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选读文本)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五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十五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惟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干云霄(ɡān)荆杞(qǐ)辚辚(lín)戍守(shù)声啾啾(jiū)2.多音字二、字形三、词义1.通假字禾生陇亩无东西(通“垄”)耶娘妻子走相送(通“爷”,父亲)2.古今异义
行人弓箭各在腰(古义:从军出征的人。今义:走路的人)耶娘妻子走相送(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子)汉家山东二百州(古义:函谷关以东,殽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县官急索租(古义:官府,指朝廷。今义:县里的官员)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哭声直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或从十五北防河(名词作状语,向北)便至四十西营田(名词作状语,向西)长者虽有问(动词作名词,问题)未休关西卒(使动用法,使……休息)5.文言虚词四、特殊句式1.被动句行人但云点行频被驱不异犬与鸡
2.倒装句未休关西卒3.省略去时里正与裹头(介词“与”后省略宾语“之”)或从十五北防河(省略介词“于”,防于河)便至四十西营田(省略介词“于”,营于田)禾生陇亩无东西(省略介词“于”,生于陇亩)五、文学常识1.杜甫(712—770),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重大事件,被公认为“诗史”。现存诗1400余首,文20余篇。2.行:歌行体的一种。如《短歌行》《燕歌行》等。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亦称古诗、古风。六、名篇名句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2.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剖析:这是描写送别场面的一句诗。在这句诗中,“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2.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剖析:这是揭示全诗诗眼的一个语句。诗人以“道旁过者”的身份去问出征之人,借出征之人的口说出全诗的诗眼“点行频”。“点行频”三字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又能让人们由从一个征夫出征的场面推及过去已经发生“多次”的征兵情景。而“点行频”的原因则是“武皇开边意未已”,其结果是田园荒废,民不聊生。3.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剖析: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二、重点语段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剖析:诗一开始,就在读
者眼前展现了一幅撼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在这幅画面上,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句,不仅写出送别人扶老携幼的情景,同时从爷、娘、妻、子不同身份的送行人中,也表明征夫中长幼年龄的参差不齐。“走相送”的“走”(“跑”的意思)字,用得出神入化,它将亲人难舍难分的感情写得细致入微。同时,在“车辚辚,马萧萧”队伍快速行进的时候,一个“走”字,又准确地反衬出了送行者的衰弱不堪。“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作,更将送行者的留恋、悲怆、绝望的感情与神态完整地展现出来。这段文字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2.“长者虽有问”至“生男埋没随百草”。剖析:这一部分写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这几句是说:就拿今年冬天来说吧,在函谷关以西征调关中兵,丁壮都去戍边,无人耕田,可是官府还要强索租税,那么租税又从什么地方来呢?这也是一句反问,但它却像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词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结构图解这首诗分为三段。主旨探讨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本诗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祸,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时代的苦难,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2.本诗通过对出征场面的描写和“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美鉴赏寓情于事句式错落《兵车行》的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第一段叙眼前之事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四个动作的措置组合就很富于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为诗人与送行队伍中的人民感情相通,所以他才能绘出感情真切的场景,为第二段渲染气氛,提供可信的背景。第二段尽管是“行人”的叙述,但也饱含着诗人的激情。像“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等句,抨击时弊的胆识就很卓绝,而这个“胆”中又包含了诗人“匡时济世”的炽烈情感。在语言上,《兵车行》的句式有三言的、五言的、七言的,而且往往错杂运用,表现出诗人剧烈起伏的胸波和鼓、钹、铙、磬众乐齐鸣的气势,让读者在句式错落变化中体味出诗人忧、悲、愤、怆等感情的剧烈变化。用韵上,全诗所用八韵,不仅增加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而且也收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读后给人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感受。“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等等顶针句子的运用,使句子回环往复,上下蝉联,造成音节上的铿锵和谐,感情上的一气连贯。句题探讨问题:《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阅读《兵车行》,探究一下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导思:一切优秀诗篇,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唐代的社会现实。探究本题,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甫,了解唐代社会生活。探究:首先,查阅资料,了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京就选,“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求官失败,父亲又死,家庭困难到“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的境地。其次,读史了解时代背景。天宝年间,大唐帝国日趋衰落,可是统治者仍旧不断对外侵略;天宝十年,杨国忠派御史到处抓人,送到军中;军队由长安渭水咸阳桥开出,出现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最后,对杜甫思想心态进行分析。觉醒:由个人趋向社会,由浪漫趋向现实;目标: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的现实主义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