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内容讲了杜甫的《登高》诗一首,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时间较紧,拖堂时间2分钟。 一、说教学达标馈况 (一)展示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 2、 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3、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4、根据大纲教学目的中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新课标中要求的审 美体验和价值观统一这一维度,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二)根据课堂学生问题的回答和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前的测评反馈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各知识点达到目标要求的层次,杜甫的《登高》里表现出来的悲秋的三层含义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不过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杜甫的基本情况并完全能够理解这首诗表层所反映出来的诗人之悲。二、 说教法运用情况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吟诵法、讲析法和点拨法、讨论法等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朗诵、教师讲析和点拨、学生讨论,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培养锻炼了逻辑和审美能力。 (一)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但是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同时,我们必须明白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制造轻松愉快气氛。用生动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开头较好,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同时通过设置问题比如首先问同学们,前两联的景都写了那些景?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第二个问题是:后两联的情又表现了那些情?这是根据文学鉴赏应体会作品深层内蕴这一要求设计的,其目的是由景物逐渐深入到人事。然后接着问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那么“悲秋”的根本是什么?以及在你们心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让学生
之间相互讨论,加强了学生参与、投入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本节课重点是了解诗中景与情的关系,由于采用了吟诵与讲析点拨和讨论的目标教学法,学生通过诵读讨论,在教师引导启发下,都能顺利地得出结论,并记在心里。 (四)本节课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课堂上教师通过反复讲析,并联系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不大费劲即可攻破难点。 (五)不足之处,上课不够放得开,一开始有点紧张。三 说学生活动情况 (一)教学中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积极参与,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二)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朗诵、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理解记忆深刻。不断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杜甫的理解。四、 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 (一)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是顺理成章的。没有遇到学生思维的障碍,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有讲有练,基本上都能完成当堂目标测评。 (二)各环节时间分配与预计不大符合,前松后紧,例如介绍杜甫生平,本来估计5分钟,却实际用了8分钟。 (三)本节课结束后,发现板书内容多,重点不醒目。教师语言有些地方重复较多,不够简练准确。 《登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是可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感觉是比较顺手的,学生表现反映是满意的。下次讲授这节课时,大体上可以不动,仅需在几个方面稍加注意改进:1、教师进一步熟悉教材教案,语言要简练确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2、课堂结构各个环节时间分配,课堂前半段要紧凑一些,后边稍微加强,克服拖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