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兰亭集序导学案

ID:1123834

大小:17.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5-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兰亭集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王羲之,了解“书圣”为文自然清新的风格,为人豁然达观的生死观。2.了解书序的特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3.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文学常识王羲之(公元32l-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今山东省临沂市)。古代著名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欢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与会者轮流赋诗,各抒怀抱,是为《兰亭集》。王羲之当场为其写序,是为《兰亭集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本文即为集会兰亭的文人所作诗的序文,而且对聚会情况作了生动的描绘,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想。《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知识积累1、看清字形,标注加点字的字音。癸丑修禊清流激湍流觞曲水形骸.....游目骋怀趣舍万殊若合一契齐彭殇....2、重点实词:(课后练习题二及课下注释)3、重点虚词之:①极视听之娱②夫人之相与③所之既倦④感慨系之矣⑤品类之盛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②所以兴怀4、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特殊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映带左右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6、积累以下出自于本文的成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流觞曲水情随事迁游目骋怀放浪形骸1 合作探究1、细细研读第一自然段,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即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注意重点的四字短语)2、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分析如何变迁的,为何有如此变迁?(用原文回答)3、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痛,为何而痛?4、读第四段,体味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5、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6、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试举出几例。7、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拓展延伸:一、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问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二、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乐”转为“痛”?三、“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四、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却别开生面,请谈谈你对本文语言的看法。五、综观其文,用你自己的话说说王羲之为什么要写下这篇序文。2 《兰亭集序》当堂达标训练★1、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凭借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奢华和与会人的快乐。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4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其许寡人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5、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6、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悟言一室之内★★7、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8、王羲之(303-361),东晋大书法家。字,出生于两晋门阀世家,祖籍琅邪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善书法,被后世称为,其子王献之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法家,父子并称,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9、文章感知:文中第段叙事写景,第段抒情议论。记叙了的事情;描绘了的景象;表达了的情感;阐发了的议论。10.课外思考:作家王瑶有一句话“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这句话说得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而作者文中的悲叹是不是悲观消极的体现,讨论思考作者的人生观,形成文字。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