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唐)杜甫
自安史之乱后,诗人流离失所,长期漂泊于西南一带。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一)写作背景简介岳阳楼,在巴陵县(今湖南岳阳)西城上。本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二)诵读提示
三、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xuān这是一首登临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成语天崩地坼
“昔闻”指诗人青年时代,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而诗人也到了暮年,历尽坎坷,万事成空,却有幸登楼,怎能不(情感)百感交集呢?【四、诗句赏析】紧扣诗题,点明登临之意,只是感情复杂,不知是喜还是悲。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手法:今昔对比)
广袤数千里的吴、越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伟壮阔。【写什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景: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壮阔之景思考:“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怎么写】颔联: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朋音信皆无;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像一叶扁舟四处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写个人景况,抒身世之悲“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孤独无依年老多病四处漂泊困顿潦倒
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国难家仇(当时吐蕃侵扰西北边疆),因而悲从中来。作者开阔的胸襟与颔联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上下衬托。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想的仍是国事,为之流涕。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意境深远,余韵无穷。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国家多难现状,抒忧国忧民之情。
景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烟波浩淼与气势磅礴。情孤独凄苦漂泊忧国忧民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的博大情怀。运用了和的手法。主旨:————借景抒情直接抒情————————忧国忧民课堂总结:手法:
训练题1、形象题:颈联描绘了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练字题:2“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1、形象题:颈联描绘了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训练题亲朋音信皆无;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像一叶扁舟四处漂泊。鲜明地刻画了一个困顿潦倒的诗人形象
2.练字题:“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坼”:分裂。“浮”:漂浮荡漾。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