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噫吁嚱(yīxūxī)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shēn)历井巉岩(chán)飞湍(tuān)咨嗟(zījiē)喧豗(huī)砯崖(pīng)崔嵬(cuīwéi)吮血(shǔn)秦塞号古木转石豺狼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强调突出蜀道难
诗中描绘的,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含义:(1)山川险阻之难;(2)世道人心之难。
难开辟难——引用、夸张高峻——想象、引用、夸张、衬托、细节空寂悲愁——借景抒情奇险——由静而动、由远及近地势险要——夸张、比喻战祸连连——夸张、比喻攀越难安居难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辟难——引用、夸张高峻——想象、引用、夸张、衬托、细节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空寂悲愁——借景抒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奇险——由静而动、由远及近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地势险要——夸张、比喻战祸连连——夸张、比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攀越难安居难
重要实词危乎高哉(形容词,译为“高”)不与秦塞通人烟(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可以横绝峨嵋巅(动词,可译为“横穿”)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动词,译为“迂回,绕道”)锦城虽云乐(云:动词,说;乐:动词,译为“享乐”)重要虚词难于上青天(介词,译为“比”)开国何茫然(多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但见悲鸟号古木(只)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什么)
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侧身西望长咨嗟通假字所守或匪亲文言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匪:同“非”)(介词结构后置)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元]张可久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1)曲的前五句,是怎样突出一个“险”字?(2)这首小令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此曲写天台山的瀑布,从本篇的内容看,与寺庙并无关系。曲作不是—般化地写其雄伟壮丽,它借写景来讽刺世情,重在突现其险峻奇诡,因而使曲作本身也显得瘦硬冷峻。开头两句写天台山的险峻高寒,屹立的山峰好像闪着寒光的宝剑,攒聚在—起。中间三句,从猿的啼叫声听起来十分悲壮、杜鹃鸟的啼声异常悲苦,极力渲染悲凉凄厉的气氛。结句由写景突转议论,点明“险”字不是山,而是“人心”。
(1)曲的前五句,是怎样突出一个“险”字?第一句写山险,用“攒雪剑”比喻突出天台山群峰高耸,险峻峭拔;第二句写水险,用“挂冰帘”比喻突出天台瀑布高寒险峻;第三至五句通过猿猴哀鸣、杜鹃悲啼、阴风怒吼,渲染阴森可怖的氛围,衬托山水的冷峭险峻。
(2)这首小令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这首小令借写景来讽刺世情。采用比喻、衬托的手法,突出山水的冷峭险峻,衬托世情人心之险,充分表现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激。其次是写景议论相结合。前面写景,纵笔渲染描摹;篇末突发议论,点明主旨,统领全篇。
难1.高蜀道的来历2.险3.战祸之烈蜀道的高峻蜀道环境凄清蜀道山水险恶开辟难(自古难行)攀越难(自古可畏)剑阁险要杀人惨景安居难(早还家)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峻,为全文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总结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