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3.1.3(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 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 3.1.3(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4 试题

ID:1125877

大小:0 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琵琶行(并序)一、选择题: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ún)枫叶(fēng)瑟瑟(sè)迁谪(zhé)  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  C.幽咽(yè)暂歇(zhàn)乍破(zhà)转徙(xī)  D.收拨(bō)裂帛(bó)钿头(diàn)银蓖(bì)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事实③曲罢悯然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整顿衣裳起敛容⑦恬然自安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⑩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3.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 ,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5.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着怨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思旧赋》而已。  C.第四句借回乡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  D.末尾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  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  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 7.对下面《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B.第二句写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D.全诗既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8.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甲”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乙”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丙”的感慨?9.甲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C.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B.细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色等闲度10.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弟走从军阿姨死C.老大嫁作商人妇B.梦啼妆泪红阑干D.秋月春风等闲度11.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江州司马青衫湿C.同是天涯沦落人B.如听仙乐耳暂明D.杜鹃啼血猿哀鸣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度,琵琶女倍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的一组。()①一清歌一绫,②美人自意嫌。③不织女萤窗,④几抛得织成。A.①只,匹②尚,差③晓,里④岁,梭B.①支、条②还,少③明,中④月,丝C.①曲,束②犹,轻③知,下④度,梭D.①首,丈②竟,少③管,上④日,丝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阒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14.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于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二、基础知识检测1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②转轴拨弦三两声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臣请入,与之同命。③冰泉冷涩弦凝绝④满座重闻皆掩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座中泣下谁最多⑤举酒欲饮无管弦⑥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自言本是京城女⑦感斯人言⑧琵琶声停欲语迟 凡六百一十六言今夜闻君琵琶语自言本是京城女⑨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16.填空①《琵琶行》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朝诗人。诗中富有哲理性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的“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忽闻水上琵琶声,。③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④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切切错杂谈,。⑤别有幽愁暗恨生,。⑥,老大嫁作商人妇。⑦我闻琵琶已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⑧其间旦暮闻何物,。,往往取酒还独倾。17.说明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今义:③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今义:④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今义:18.白居易在《琵琶行》一首诗中,最擅长用景物画面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你背出三处这样的景色描写句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读下面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诗题“游山西村”中有一“游”字,诗人在游之中看到了一些什么景象?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用来比喻什么?参考答案1.C2.B3.B4.B(提示:比喻)5.B6.A(提示:直接描写,并非委婉细腻)7.C(提示:实指诗人自己)8.B9.A10.C11.C12.C13.A.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A项“阒无人声”的说法不恰当,而且这首诗以动写静,主要是指后两句,月出本无声,却惊动了山鸟,悠远、凄清的鸟呜更显得春山幽静。14.B【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A项动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夜晚归人,木桥的声响却惊动了远处人家的犬,犬的叫声使夜显得更加幽静。B项未用动静相衬的手法。炉火照得天地通明,有点夸张。红红的火星在紫烟中乱迸,这是描写当地冶矿工人劳动的场景。C项写的是清晨,以“鸟初动”反衬早晨的静寂。D项也明显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二、基础知识检测15.命:①吩咐,命令,动词;②取名,动词;③生命、性命,名词。拨:①用手指挑动,动词;②弹奏乐器用的薄片,名词。绝:①断,此指琴声中断;②走不通的,形容词。泣:①小声哭,动词;②眼泪,动词。酒:①酒液,名词;②摆酒席,名作动。是:①这,指示代词;②判断动词。言:①话,名词;②字,名词;③说,动词。语:①回答,动;②曲,名词。轻:①轻轻,形容词;②轻视,动词。16.①《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歌行体诗②—⑧略17.①古:第二年;今:限指“今年”的下一年。②古:“因”,连词,因而;“为”:动,用。今,一个词,连词。③古:“突”,副词,突然;“出”,动词,出现。今,一 个词,动词或形容词。④古:一个词,名词,从前;今:两词,向:表方位介词,前:名词,表方位。18.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9..①见到农家的丰收景象,如酒、鸡、猪等;见到山间水景,见到花见到柳;见到箫鼓追随的热闹场面;见到古风犹存,衣着简朴的村民。②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前途所抱的希望。此句现在比喻人们的绝路逢生或形容战胜困难险阻后的喜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