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畅言教育《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双辽一中张静静◆教材分析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畅言教育2.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讲授法,了解人生无常,热爱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论及人生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及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学习目标:1.在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领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生死观。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3.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畅言教育二、重点词与翻译1.重点实、虚词修禊事也古代的一种风俗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长丝竹管弦之盛热闹俯察品类之盛繁多所以游目骋怀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2.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三、合作探究,思考如下问题:⑴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三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⑶第四段中俯仰古今,议论中饱含感情。想一想作者“悲”什么?“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四、再读课文,品味人生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每人写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①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②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四、巩固练习1、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分别指出。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景)B.引以为流山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叙事)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景)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抒情)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畅言教育E.临文嗟悼。(抒情)2、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C ]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语真实B.言必信,行必果。讲信用C.文信美矣。实在,的确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相信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译:那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短暂的。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要根据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四、学生齐读课文。五、总结。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七、布置作业熟读并翻译全文。八、板书设计兰亭集序王羲之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必修三)畅言教育◆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