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习题1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陈情表》习题1

ID:1123494

大小: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5-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陈情表》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解析】 C项,“闵”通“悯”。【答案】 C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望)B.门衰祚薄(福气)夙婴疾病(缠绕)C.未曾废离(废止)刘病日笃(病重)D.晚有儿息(子)诏书切峻(严厉)【解析】 A项,“期”,古代丧服的名称,句中指穿这种丧服的亲族。【答案】 A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解析】 A项,古义,赶快去;今义,很快地跑。B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C项,古义,指辛酸苦楚的处境;今义,辛劳苦累。D项,孤苦:孤单无靠,生活困苦。【答案】 D★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3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但以刘日薄西山A.臣具以表闻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非臣殒首所能上报D.历职郎署【解析】 例句中的“日”,名词作状语,天天。C项,名词作状语,向上。A项,使动用法,使……闻。B项,形容词作动词,远离。D项,名词作动词,担任……职位。【答案】 C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形影相吊。(2)____________,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____________。(3)臣之辛苦,________________,皇天后土实所共鉴。__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2)臣欲奉诏奔驰实为狼狈 (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愍愚诚二、课内阅读阅读《陈情表》,回答6~9题。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宠:恩宠B.听臣微志听:听信C.日薄西山薄:迫近D.更相为命更:交互【解析】 B项,听,准许。【答案】 B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矜愍愚诚,听臣微志A.①与②相同B.①与③相同C.②与③相同D.①②③都不同【解析】 ①③均为“怜惜”,②为“自夸”。【答案】 B 8.下面四个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解析】 A项,连接主谓之间,取消谓语独立性。其他三项为结构助词。【答案】 A9.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现在我是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2)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小小的心愿,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僧孺传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僧孺幼聪慧,年五岁便机警,初读《孝经》,问授者曰:“此书何所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常愿读之。”家贫,常佣书以养母,所写既毕,讽诵亦通。仕齐为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深相赏好。晏为丹阳尹,召补郡功曹,使僧孺撰《东宫新记》。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以善辞藻游焉。文惠太子欲为宫僚,乃召入直崇明殿。会薨,出为晋安郡丞。建武初举士,除仪曹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唐令。初,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以文学友会,及将之县,昉赠诗,其为士友推重如此。天监初,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侍诏文德省。出为南海太守。南海俗杀牛,曾无限忌,僧儒至便禁断。又外公舶物、高凉生口岁数至,皆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就市,回而即卖,其利数倍,历政以为常。僧孺乃叹曰:“ 昔人为蜀部长史,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并无所取。视事二岁,声绩有闻。诏征将还,郡民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不许。至,拜中书郎、领著作,复直文德省,撰起居注、《中表簿》。迁尚书左丞,俄兼御史中丞。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顷之即真。时高祖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僧孺诗为工。迁少府卿,出监吴郡。还除尚书吏部郎,参大选,请谒不行。出为仁威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尉行府、州、国事。僧儒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僧儒答曰:“古人以石为针,必不用铁。”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世重其富博。(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九》)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写既毕,讽诵亦通     毕:结束B.僧孺以善辞藻游焉游:游学C.郡民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诣:造诣D.世重其富博重:推重,敬重【解析】 C项,诣:到……去。【答案】 C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全部表现王僧孺有文才的一项是(  )①家贫,常佣书以养母②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③文惠太子欲为宫僚④帝以僧孺诗为工⑤僧儒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⑥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解析】 “文才”指文章或文学的写作才能。①以抄书得钱奉养母亲,孝顺。②王僧孺在西邸与任昉的交往。③文惠太子想任命王僧孺官职。④皇帝认为王僧孺的诗写得最好。⑤善于写文章。⑥王僧孺的文字辞藻华丽。【答案】 D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僧孺小时候就十分注重品德修养。比如在学习《孝经》时,知道《孝经》讲授忠孝事情,就对老师说自己十分愿意经常读这样的书籍。B.王僧孺被诗友推重。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召集文学之士,王僧孺、任昉等因为擅长文辞都在这,后王僧孺到钱唐去,任昉还赠诗给他。C.王僧孺特别注重民生。王僧孺做南海太守时,禁止南海人杀牛,并且禁止商人哄抬物价谋取暴利,后因为政绩卓著,被征召回京城任职。D.王僧孺小时候家庭贫寒。王僧孺的母亲以卖纱谋生,有次二人到集市,因遇中丞的仪仗队而被驱赶掉进沟里,这给他造成了心灵的伤害。【解析】 C项,在海南,王僧孺没有“禁止商人哄抬物价”的做法。【答案】 C13.把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昔人为蜀部长史,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从前有人任蜀部长史,一生没有蜀地的物品,我要留给子孙的,不是越地的衣物。(2)王僧孺喜爱古代典籍,搜集的图书达到一万多卷,大多是奇异不寻常的书,与沈约、任昉家藏书相当。【参考译文】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人。王僧孺从小就聪明颖慧,五岁就很机警,开始学习《孝经》,就问传授的人说:“这书说什么的?”授书人说:“这是论忠孝两件事情的。”王僧孺说:“如果是这样,我愿意经常读。”家中穷困,常常为人抄书来奉养母亲,抄写完也就能够背诵出来了。 在齐做官时任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十分赏识喜爱他。王晏任丹阳尹,引荐补授他为功曹,让他撰写《东宫新记》。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召集文学之士,王僧孺因为擅长文辞交游于此。文惠太子想任他为太子官属,就召他到崇明殿任职。遭逢文惠太子去世,外放任晋安郡丞。建武初年选拔士人,被始安王遥光推荐,任仪曹朗,后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外放为钱唐令。当初,王僧孺与乐安人任昉在竟陵王西邸相遇,通过文学结为朋友,王僧孺要到钱唐时,任昉赠诗,他被诗友如此推重。天监初年,任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侍诏文德省。外任南海太守。南海风行杀牛,毫无限制顾忌,僧孺一到就禁绝此风。又外国海运来的货物、高凉牲畜每年几次到海南,都是外国商人用来进行贸易的。过去州郡到集市买这些物品,买来马上卖出,赚到几倍的利润,历届政府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王僧孺叹息说:“从前有人任蜀部长史,一生没有蜀地的物品,我要留给子孙的,不是越地的衣物。”对当地的物品毫无所取。任职两年,名声政绩卓著。征召将回京城,郡中道俗六百人到朝廷请求把王僧孺留下,皇帝没有允许。到了京城,拜授中书侍郎,兼任著作一职,又在文德省轮值。撰写起居注、《中表簿》。升迁为尚书左丞,不久兼任御史中丞。王僧孺小时候家中穷困,他的母亲以卖纱谋生,曾带着王僧孺到集市,途中遇到随从中丞的仪仗队被驱赶掉进沟里。等到授官的那一天,作为前导的骑从清扫道路禁止行人来往,王僧孺悲痛不能控制自己。不久,实授御史中丞。当时,高祖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命沈约以下的善长文辞的人一起创作,皇帝认为王僧孺写得最精致巧妙。升迁至少府卿,外出到吴郡监察。回来后被授予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私下求告的人都不能得到允许。出任仁威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尉,为南康王管理府上、州内、国中事务。王僧孺善于写作,擅长写楷书、隶书,知道很多古代的事情。侍郎全元起想注解《素问》,向他询问砭石的问题。王僧孺回答说:“古人应该是用石块磨成针,一定不用铁。”王僧孺喜爱古代典籍,搜集的图书达到一万多卷,大多是奇异不寻常的书,与沈约、任昉家藏书相当。年轻时专心致力,对书无所不读。他的文章华丽飘逸,多用人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新典故,当时的人敬重他的广博才学。四、语言表达14.今年五四青年节时,某高中数百名高一学生以双膝跪地的方式,从家长手里接下“家书”。学校将此仪式命名为“青年礼”,并打算以后要将这种下跪方式进行到底。针对这种现象,请你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两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要确保立场明确,是支持还是反对,是赞扬还是批评。题目要求两点理由,那两点理由必须是不同的角度。做题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获取灵感:材料中不同的对象引发两个不同的角度;从表层和深层引发两个不同的角度;从个人和社会引发两个不同的角度等。 【答案】 示例一:反对。理由:①这是形式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纯粹是作秀;②“跪礼”与这个节日“民主”“科学”的主题格格不入,容易使人患上“软骨头”病。(其他参考理由:五四是青年觉醒纪念日,尤其不能跪;把“跪父母”作为两代人伦理关系的典范,这与现代化的精神是相悖的,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利于青少年从小培养独立的人格。)示例二:赞成。理由:①跪拜父母后,客观上让两代人的关系更亲近了(或方便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彼此的了解);②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举办这种仪式能让孩子从小怀有孝顺(或感恩)之心。(其他参考理由:俗话说“矫枉必须过正”,在“青年节”这么一个场合,向父母行大礼完全可以理解,也值得提倡;下跪在中国是最高的礼节,自古就有跪天跪地跪父母的传统,而好的传统难道不应该继续发扬?)15.按照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仿造一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与画线的句子相同;②要生动地阐明本体;③至少写出两句,每句字数不超出8个字。例句: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白云离开了天空;人生离开了友爱,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调动我们知识和语言积累,找出两个能生动地阐明本体的喻体,并组成和例句中画线的句子结构相类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本体“人生离开了友爱”是一个句子,因此,其喻体也必须分别都是句子【答案】 (示例)①(就像)庄稼离开了雨露,婴儿离开了乳汁。②(就像)树木离开了沃土,幼子离开了慈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