读。学生二:读。范美忠:大家以前学过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三:他全篇都是说从明天起,为什么?范美忠:你怎么看?学生三:没想过。范美忠:哪一个同学可以回答?大家可以相互讨论。没关系,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可以一起来说。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回答。有没有想发表看法的?学生四:我觉得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生活得不好,明天才幸福。范美忠:他说是因为今天生活得不幸福,那么你说他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幸福?学生四:这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范美忠:就是说他为了写作本身?你这个关心粮食与疏菜,我从现在就可以开始啊。学生四:我觉得在这首诗里,听不清。范美忠: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里你觉得海子来说什么是幸福。他憧憬什么样的幸福。
学生四:应该是比较温暖。范美忠:那他怎么才能达到这点。学生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范美忠:我不知道其他同学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是从今天起,而不是从明天起?学生五:明天给人一种希望,今天比较现实。范美忠:就是说明天给人带来希望。但如果只在希望中,这样的幸福是不是很虚幻?学生五:范美忠:那么会不会从今天起关心粮食与疏菜?你觉得他所说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他关心粮食与疏菜为什么不行?学生五:因为是每天要做饭。我觉得是对生活的一种关心。范美忠:那么你父母就不关心生活。学生五:关心生活细节。范美忠:为什么关心细节?海子在大学教书,很少有时间学生六:他说从明天起,是死前写的,是写极乐世界。学生七:我看出海子有一种对生活的绝望。范美忠:为什么?学生七:越是表现得幸福,越说明现实的空虚。说什么喂马,劈柴,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绝望。还有,越是感觉幸福的东西。。。范美忠:他与其他同学观点不同,其他同学是悠闲等,他认为是绝望。但是我不太赞同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关心粮食与疏菜,他说对我们来讲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后来恐怕也不轻松。学生七:一种向往。范美忠: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你觉得关心粮食与疏菜,如此普通的东西,所有人都与他打交道。他为什么认为这是非常幸福的?学生八:诗人本来的思维方法就与平常人不一样。这些东西对他有特殊的意义。范美忠: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八:是幸福的象征学生九:我比较赞同,海子喂马劈柴,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会关心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说明他现在并不幸福。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不幸福。范美忠:他说明天起就过幸福的生活,未必--你说他现在为什么不幸福?
学生九:我觉得海子要求的幸福是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都关心疏菜与粮食。范美忠:他说为什么关心,因为海子有一种济世情怀。学生九:不是这样意思,我是说关心粮食与疏菜是一个方面,他希望每个人幸福。范美忠: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他为什么要关心粮食与疏菜,把它看得这么重要?学生十:粮食疏菜是精神的东西。范美忠: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海子是不是吃不起饭?学生十:不是。范美忠:如果说只有吃饱饭才可以写诗?学生一:饿肚子的时候就想吃饭,没有粮食哪来幸福?范美忠:但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幸福啊。学生一:别人幸福了他就幸福。范美忠:哦,你这么理解。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再问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从明天开始说明今天不幸福,为什么今天不幸福?大家想过没有?有没有哪个同学想说一下?学生二:应该是与当时的生活背景有联系,但是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太了解。范美忠:我们了解海子,要对他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可以在网上去搜索,这个工作只有我代劳了。关于海子的幸福与不幸,我不能说我是对的,我只谈我的观点,海子追求的是一个精神的人,神性的人。但这种追求却让他自身产生一种感觉,什么感觉?首先是一种黑暗的虚无的感觉。为什么这种诗意,理想,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东西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两个词以前都看到过,我写出来大家看到过没有?学生:黑暗也许就是范美忠:他是说社会因素导致他看不到前景。但注意,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如何如何,这里的话,可见他真的是追求尘世的幸福与灿烂前程?他向别人祝福,他自己追求不追求?(学生摇头)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他到底追求什么?刚才好多同学都说了不是,如果你认为是是的起来陈述理由,他不追求这个,他追求什么?学生三:他追求的应该是安宁的生活。然后周游世界范美忠:他说他追求的幸福不是世俗一样的灿烂前程,而是陶渊明一样隐居的生活。大家对陶渊明了解吗?陶渊明自杀了没有?学生:没有。
范美忠:他是说海子希望大,失望也大。希望达不到,所以最后就失望了。这里的黑暗与虚无,大家能够明白一些。我说的前程是世俗意义上的。刚才他说的希望失望也是生活意义上的,我说的是存在意义上的,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本书叫存在与虚无?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潮?这里的虚无,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存丧失了 在八十年代,当我们相信还在为神圣崇高的共产主义的时候,这不是虚无,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可是这里就奇怪了,你们现在也未必相信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虚无感。你认为生活对你是有意义的,有许多东西是值得追求的。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海子会产生虚无感?学生四:范美忠:虚无,我觉得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我还是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一下,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结果,比如你说我现在考大学,有一个目标,你考上大学之后呢?我要挣钱,当官,当球星等。可是当你得到这些东西以后,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当你不断得到以后,你会发现,你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要么是不可靠的,得到的就会失去,即使是可靠的,也未必是你需要的。因为人是有限的。上帝创造了人,又把有限根植到他们心中。上帝之死我不展开。第一,有没有上帝,第二,上帝是不是只是西方人的上帝,第三,第四,上帝是这个世界的神圣圣高者,是你背弃了上帝,而不是上帝背弃了你。有一个概括叫向死而在,你生存的意义在哪里?我有一次跟别人说,整个现代文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帝死了之后怎么办?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整个世界处在世界之阴,世界处在黑暗之中。真正能够感觉到的是少数诗人,哲学家。对你们来说,可能也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够感觉到。你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感觉。你死后你的整个肉身与灵魂的消散,你现在意义何在?难道我就是为了结婚生子然后消散无踪?我们说中国古代有没有自杀的人?学生:屈原范美忠:对了。还有一个人知道不知道?王国维。这个人自杀了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黑暗也是海子灵魂的感觉,灵魂也需要神圣之光的照亮。这种黑暗的存在与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什么关系?学生五:范美忠:我再来做一个解释。他这个黑暗感,我刚才问过,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不到黑暗与虚无,他偏偏感觉到了?海子在诗歌当中究竟追求什么?肉身---------灵魂有限---------无限
相对---------绝对黑暗---------光明此岸---------彼岸世俗---------神圣流浪---------家园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一想到自杀,就想到屈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许多遗老自杀,但不是存在意义上的自杀。学生六:范美忠:他刚才说,你要追求这种无限的绝对的,但任何事情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宫都作了土,美女都做了白骨。是不是这样子?有的人今天可以非常好,突然发现他患了绝症。真的是这样子的吗?连宇宙都有毁灭?只有有限是绝对的?这是存在论的悖论。无限究竟存在不存在?假设无限不存在,海子在追求什么?他是不是在追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是不是就是很痛苦的?这时候产生的感觉就是虚无。但是无限的东西真的不存在?你赁什么说他不存在?哪个同学起来回答?当你说他不存在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七:每一种事物,像哲学上说的,是无限运动的。每一秒钟,事物都在变化之中。范美忠: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他说如果在时空中都会不断运动。但是如果处在时间与空间之外呢?下节课解决。第二课时范美忠:刚才谈到有限与无限。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但是这个永恒绝对者是否存在?我们用什么来思考它?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用语言,理性来思考?你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不借用语言,逻辑理性来思考?学生一:我觉得好像扮演了两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角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扮演了另一个角色。他有自己的精神领域。他在这个诗里面就说了喂马,劈柴,过这样的一种生活。
范美忠:他说得很好。首先你要考虑灵魂等东西存在存在?在一切三维空间里的东西都是有限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是在用逻辑与语言思考,你在思考的时候预告设计逻辑与语言没有问题,但是理性与逻辑真的能够判定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说上帝死了,其实是尼采死了。后来的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主要是认为人们过度崇拜理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东西。至少这是一个重要的东西。当理性成为上帝,你认为不存在,实际上,在西方神学史上,有无数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但是当你用理性来陈述的时候,你已经确定的理性的霸权。后来有人划清了理性与信仰的区别,信仰是不可言说的。东方人抛弃语言。这是禅宗。西方人与东方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性格是不回头的,我就是要强说。不能完全说我要说到一定的程度,所以西方人的逻辑能力远远超过中国人。所以有人说东西方人的差异,东方人只有一个世界,自足的世界。西方人是两个世界,此岸与彼岸的世界。这时候你用什么来解决此岸与彼岸的问题?海子的困境你怎么来解决?大家看看诗歌,海子的幸福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想一下。学生二:我觉得最后自杀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人类能够延续到现在,活到八十岁,很有可能。。他自杀。。。范美忠:我觉得他很聪明的,他实际上把握到了东西方一个重大的差异。多子多福。这是中国目前计划生育难搞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面包含着自己生命永恒的在时间之内的联系。你虽然不是他,毕竟有血缘联系,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有限。但这有保证吗?有的可能生了七个八个还没有儿子。学生:性别歧视。范美忠:说得对。就是这个样子,你也不能保证他能够绝对永恒。比如也许唐山大地震会毁灭一个家庭。说到底这个延续是肉体上的延续。在西方看来,他从来把人看成是灵魂存在与肉体存在。你的灵魂生命呢?你说他是不可知论。肉体生活是无意志的。我那天去听一个华德福的讲座,圣经里有八福。他说虚心的人是有福的。我看英文版是灵魂饥渴的人有福了。当然这个大家不一定认同。我中间还划分一个层次。满足精神需要通过什么来满足?恰恰在于中国大多数人说中国的哲学缺少形而上。儒家强调内圣,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达到永恒。儒家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我说这个是有问题的,为什么?道德绝对完美,可能吗?这个地方波及到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大家下去考虑,我不说。要么认为无限是存在的,我追求不到。如果这时候,我会怎么办?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这个时候,你要理解这首诗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理解了,这首诗才能理解。学生:转换一个目标。范美忠:我说了,你考上大学,这个目标就完成了。学生:就我而言,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海子感觉到无限的空虚。像我们为什么感觉到,我们现在有事可做,反正我没有什么想自杀的感觉。范美忠:我觉得他已经把问题解答了。学生:我觉得他说不要太注重结果怎样。
范美忠:我把他们两个的概括起来。这这里我们就回到关心粮食与疏菜。回来的这个词,关心粮食与疏菜,也是我可以追求的。我从这里返回来。我为什么要关心粮食。大家明白没有?或者还有没有疑问?学生:你追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范美忠:我觉得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这个同学又提出了一个追求的过程。其实我追求下去,我停止追求,这样做法可不可以?比如说你追求知识,金钱等,我这样就满足了。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吗?我达到目标就算了,或者精神追求也一样,这样对你的生命来说,是怎样一种感觉?比如我爬到五百米不上去,也不下去?这个问题我认为差不多清楚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又代表什么呢?学生:他说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如果。。。。。。。范美忠:哪个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海子说这样很痛苦,我不一定要追求这些,我可以同时追求两样东西,要么我放弃神圣追求,只追求世俗生活。但问题出来了,你为什么要愿你们追求尘世的生活,按理说你要面向人群,你为什么背向人?他追求到了或者说选择的是尘世的幸福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愿意关心粮食与疏菜?大家考虑一下。很显然,在经过各种痛苦犹豫之后,祝福别人幸福之后,又果断地选择了面朝大海,为什么会这样子?我提示一下,刚才说既不往上走,也不往下走,在中间挺好的。这时候只关心粮食与疏菜有没有意思?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一起来说说你们的看法。如果大家没有人回答的话,这个问题埋在这儿,或许十年之后就明白了。我接着问,喂马,劈柴,意味着什么?诗歌不仅仅是情感节奏语言。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冲动与渴望?但对海子可能有别的意义。海子出生于农村,后来到了北京,就像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必须的。我为什么要过流浪的生活,这仅仅是一个人要成长的历史,对行吟诗人来说,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他到过许多地方, 写过一首远方,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用五十年代美国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叫垮掉派,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人物叫金斯堡,八十年代到过中国,到过成都,这个人有一本书对中国许多人影响很大,叫《在路上》。你们看过阿甘正传没有?阿甘有一个情人到处游荡?阿甘自己也一样,在美国游荡?为什么这样?八十年代中国的摇叫崔健,他有一句歌词: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北走到南,你问我走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这个问题,如果现在无法思考的话,问题可以留在这儿。下面说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地方,我建议大家考虑一下其中的意境,我有一个网友把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了比较,大家思考一下。可以讨论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觉好像追求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范美忠:他的感觉很敏锐,感觉好像已经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是这样子吗?学生:前面是面朝大海,后面是春暖花开。这里面有一种等待。范美忠: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范美忠:你的意思是说他很孤独是不是?他也许是在等待一个恋人,或者一个精神的东西。当时在网上有一个争论,有人说面向大海怎么可能春暖花开。有人就拍了一张照片上来,海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我读的时候觉得挺神奇的,这首诗的语言没有什么奇特的,我们读许多现代诗觉得古里古怪的。这首诗他的词语独特不独特?你们觉得呢?你们觉得用做标题写得好不好?学生:好范美忠:这么平常的诗句怎么会好呢?学生:一种意境。范美忠:对。我们刚才提到的王国维,大家知道不知道他写过什么诗?学生:人间词话。范美忠:有没有人看过?他在里面说,词以境界为高,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就是说,词语看起来是平常的,但是组织在一起就给人一种开阔,生机勃发的感觉。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面对这样一种环境,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大家想像一下。学生:我觉得是一种。。范美忠:他说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远离尘世的内心安宁的感觉。我读的时候我还读到一种感觉,幸福喜悦的感觉。这个时候感觉到非常欣喜。那么我在解读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就把他分为虚与实两个层面。实的层面就是他向往的境界,另外,我把它视为一种达到神圣的境界时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如果有了这么一种神性的体验,就是这么一种感觉。我跟大家的感觉有一些不同,无论我走到哪个地方,我内心有这么一种感觉,我就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这是我的一个理解。大家看一看你们的表还有多少时间?学生:五分钟。
范美忠:今天关于文本的细读就到此为止。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第一,你们以前在学习当中,有许多问题没有想过。有些时候一些困难的问题,但才是真正的问题。我的回答未必是真正正确的,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断地提出来。另外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有人说,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可悲的。你只是处在一种肉体的存在。我可以划分为自在的存在,蒙昧的存在。你们想过为什么?另外一种是自觉的存在,我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存在,有人称为存在感。我思考了,我寻找存在的意义,这叫自为的存在,这时候你的生命层次会不同了。有一首诗叫浮士德,向往爱情,一直追求下去,有人说,浮士德了整个欧洲人的灵魂。毛姆有三本小说,有一种叫刀锋。主人公在印度达到了宁静。所以这样的一种追求,在西方人当中就要比中国人明显得多,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家的温暖,但是中国人往往不敢到外面去经受风雨,这是东西方与中国人的区别。这种思考看起来是很高深的,但是我们真正的思考。再回到这首诗,海子用这种最简单的,纯粹的,自然的,他穿透了一些纷 复杂的表象。他想到远方去流浪,远方意味着丰富,多种可能性。后来他意识到,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当一个人幸福充溢的时候,他就想传染给其他人。他跟亲人交流,因为他的诗歌追求背离了亲人对他的期待,他要给每一条河流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当他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时有一种温情,同时为了诗人的身份,诗人的命名冲动很强。最后,他说年轻人,我也为你祝福。有人说体现了他推己及人的基督情怀,还有人说是为了恋人。他的女朋友为他的诗歌迷住。只有他的恋人说,我喜欢海子的诗,其实海子的女朋友说,在青春阶段,海子不会生活,又没有钱,所以女朋友后来与他分手了。海子爱恋过的人有四个,所以他写过《四姐妹》。最后,他向他们祝福之后,他作为世界的先知,在我们都没有感知到的时候,他进入了黑暗的核心。他重新确认了他的选择。这时候他已经是无悔了,正像中国古诗里所说的,衣带渐终不悔。我给大家留一下我们第一线的网址,大家有时候可以来交流。包括我的邮箱。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12-15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时间:2005年7月9日星期六下午第三节课地点:高二四班过程:
干国祥:刚才一个同学问我姓什么?严老师说了,如果不说,我一定要让大家猜一猜。大家知道有一把名剑,叫干将。我去外地上课,总给同学们说,大家知道鲁迅怎么用普通话上课吗?我今天就是。我是浙江上虞人,但是说的是绍兴话。我们上课之前,先来玩一个游戏。词语游戏。快乐。这个词你联系到什么词语?学生一:高兴。干国祥:我刚才没说清楚,这个词语你联系到什么东西?学生二:钱、学生三:游戏、干国祥:你喜欢什么游戏?学生:网络游戏。干国祥:网络游戏中你最喜欢哪个游戏?学生三:天堂。学生四:音乐。学生五:停电。干国祥:什么时候停电?学生五:晚自习停电。
干国祥:对,这很重要。最好家里有电,可以玩网络游戏。学生六:睡觉。干国祥:最好有席梦思。学生七:吃东西。干国祥:你最喜欢去哪个店?学生八:玩具。干国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好,我换一个词请同学们注意。幸福。请问这个词你联系到哪里事物。学生一:结婚。干国祥:有同学说结婚太大了吧,降一级,恋爱。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学生二:家。干国祥:与幸福有关的事物能够想到哪些?学生三:放假。干国祥:我们现在已经离幸福很近很近了。还有吗?这就是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所有的幸福。还有吗?有就说。今天我们来学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感谢这位同学。太不容易了,他代替我,我写字很不好。这是一首与幸福有关的诗,我们先大家读一下,大声地读,不要带感情。
学生读。干国祥:不必带什么感情,我们先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觉得这里掉了一个字,加一个也。有没有?学生:有。干国祥:好,刚才这样读,显然是不对的。请问,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去读?学生四:带有激情。干国祥:能够读一段吗?学生四读。干国祥:请大家不要笑,每个同学都要想,如果是我,我怎样来读。这个同学给我们提供一种示范,一种尝试。学生四继续读。干国祥:赞成应该有激情读的还有吗?哦,激情派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理性派。有不同的意见吗?你认为,我们就像打一个天堂游戏一个来面对这首诗,也许里面会出现一个女主角会吸引住 我们。但既然是一个游戏,我们就要缓一缓。有没有同学认为这首诗应该读得悲伤一点?有没有认为应该读得深情一点?请问班上哪一个同学读得深情一些?学生五:我读得不好。
干国祥:应该说这是温情,深情要读得深一点。范读。是吗?接下来读,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条温暖的名字……我们可能刚才遇到一个障碍,之所以感觉到有一点难度,是因为我们不够熟悉,不够了解,所以我们现在要绕一个弯来了解一下。请问对这首诗和作者了解的知道多少?学生:自杀了。干国祥:知道自杀的举一下手。学生举手。干国祥: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六:他是个男子。干国祥:你怎么知道?学生六:海子吗?干国祥:其实他不叫海子。他的真名叫什么、我们先放在一边,我们今天不是学是谁写的。我们还是要了解他一下大家知道海子自杀以外,就不知道了。关于这首诗你还知道些什么?也不知道。好,不知道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我们就反反复复地读,能不能读懂?学生七:不能。干国祥:我背一首,大家听。前不见古人、、、、、、知道作者是谁吗?但你能够读懂吗?学生:能。干国祥:这首诗你也能够读懂,请问,哪一句你能读懂。
学生八: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学生九: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学生十:有情人终成属干国祥:哪一句读不懂?都读得懂,但是连起来就读不懂了。学生一:关心粮食与疏菜读不懂。干国祥:读不懂就读不懂,不必笑。好,我们换一下,诗中讲了几种幸福?好,这个问题还是难,再改一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当然是幸福,请问,诗中哪些事物是作者对幸福的解释,就跟我们刚才的游戏一样?学生: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干国祥:能不能分开来,这是一体的。学生二:劈柴与周 世界有什么关系?干国祥:对,这个同学提得好,我们对周游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子的?火车,飞机,我们与作者对周游世界的理解不一样。作者理解中的是游子,其中有一种是把它当作生活方式,我们称为行吟诗人,我们绍兴就有一个。他用马,他拒绝使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学生:干国祥:他一定骑马吗?他是不是一定劈柴?学生:不是。
干国祥:对,不一定,他指一种生活方式。好,我们知道了其中一点,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好,第二点,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疏菜。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了,我喜欢吃肉。我估计这个同学跟我一个爱好,喜欢到麦当劳和肯得基,但诗人是怎么写的?他关心粮食与疏菜。我刚刚示范了一下,接下来请大家说,诗人的幸福还包括哪些含义?学生三:跟每一个亲人通信。干国祥:这也是幸福。还有吗?在诗中找。学生三:愿你这三句。干国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是不是?有情人终成着属,在尘世获得幸福。是不是?还有吗?没有了?作者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作者希望自己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作者希望自己自己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都是他希望拥有的幸福?对不对?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下,黎明前的黑暗来临了,马上就要看到曙光了!好,大家读。学生读。干国祥:刚才我提问有两种幸福,有哪两种幸福?学生四:自己的幸福与其他的幸福。
干国祥:对,别人的幸福是哪几句?就是刚才所说的三句,就是说,幸福还有别的定义,我们看一下,这个定义与其他定义有什么不同?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他是对每一个人说的,但是这个是对谁而言的?别人。作者自己呢?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我的幸福与别人的幸福区分开来了。因此假如我们把这个幸福当作别人的幸福,作者的幸福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话全诗中还有一句我们没讲。哪一句话?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们先把这句话解决掉,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的名字哪里来的,父亲命名的。还有哪一个人?据说我们的一切都是上帝命名的。上帝创造了一个物种就由自己来命名,还由亚当来命名,其实无论上帝还是亚当都是比喻的说法,其实人最初都给万物命名,是人。是人中的哪些人?是诗人。诗就是给万物命名以及重新命名,其实我们知道每一个字都是一首诗,它造出来都非常神奇。我随便写一个字:道。在中国这个字非常重要,首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意思?上面是首,首在哪里?下面是什么?学生:走。干国祥:对,行走与思考。所以我仅仅举一个例子。每一个字造出来都很神奇,你的名字也是慎重考虑的,不是随口说的,命名就是写诗。给每一座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名字。有,人看到了就要起名,府南河,锦江。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句话就是幸福的成分之一。(板书,温暖的名字)大家知道我们这边有很多伟大的诗人,杜甫大家最熟悉,他哪几首诗最有名,蜀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刚才两首诗有没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学生:没有。干国祥:名字是怎样的?是悲伤的,阴冷的,凄惨的。诗歌绝大多数,尤其是好诗,都是伤悲的。海子生前留下了好多诗,大部分是悲伤的。所以作者这时候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就是说他要写怎样的诗?他要写快乐的诗,幸福的诗,亲切的诗,朴素的诗,温暖的诗。我们综合一下。现在我们看一看。诗人的幸福现在包含哪些因素?诗人认为幸福是怎样的?幸福就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行吟诗人,做一个关心粮食和疏菜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和大地相亲。我们也关心食物,我们关心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不关心。干国祥:但是诗人关心。幸福就是关心大地,回到泥土中去。幸福就是给每一个亲人通信。通信的内容是什么?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我叫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是什么意思?
学生五:幸福很短暂。干国祥:闪电说明幸福很短暂,但是不全面。还有另外一面。迅速,还有吗?我们随便地想一下。学生六:耀眼的。干国祥:原来不明白的,突然被照亮了。你前面是否知道?不知道。你不知道哪一刻他突然突如其来地把你照亮了。但是,这个幸福是短暂的。好,作者突然某一天明白了,幸福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幸福就是与每一位亲人通信。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告诉每一个人,其实,这每一个人包括谁?他告诉你了吗?学生:告诉了。干国祥:所以他用写诗的方式。我们都听到了。他用命名的方式,用写诗的方式把幸福告诉我们了。请大家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然后我们再看。我们把它隔断一下,把这一句话隔一下。我们开始读--学生读。干国祥:某一天,诗人海子,那一个写悲伤的诗歌的孩子,那一个忧伤的海子,那一个被情人抛弃的海子,那一个写长诗的海子,他突然有一天,被幸福的闪电击中,他明白这一切,他赶快写下,给每一个亲人,然后我们就成了他的亲人,我们就与他通信,我们今天就超越时空与他通信。但是请问,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谁来说说?大胆说。我们以游戏的心态对待。想想看,如果你有一种人生态度,人生观,是不是需要每个人都跟你一样?学生:不是。
干国祥:这里的陌生人,大家想是谁?和他不是同一类人。当可不可能是他的亲人?这个同学已经悟到了,可以包括他的情人在内。我说漏了嘴,情人抛弃了他。我们现在很明显,我跟这位同学一样喜欢麦当劳,跟那个同学一样喜欢打天堂游戏。但当那个情人抛弃他的时候,他说,陌生人,我会你祝福,愿你,,,,但紧跟着的一句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七:他要离开尘世。干国祥:你离开尘世吗?我们非常严肃地说。请问在座的哪一位离开过?有没有?你一生中没有任何一个时刻离开过尘世?学生:睡觉的时候。干国祥:睡觉的时候以及做白日梦的时候。其实当我们朝圣的时候,谈恋爱的时候,他也离开尘世了,但他进入的不是天堂,而是爱情。我们回过头来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什么不同?请问这座房子有吗?有没有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这座房子必须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什么?学生:离开尘世。干国祥:离开尘世,背向尘世。我只愿面向大海,背向尘世。显然不是爱情。我们想一想,他面向的是什么?学生八:空。
干国祥:空旷的境界。我们今天还不知道,这个答案要读海子诗选,他追求什么?他的幸福我们知道了,喂马劈柴,我们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意义在哪里?比如第一个,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他要做一个行吟诗人。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追求什么,请大家去海子诗里去找。许多人都讲,解放以后的诗以海子为最高,这不是海子最好的诗,但是入门诗,是进入海子必须阅读的诗。好,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领悟到了些了,海子领悟到了一些幸福,他背弃了一些东西。他为什么死了?为什么写了这首诗不久他就自杀了,请问为什么?诗歌中有没有?这两者有关系吗?死意味着他对某些东西已经怎么了?学生:厌烦了。干国祥:不能再承受了,所以他选择了死。在死之前他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刚才说是空旷,但是与空旷紧跟着的是什么?虚无。在他的身上被黑暗笼罩了。被闪电击中正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未必理解的东西压迫着他。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死亡之前他做出过巨大的努力,想到黑暗与虚无击碎,这个努力在某一天终于凝成了一首诗,但是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他是怎样的?短暂的。他做过巨大的努力,他战胜了黑暗与虚无,但是当黑暗与虚无再一次袭来的时候,他无法承受,这首诗里隐藏了多少他的努力!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下。学生读诗。干国祥:读出深情来,齐读是达得到的。后面女生读一下,请我们静听。学生读。干国祥: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心灵来理解这首诗,因此在读的时候会有一些差别,有些会激情,有些会深情,这没有关系。这首诗是一个起点,了解现代诗真的那么难吗?我们没有了解海子背景,但是依然可以读懂,但是,要真正读进去,还不容易。如果你单独来理解一首诗,你还得了解。我希望大家这个假期,既关心粮食与疏菜,关心席梦思,关心麦当劳与肯德基,还关心另一种幸福,你还能够仰望蓝天,关心心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就上到这儿。现在已经下课了是吧?有兴致大家听一下一首歌。(放歌)
这首歌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它。《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06-03 赵玉好◆教学目标 1、有个性地鉴赏诗歌2、感受诗意,体验诗情,与诗人对话◆教学要点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教学过程一、对话材料准备(课前发放)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2、海子简介 3、与文本鉴赏相关的文章 4、初步感知文本
二、导入 由语言的作用引入文题,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抓住诗歌的意象,分析语言内含,反向推导,同向联想,感受“无理而妙”。三、与文本对话 学生放声诵读,初步感受诗的意象及诗中所体现出的情感。 教师引导:本诗意象主要有哪些?有何主要特点?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备答要点:大海、春暖花开、房子、幸福,初读阳光,深读撕裂四、提出对话话题 教师适当点拔,请学生将话题交予教师。五、整合对话话题(动态) 教师提出对话话题(供参考): 1、“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海子为何要从“明天”起,他今天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2、如何理解海子为陌生人祝福的内容?
3、“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句中为何加上“尘世”? 4、“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句中的“只愿”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5、海子的幸福观到底是什么?诗中传达出了他怎样的生存观念?六、合作对话(教师课堂程控) 1、分组讨论,分工明确 2、交流对话七、与海子对话 1、简介海子 2、我为海子诉说心语 3、共同为海子献上寄往天堂的祝福。诗歌及诗歌生存方式——解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04-29深圳市田东中学詹泉洲
海子是当代中国英年早逝的一位伟大的诗人。1979年,他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一位天才的诗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海子的朋友说,海子胸无城府,世事观念很淡。海子不是一个刻意做诗人的人,而是一个一心一意写诗而绝少其它杂念的人。苇岸在《诗人是世界之光》里写道:“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作为艺术家的海子,既有着农家子弟温和与纯朴的本色,又表露着因心远而对世事的不谙与笨拙。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以诗歌的生存方式生活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500首抒情诗,7部长诗计200多万字的诗文作品。天才的诗人自杀了,谁又能想到呢?这位天才的诗人曾经是如此地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选入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我们进入海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面窗子。作为伟大诗人的海子,其精神世界是十分矛盾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对抗状态。这位天才的诗人,在他的穷天极地的探寻中,不时有一道道智慧的闪电划过心灵的沉重之门,亮出了一道道奇异的色彩。而又有谁能想到,海子是在肩负着多么沉重的黑暗的闸门呀!对绝对理想的追求,让海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智慧的痛苦中,他曾想逃脱,想直面尘世生活,拥抱尘世,“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想过尘世的生活。但是,诗人是矛盾的,他那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气质总是改不了。他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他的心灵深处,是如此地渴望着面对大海,这里春暖花开,美丽无比。这里,未尝不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海子的绝对理想,为诗歌献身的一种精神追求。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麦子”这一独特的语词,在诗中,它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作为一种意象,“麦子”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连结这一语词的还有“家园”、“土地”、“太阳”、“大海”等一系列意象。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大海显然寄托着海子的理想。大海,浩淼而单纯,伟大而清澈,各种闪光的理想都可以在它的上面自由地翱翔。大海,一次次给海子以信心、以力量,以形而上思辩的广阔的空间。面朝大海,事实上就是面对理想。诗人以诗歌的方式生存并燃烧自己,是痛苦的。因此,海子希望自己能回到尘世生活中来,“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享受到的瞬间的巨大喜悦,让朋友和亲人分享,让每一个人分享。然而,每一个人是否又能读懂海子,理解海子呢?海子希望自己融入这个尘世之中,让自己也享受一下尘世的幸福,然而,他发现,他是不可能融入滚滚红尘中了。他默默地为他人祝福:“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而他自己,“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发现自己只能选择这一种诗歌的生存方式,并且固守自己最后一块精神的家园,扛起黑暗的闸门,为自己的灵魂的铁笼子透进丝丝亮光。海子在穷天极地的思考中,常常有巨大的痛苦来袭。当他对生存的意义感到虚空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留给我们一连串沉重的思考。而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歌,永远在大海的彼岸,向我们微笑。也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主题(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4-07-07浙江省温岭二中 孔若秋(邮编:317500)海子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语言简约、流畅.抒情短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其中的佳作,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编者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①。有人以为海子向往的应是“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的一方净土,摆脱了名缰利锁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脱遁世,因为时代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大步跨向信息社会打碎了他追求的好梦,所以永远地“面向大海”。②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失之偏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自杀前不能直面尘世的复杂情感的表白,但不是表达“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也不是表达对“超脱遁世”的失望,而是表达了对尘世不能容纳他这个淳朴天真的农家孩子的不满和无奈。让我们来细细剖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短诗。
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生活图景。诗人清楚的告诉我们:“幸福”是指普通而平凡的生活——“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自由而温暖的生活——“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大海”“春暖花开”两个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寄托着诗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很想走出封闭,他渴望人间的温暖。作者为什么描绘这极为平凡的生活图景?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生活经历吧。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湾。小时候,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上小学的时候,海子放学回家,为了让两个弟弟先吃,自己往往只吃些残羹冷菜。上了初中,农忙时,星期六下午上完课后,海子就从学校步行回家,插秧割稻.;第二天,照样做一整天的活,挣几个工分,以便为家里在年底分红时能多挣一些粮油。忙完活后,在菜地里拔几棵白菜炒熟(没有油只有盐)装入瓶中,作为他下个星期的美食;再背一瓶子的腌萝卜和四、五斤米去上学。1979年考取北大时,他手拿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上北大时,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乡村老裁缝的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钱供给海子在北大时每月10元的生活费。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19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生活了一段时间,临别前,海子递上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可妈妈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在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既没有钱也没有空闲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海子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而贫穷的生活之中。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又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常远曾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我认为,来自贫困而封闭地区的海子,他向往的不是那种陶渊明式的“闲散”生活,而是让全家能够吃饱穿暖,充满家庭温馨的普通生活。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可是他的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他的家人谁也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他从小就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伤透了心,可是如今他又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感。面对“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他能不失望么?于是,诗人就只能在诗中描写一幅极为普通、平凡的,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他对“幸福”的渴望。
再看第二章,“从明天起”,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过得极为艰难和不幸。“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为什么要告诉亲人自己所向往的幸福图景,目的是表达自己有心孝敬父母,但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自己有心关爱弟弟,但不可能使他们走出封闭,自己内心那种痛苦、无奈、愧疚的复杂心情。目的是让亲人明白自己的一片孝心。这里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清楚地告诉读者:作者心中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自由温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好梦。第三章中为什么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作者心中明白,现在自己只是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只能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对于“幸福”的特殊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但这些“幸福”属于陌生人,已经不可能属于自己了。“我只愿面朝大海,”字面上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蕴藏的是对“尘世”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情。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世界说成“尘世”?是什么造成作者对“尘世”如此失望的呢?上海子的生前至友西川说,“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这是因为当时不能透露海子的《不是遗书的遗书》:“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的。”“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因暴徒常远残暴地揭开我的心眼或耳神通引起的,他和孙舸又对我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听幻觉折磨,直到现在仍然愈演愈烈地进行,他们的预期目的,就是造成我的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海子给骆一禾的信中说,“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我只有一死”。常 远何许人也?是海子“交往几年,住在西环里时同一单元,较早地参与研究法治系统工程,以及对宗教(他非常崇拜西藏文化)和气功的兴趣,所以有许多共同语言”的朋友,在海子自杀前的一天,曾“建议他发挥内行的想象力,写一部关于气功的科幻电影剧本”(常远为海子死的说明材料)。从这些事实中,人们不难看出常 远等人利用海子在封闭贫穷的环境长大,在封闭孤独的生活中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的心理和偏执倔强的个性,引导他迷恋气功,直至走火入魔的过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正是常远在“那一年放寒假前的一天”的建议前后写成的,因此如果有人说这就是常 远把海子逼到精神崩溃的明证,不应该是无稽之谈。西川的“他可能是在开大周天的时候出了问题。......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这些话,可以说也是有力的旁证。作于1989年3月14日的《春天,十个海子》诗中己经表现了他最后死亡时的全部景象,是诗人的自我神示。这显然是海子被“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最具体生动的写照。是什么把一个“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西川语)的、说“雷锋是个大好人”的淳朴的农家孩子一步步逼到精神崩溃?这是一个谁都不难猜透的谜。纯洁、简单的海子一向把世界看得无比美好,可是现实却让他碰上了“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那些人向他“灌输”“阴暗的内容”,使他“觉得自己的肺已经全部烂掉了”,“目的,就是造成…..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这世界怎不让作者感到失望?又怎能说不是浑浊的“尘世”呢?西川说,“海子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海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真正去认真的研究和了解海子,那么就会觉得“为诗歌而死。他的创造力已面临绝境,死是一种解脱”(罗明誉)之类的说法是那么肤浅。以为海子不能承受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说“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是那么地不理解这个贫苦不堪的农民孩子的心。我认为,这后一个“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对“尘世”的失望和愤激之情:是“尘世”不能容纳他这个出身贫寒的天才,逼得他转过身去背对尘世,面朝大海,去寻找春暖花开的幸福的天堂。所以,《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的主题是表达海子对自由温馨的普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对自己不能孝敬亲人的痛苦和愧疚,对尘世的不能容纳他的无奈和不满;也蕴涵着对尘世中邪恶奸险的败类极大愤怒和控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提示② 张在科《主题探究》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第5期)年轻星宿爆炸之谜---重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3-11-15温岭二中 王敬海子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他的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80年代中后期非常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诗歌,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兼具。他去世之后的90年代初,一度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海子诗歌热潮,喜欢诗歌的人都知道海子是谁。1999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给了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海子的诗歌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声,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就具有这些特点。这首短诗共三章。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幅生活图景里,诗人清楚的告诉我们人:“幸福”生活是安宁的生活( “喂马,劈柴”),是自由的生活(“周游世界”),是平凡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又是开放而温暖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是核心意象。海子对大海既陌生(他出生、成长、读书、工作,都远离大海),又极有诱惑力(他有许多诗都写到大海)。 “大海”的意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意向:他很想走出封闭,走向海边,走向广袤的社会。他渴望人间的温暖,向往“春暖花开”的温柔之乡,“大海”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美好的遐想。
作者为什么会描绘这样的生活图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生活经历吧。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村——查湾。小的时候是在饥饿和半饥饿的环境中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的,随着大弟弟和二弟弟的降生,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 上小学的时候,海子中午放学回家,为了让2个弟弟先吃,轮到自己的时候,只是些残羹冷菜。更多的时候海子是饿着肚子上学的。上了初中,农忙的时候,一般星期六下午2节课后,海子从高河中学步行回家,帮生产队插秧割稻.,星期天他要做整整一天的活.给家里挣几个工分,在年底分红的时候能帮家里多 挣一些粮油。在忙完一天的活后,海子在菜地里拔2--3棵白菜自己炒熟后(没有油只有少许的盐)装如瓶中,这是他下个星期难得的美食,再从家背一大瓶子的腌萝卜和4、5斤 的米,来维持他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父亲是位乡村老裁缝,海子上北大时每月的10元钱生活费,是靠父亲每晚挑灯夜战为乡亲们加工衣物赚取的。79年考取北大时,手里持着录取通知书在井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就要实现第一次看见真实的火车第一次坐火车的愿望兴奋不已。妈妈东借西凑了30元钱,给海子带上,那是海子平生第一次口袋里揣那么多的钱。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家里人高兴得不得了。”“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 88年孝顺的海子把妈妈接到北京昌平,临别前,海子递给妈妈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妈妈执意不要,她知道儿子的生活也很苦。蛰居京郊昌平,又生活在封闭的环境。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没有钱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可是不被人理解,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社会的边缘。海子在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可是不被人认同,连诗歌的发表都极不顺畅。据常远说,“今年开学后不久(即写这首诗的前后)。现在“穷极了,临时到商店买个东西都没钱”。他为不能摆脱封闭而贫穷的环境苦恼,只能在诗中表达他的渴望。第二章,“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从明天起”才开始这种有粮食和蔬菜的“喂马,劈柴”的平凡人安宁温馨的生活,言外之意就是今天过得极为艰难。“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意思是说我要告诉每一个亲人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的图景,这里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清楚地告诉我们:作者心中明白,“那幸福”只是“闪电”,那田园牧歌般的安宁温馨的生活,只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是属于幻想。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身往,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
因此,第三章中,“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只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享受一下自己步再能享受到的温暖,希望“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这里“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此时此地对于世俗生活“幸福”的特殊的情感。这些“幸福”既然不属于海子,而属于“尘世”的人,所以“我只愿面朝大海,”言词中透露的是一颗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作者清楚,自己只能向往那“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了。有人说“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但我认为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是一种作者对“尘世”的失望。是社会不能容纳他这个天才,逼得他转过身去背对大陆,背对众人,面朝大海,去寻找春暖花开,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作者对“尘世”的失望的呢?海子的生前至友西川说,“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这是因为他当时未曾看到 海子《不是遗书的遗书》:“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四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 “我还提醒人们注意,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输的。”“ 校领导: 从上个星期四以来,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因暴徒常远残暴地揭开我的心眼或耳神通引起的,然后,他和孙舸又对我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听幻觉折磨,直到现在仍然愈演愈烈地进行,他们的预期目的,就是造成我的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这一切后果,都必须由常远或孙舸负责。”在给骆一禾的信中清楚的说“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我只有一死” 常远是“交往几年,住在西环里时同一单元,较早地参与研究法治系统工程,以及对宗教(他非常崇拜西藏文化)和气功的兴趣,所以有许多共同语言”的好友,放寒假前的一天曾“建议他发挥“内行”的想象力,写一部关于气功的科幻电影剧本”,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常远和孙舸两人利用海子在封闭贫穷的环境长大又在封闭孤独的环境生活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的心理,引诱他学习气功,一步步迷恋气功,导致他对生活的失望,作者的这首诗正是在 常远“放寒假前的一天”的建议前后写成的,也正是常远把海子逼到精神边缘的开始的明证。
西川说,海子象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当代先锋诗人,一代天才诗人海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如果真正了解海子,那么就会觉得“为诗歌而死。……..他的创造力已面临绝境,死是一种解脱,”之类的说法是那么的苍白物无力。海子绝不是创造力已面临绝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导读(高中第三册新课文)(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1-08-06马文增 作 者:海子 体 裁:诗歌 发表时间:1989年1月13日作者生平轶事 海子(1964~1989),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农家子弟,原名查海生。1979年,15岁的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即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先在校刊,后调入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作为
天才诗人的海子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尽管长期不被世人了解,但他凭着自己辉煌的才华和敏锐的直觉,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产生了影响。其主要作品有:《亚洲铜》、《土地》、《但是水,水》,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话剧《弑》及其他的200首短诗。海子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海子的逝世,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遗憾和思考。 诗人的“想像” 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执教时,给学生们开过美学课程,由于诗人的气质和才华,此课非常受欢迎。一次课上,海子给大家讲授“想像”的随意性,学生们却怎么也“随意”不起来。海子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说出一句:“你们可以想像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一时举座哗然,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诗人的想像。据说学生们都知道他是一位诗
人,要求他每次下课前10分钟的时间朗诵自己的诗作。那些学生真是有福的。参见西川《海子诗全编怀念(代序二)》,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2月第一版。 诗人的寂寞 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而且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十足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贵恙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参见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怀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3月第一版。 诗人的纯洁与偏执
海子的好朋友,同时也是著名诗人的骆一禾曾把海子称作“赤子”,言其性格如赤子一般: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 在多数情况下,海子对待他人如绵羊一般。有一次海子的一个同事给他送信,因为信件有好多封,那人便一边读着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边把信递给他。可是突然,送信的同事不再读“海子海子海子”,而是改口称“孙子孙子孙子”。海子当时觉着是在闹着玩,并不在意,只是一笑了之。倒是站在一旁的骆一禾看不过去了,把海子的同事大骂一通才算了事。正是这样一个温和纯洁的海子,发起怒来却如豹子一般。有一天海子去饭馆吃饭,见四个酒客于桌上纵情狂饮,酒酣耳热之际言语逐渐粗鲁起来,还以极其下流的话调戏女服务员。是可忍,孰不可忍!海子愤怒了,立身而起,大加呵斥,五人随即扭打起来。结果海子被打碎了眼镜,脸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后好友西川责怪他一个招惹四个,不是蚍蜉撼大树吗?可海子仍不服气,说他当时真是把命豁出去了的。 海子就是这样一个率真的长不大的孩子,这种性格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参见崔卫平编 《不死的海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3月第一版。
必记名言 1你们可以想像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 2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4你不用算命,命早就在算你。 5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鸟,今天的花楸树/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 6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7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及太阳必将胜利。 8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作家与作品 海子自大学期间开始写诗,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等。尤其是1984年至1989年的5年中,写下了200余首抒情诗和7部长诗,后者被称为“《太阳》七部书”。他去世之后,作品才得以单独出版,并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正式出版的海子诗集有《土地》、《海子的诗》等。其中代表诗作是《亚洲铜》、《春天,十个海子》,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海子卧轨还不到两个半月。据海子的好友、诗人西川等人的回忆,海子此时在精神上已不时出现崩溃的现象。选择作一个诗人,往往就等于在现实中选择了苦难和孤独,尤其是在诗歌逐渐退出民众视野的80年代中期以来。海子本人出身寒微,工作后又工资微薄,可以说是一生清贫。本来就不可能有个舒适的外部环境让他去经营自己的诗歌王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诗歌一直没有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还屡受批评、批判,再加上海子天生的敏感和偏执等因素,一切都使他始终处于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现实容不下诗人海子,海子也在拒斥着现实,在这种对立和矛盾的关系面前,海子惟有逃避,逃进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质朴的世界,去关心每一个生命,去为万物祝福,同时也换取一份关心,一份祝福。这是一个真挚的诗歌的理想,为此,他愿意以青春和生命作为交换的代价。
作品赏析 尽管海子宣称他的诗歌理想是“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理想合一的大诗”,而不在于仅仅成为一个写短诗的抒情诗人,但其诗作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恰恰是短诗。正如作者所说,他的短诗是绝对抒情的,有一种刀劈斧砍的力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正体现了这种刀劈斧砍的力量,这种由情感凝聚、转化而成的力量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如暮鼓晨钟,使人宁静、祥和。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诗人一生的热爱和理想,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对于生命的世俗或崇高的激动和关怀,一种浪漫和梦幻的色彩。 诗歌语言质朴、亲切,如同一个纯真少年向温柔的母亲倾诉梦想和未来。作者从现实中选取一些平常的生活细节,却在明快简洁的节奏中形成一个单纯的爱和美的世界,并且产生出如此强大的震撼力,正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美学追求。 率真的情怀加上语言上无可挑剔的节制和锻打,使这首诗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作品之一。
关键知识点 1海子的抒情短诗有浪漫的、梦幻的色彩,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这些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2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海子三种基本的写作方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采用了遥想式的倾诉。 补充知识点 海子为什么自杀? 对于海子自杀的原因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说是因为练气功走火入魔所致——因为海子生前练过气功;也有说法是其江郎才尽,在创作灵感枯竭之后的自我解脱。其实,从海子的诗人身份及他的现实处境去考虑或许更为合理。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有句名言叫“生活在远方”,这是人类的普遍心态,每当现实生活提供不了精神慰藉时,人们总是渴望生活在远方。进行纯精神创造的诗人更是如此,他们不仅有着对远方的渴望,而且还想在远方搭建一个乐园梦,当这个乐园梦无可避免地破灭时,他们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依托。海子生前本就一直很不
得志:清贫、寂寞、不被人承认和理解,当他与现实的关系紧张得失去弹性时,或许,死亡就成为了惟一的解脱。 致秋天的花楸树 海子 我无限的热爱着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阳 今天的马 今天的花楸树 使我健康富足 拥有一生 从黎明到黄昏 阳光充足 胜过一切过去的诗 幸福找到我 幸福说:“瞧这个诗人 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
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我爱你,花楸树祖国(或以梦为马) 海子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籍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白雪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 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的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 赐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到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及太阳必将胜利——摘自《中学语文现代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