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6登岳阳楼》word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师大初中语文九上《6登岳阳楼》word教案(1)

ID:1128581

大小:0 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6登岳阳楼课前预习:搜集、整理与杜甫相关的信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主题。2.品味诗歌意境,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3.反复诵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品味诗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理解诗人胸怀荡漾着博大深沉的苦难感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评价任务: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内容。2.赏析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并用声音表现感情。3.精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4.背诵默写诗歌。5.将本诗与《岳阳楼记》在思想方面进行比较赏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岳阳楼记》写的是范仲淹想像自己登上岳阳楼,激发出他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忧后乐的伟大抱负。其实早在唐代的杜甫就登上了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涕泗横流。究竟杜甫为何有如此博大的忧愁,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走近他的名篇《登岳阳楼》。二、自主学习(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积累,将制作的积累卡片,展示如下:1.走近作者杜甫,字,河南巩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他的诗也被称为“”。(子美三吏三别诗圣诗史)2.背景简介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州,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若生介绍的不到位,师可以投影明确)3.积累字词东南坼(chè)乾坤(qiánkūn)戎马(róng)凭轩(xuān)涕泗(tìsì)....... (二)读:大声朗读课文,把握节奏。1.听读诗歌:师播放录音,生用笔勾画出节奏、重音和停顿,将读不准的字词注上音。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读懂诗歌:⑴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语调。⑵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师生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方面评价)⑶齐读本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⑷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及表达情感。指导语:《登岳阳楼》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虽漂泊孤苦但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读透诗歌指导语: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精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学生展示: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随着自己。关山以北依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问题预设:⑴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⑵诗的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前两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⑶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昔闻”是渴望已久,“今上”是如愿以偿甚喜,这两句表达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夙愿的愉快;这两句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三.探究学习(三)品:品读诗歌,赏析妙词佳句。指导语: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请以“我认为“,”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的句式来展示。(学生品读诗歌,组内展示,每组指派一名代表交流,其他同学点评。)展示一:我认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描写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不着痕迹地把苍茫大地变轻了,也把洞庭湖反衬得极目无垠而且深沉浑厚。 展示二:我认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写出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展示三:我认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写出了自己身世的漂泊、报国无门的哀伤和眼望国家动荡不安忧国忧民的心情,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四)比:将本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进行比较赏析。指导语:杜甫、范仲淹二人笔下的洞庭湖,各有何妙处?你更欣赏哪一个?二人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学生再读诗歌,组内交流,全班选三到五人展示。)展示一:范仲淹描写洞庭湖突出了其浩荡壮阔,与其壮丽情怀相映。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展示二:我更欣赏杜甫笔下的洞庭湖。那是怎样的湖水啊。“兼天”“接地”,极目无垠,深沉浑厚。这儿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水的深渊,水的宇宙!杜甫想象的气魄更为博大,浩瀚起伏的湖面正是诗人宏伟和辽阔的精神空间的体现。展示三:杜诗抒发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悲愤之情;范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展示四:我觉得杜甫把自己个人的离愁痛苦和国家的命运、社会苦难联系在一起,他的胸怀荡漾着博大深沉的苦难感,而范仲淹打动、激励天下的崇高境界、博大情感和悲壮情怀、现身精神更感人。(五)背:当堂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先尝试自由背,再齐背。四.课堂小结:这首诗想象奇伟,写景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给人以独特的美感,胜过《岳阳楼记》中的洞庭湖,其抒情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诗人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五、鉴赏延伸: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注: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简要赏析第三句中“未到江南先一笑”的“笑”。参考答案:1写诗人被流放多年,九死一生,放逐归来在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的欣幸喜悦之情。2.诗人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对后面的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和欣慰。 板书设计:登岳阳楼杜甫首联:今夕对照(叙事)借颔联:洞庭胜景(写景)景颔联:个人愁苦(抒情)抒尾联:忧国忧民(抒情)情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权利,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课我设计了展、读、品、比、背等五项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上重点突出“读”字,以不同的方式(听读、自由读、齐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透诗歌,真正理解诗意。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与杜甫的时代相距甚远,对诗人爱国情怀和博大深沉的苦难感理解还不够透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