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无穷的形象》案例分析反思王小倩一、教材分析《变幻无穷的形象》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14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变化人物形象的规律,屈于造型?表现领域,同时又涉及设计?应用领域。本课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课件的运用,启发学生发现变化人物形象的规律,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相应的美术技能,从而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京剧脸谱和毕加索等艺术大师作品不同的艺术特点,学习人物脸部夸张变形的方法,设计变换、有趣、美丽的形象。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大师夸张变形和中国传统的戏剧脸谱的装饰方法,通过交流、评价,确立自己喜欢的设计人物形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艺术各种美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感受创造的乐趣。三、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发现变换人物形象的方法。2、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四、教学难点:有效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关键词:人文多元、现代媒体、启发教学、机智应变、角色转变、合作探究、科学评价情境一:设计文字游戏,初识“变幻”含义教师:我自信同学们对“变幻的形象”这一字眼一定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就而带微笑,影响学生跟我一起放松心情。我拿起粉笔,工整地书写“22幻无穷”o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填字游戏,看一张神奇的脸,然后
根据它的本领填出词中缺少的字。同学们好奇中带着期待,什么样的脸可以代表一个词?薛老师总是在美术课中借机训练我们的语文水平。我打开课件:大屏幕出现像川剧变脸效果的京剧脸谱。同学们兴奋的看着大屏幕,我观察着他们表情的变化:显然经过认真的观察,他们己经发现了画而与那个所缺字间的关系。高高的举起小手大声告诉我:“变幻无穷。”我满意的说到:“你们真聪明写清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评析:新的《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美术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和。那么信息技术在这方而起到了重要作用,伴着直观的画而,使学生容易抓住画面和词汇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因为本来美学和文学就是息息相通的。】情境二:引导发现,探究变幻形象的方法这些美伦美幻的京剧脸谱全世界人为他着迷,它美在哪里呢?有的说它在脸上画了图案;有的说它的颜色漂亮,在我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感到很满意时,一只小手又高举起来问:“老师为什么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关羽的脸谱是红色的?”此时,我虽然感到有些突然,但是,我迅速反应,这是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投入的一个表现,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肯定他:“你想的真对,老师正想告诉大家:中国的艺术家真是聪明,他们不光用丰富的色彩装饰脸谱,还利用不同的色彩来区别人物的性格特征,口色代表奸诈、红色代表正义……。”我借机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课件:“大家看后羿的脸谱就是红色的,你发现他的图案还有什么特点吗?如果你为孙悟空设计脸谱,打算画什么图案呢?”我的启发促成了与学生心灵上的感应,我们都感受到了彼此的默契。我自信,平等的姿态、友好的交流一定会换来学生们对我的喜爱。【评析:在课上常常会出现“突发事件”,教师要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艺术的语言来应变。在此“突发事件”中,我认为涉及师生关系转变的问题,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再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会促使我们更多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领学生愉快的学习知识。教师角色的转变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慕本的条件。学生爱老师,就爱学习,老师爱学生,就肯付出,而双方共同得到的是“愉悦”和“进步”】情境三:合作探究,发现大师独特技法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被世人称为艺术魔术师,他笔下的人物怪怪的,大家请看。我打开下一组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同学们一看见大屏幕上的人物,就发出“哇”
的惊呼,然后翘起嘴角笑起来,渐渐的小小的眉头皱起来。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些小怪人,但是又一时找不到其中变形的玄机。所以我说到:“大家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吧。”果然,在他们迫不及待的交流后,我见到了学生激动的面容和高举的小手:“她的脸上有正脸还有侧脸我听了心中暗自高兴,嘴上却说:“呕?是吗?”说着我继续点击鼠标,大屏幕上的“镜前少女”正脸轮廓在闪动、侧脸轮廓又在闪动:“同学们太棒了,发现了大师变形的方法:将不同角度的脸重叠,形成怪诞又有趣的形象。”【评析: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不能浮于表而、生搬硬套。教师要随时掌控课堂的动向,在发现问题不能在学生中普遍性的解决时,安排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互相启迪智慧,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进了教学进程。所以说,“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如果在课上为了讨论而讨论是会起到反作用的,让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真正服务于课堂吧!】情境四:示范中交流,突破难点我将电脑切换到实物投影,分别将一个半正脸造型、一个侧脸造型、一个完整的正脸造型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说到:“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谁来作小毕加索用其中的造型来摆出变形人?”一个最先举手的同学自信满满的走到前摆出了造型(选用了一个半正脸造型和一个侧脸造型),我提前预想到的问题出现了。我没有马上评价学生的作品,而是要求:“老师也想来摆一摆。”学生们很兴奋,兴趣盎然。我先摆下一个完整的正脸造型,然后再把一个侧脸造型摆在上而,同学们恍然大悟,此时,教室里有两个人之间会心的一笑,猜到是谁了吗?【评析:虽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课件的提示,己经使学生发现了多角度重叠的变形规律,但这个技法仍然是同学们在创作时的难点。我确定利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学生的台前参与与教师的演示相结合,促成了在探索知识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合作,但前提是: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演示的时机和内容,坚定的把握课的精华所在。】情境五:创设音画氛围,协助学生创作我打开最后一个课件场景:多幅美术作品伴着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只见同学们在饶有兴趣的画着、做着,时而看着眼前流动的画而,好象又被触动到了新的创作灵感。我边观察,边走到学生面前,有的需要帮助;有的需要提醒;有的需要肯定,我在巡视中,期待着见到学生们的作品。
【评析:美术与音乐同屈艺术,二者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你看到过在美术课上快乐得情不自禁的轻哼音乐的学生吗?我经常看到,我总会因为知道音美二者间的关系而体谅学生,把“批评”变为“提醒”O那么,如果我们适时的在美术课上主动放上一会儿优美的乐曲,是会对美术课产生积极的影响的。】情境六:办画展、促兴趣“抽象作品展”开始了,每个同学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期待。我像一个儿童节冃主持人一样说道:“先请小作者向大家介绍你作品的名字吧!”话音未落,便听到及不可待的声音:“葫芦大王、太阳神、千里眼……”教室里的笑声越来越多,我也忍不住和孩子们一起笑起来。看着他们的作品,听着他们起的恰当有趣的名字,我这个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他们活跃的思维和所特有的创造力。“好,我们分组投票吧,为你感到最有趣的作品投上公正的一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获得第一名的是并列……获得第二名的又是并列……其他同学获得优秀奖。”【评析:我几乎在每节美术课上都要求学生为作品起出恰当、有趣或优美的名字,一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作品创意的进一步表达;二还可以促进学生形彖思维与概括能力的提高,这还是一个缩短学生自我评价时间的有效方法,从而也大大减少了拖堂的几率。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明显感觉到学生所起画的名字越来越恰当、越来越精练。】教学反思:我和我的学生们总能在美术课上收获知识和快乐,这都原自于每一次的充分备课。这节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变幻无穷的形象》一课。从重难点的确定到课件的制作,都本着“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通过欣赏、交流和教师的合理演示,让学生更容易更直接的学会相应的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技能,并能在作业的创作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运用。课件中丰富的相关题材,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老师的鼓励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创作练习中,进行了大胆的人物形象的创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学生也从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增加了多元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