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执教:曾爱萍时间:2008年10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2、整体感知全诗内容,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3、品味美丽的诗歌语言及其深刻的含义。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理清思路。2、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欣赏图片,了解蜀道概况。二、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初,因吴均(道士)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安徽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三、朗读训练。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四、字词梳理(见课件)。
五、整体感知。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主旨句出现了几次?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开头、中间、结尾采用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又称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加深寓意。2、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感叹蜀地战祸之烈。这三叹分别渗透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的字里行间。3、总结(见课件)。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诗。2、把握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