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唐·李白
经典评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殷璠评价《蜀道难》为“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主旋律是哪几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之要,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李白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请找出具体写难的诗句,说说诗人怎样把抽象的难展现在你面前的?
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一唱三叹蜀道之难
读诗-赏诗诗人怎样表现蜀道之“难”?
不与秦塞通人烟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五丁开山故事、作用)一叹蜀道之高蜀道来历蜀道高峻虚实结合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2、开辟蜀道的艰难衬托夸张细节描写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万仞深渊,急浪回旋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侧面写高行人角度行旅艰难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二叹蜀道之惊险,从哪些方面来突出蜀道之惊险(难)?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影响人的情绪。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氛围?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渲染蜀道上悲凉荒寂凄清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渲染惊险的气氛。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二叹蜀道之险山水险恶景物凄清悲鸟号古木,看雄雌绕林间。子规啼夜月听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看听借景抒情环境烘托运用夸张风光奇险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写蜀道的险而可畏
三叹蜀道之凶险。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杀人如麻战祸之烈,安居之难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难1.高蜀道的来历2.险3.凶蜀道的高峻蜀道环境凄清蜀道山水险恶开辟难(自古难行)攀越难(自古可畏)剑阁险要杀人惨景安居难(早还家)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相同:夸张不同:雄奇的想象,神话传说侧面描写虚写映衬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侧面烘托灵活多变的句式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虽有才华,但并未得到重用。天宝初年,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
对朋友的担心、忧虑;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隐忧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