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教版必修三《石头城》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粤教版必修三《石头城》word教案

ID:1131702

大小:0 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粤教版必修三《石头城》word教案 一、课前热身:1、注音:夜深还过女墙来(      )2、文学常识:《石头城》是     创作的一首七言      ,借       景象,寄托            的感慨。 刘禹锡  绝句  石头城的萧条  国运衰微3、诗文诵读①《陋室铭》(唐,刘禹锡)(初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初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二、整体感知:分析本诗的写作手法。(1)句句写景,景中寓情,言外见意。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2)借月抒怀,哲理与事情融为一体。寄寓诗人对山川萧条、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3)借古讽今,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4)拟人,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形象、引人遐想。 写出江潮有意,旧月多情,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的感慨。【小结】咏史诗:1、定义: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2、特点: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感触,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3、题材:常见的有勾践灭吴、项羽自刎、昭君出塞、赤壁之战、李杨(贵妃)爱情等。诗中咏叹较多的历史地点有赤壁、金陵等,杜甫常咏赞署相诸葛亮以抒发自己忠君爱国之情。4、常见思想感情:①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感慨岁月悠忽变幻②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当朝者或讽谏世人③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5、主要手法①借古讽(伤)今(李商隐《贾生》)②今昔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③以景衬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④用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6、分类:咏史诗可分为“以诗论史”、“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四种。 “以诗论史”:就是在概括史实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褒贬评论。如杜牧和王安石同题诗《题吴江亭》。“怀古伤今”:指登临游览历史遗迹时触发出盛衰无偿、物是人非的感慨,此类诗多写于社会动乱、民族危亡之时,长于情景交融。例如《石头城》。“借古讽今”:是指对社会政治有所不满,借剖析史实抨击封建统治者,此类诗长于精辟议论,如杜牧《过华清宫》。“借古抒怀”:指借叙写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抒发愤懑,感慨自身的不幸遭遇,如李商隐的《贾生》。7、鉴赏方法:①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三、延伸拓展:【高考真题】1、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乌衣巷   (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    (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燕子 兴亡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用典,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拟人)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赏析】刘禹锡《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灸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象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赏析】吴激,这个大才子是一个地道的标题党。良辰美景,却是耐何天、伤怀日。此词中,满是别愁离恨,字字带血。全词如下:史料记载,吴激(1090——1142),南宋未年人士,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人,今福建省建瓯县。父吴栻官至宰相。著名画家米芾的女婿。奉命出使金国,因其才华出众,被留滞,官至金国翰林待制。因其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身世,写下这首流传广泛的《人月圆》。这首词,现在看来可以说是更像一首广泛流传的一支流行歌词,典故熟谂,朗朗上口,无生疏之感。词中南朝那些伤心事儿、候门的荒烟蔓草,流落天涯的哀伤,感时事之纷乱、处境之否泰,无一字不表其情也苦、其境也哀。这首词的起源于一个故事,吴激被留金国后,在金国张侍御一次宴会上,见一侍酒歌伎神情黯然,一问之下,得知是宋朝流亡的宫姬。他国遇故人,在这个场景下,是多么凄怆。于是应景而作此词。全词主要引用下几个典故。“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典出唐代诗人杜牧就此事有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的出处是陈后主和他的《玉树后庭花》一诗。陈后主是一个出色的文人,却是一个亡国的昏君。整日家沉迷于脂粉堆中,作词谱曲浪掷光阴,全不过问国事,宠爱贵妃张丽华,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谱《玉树后庭花》一首,“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时人认为“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为不祥之音,一语为谶,长江天险没有挽救陈后主的命运,不久,花落人亡两不知。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由唐代刘禹锡的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化来。王谢,指王导和谢安。王导,东晋望族,官至宰辅,为三朝元老;谢安,东晋重臣。王谢家族声势显赫其声望延续三百余年,史上不多见,堪为权势富贵的代表。如今光阴变迁,事事人非,往昔时堂前欢歌笑语的燕子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全句慨叹浮华富贵,都是一场黄粱美梦,抚古思今,盛极必衰,耐人品味。唐.沉既济《枕中记》有言:“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人生之适,亦如是耳!”,为黄梁梦出处。“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世人少解。在下认为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雪肤花貌参差是”。而词中之典皆为唐句。《长恨歌》描写的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悲剧,亦有亡国之音。安史之乱中,浓情蜜意,良辰美景,过眼云烟一般,如雪肌肤,倾城之貌都化为马嵬坡下的尘土而已。一闪念间,这前尘旧梦清晰如昨。“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语出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唐诗人乐天先生做此诗时,正值被贬江州司马之时,偶遇落魄京城歌女,同病相怜,最为伤怀。而吴激巧遇宋朝宫姬,两人都为沦落天涯之人,都在承受流离失所之痛、身世零落之苦,“同是天涯”一语,怜君更怜己!全词风韵舒婉,借古人之典故,浇心中忧国思家之块磊,慨命运之多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拿来主义”,引喻中的佳作,字字见典,不生僻诲涩,切中其旨,同中有异,浑成天然,会学不如会用的,可借鉴。【赏析】鉴赏:[一]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相传燕子这时从南方飞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相传燕子在这个时候回南方去。[二]喃喃:燕子的叫声。劫劫:犹“汲汲”。韩愈《贞曜先生暮志铭》:“人皆劫劫,我独有余。”[三]王谢:代指高门贵族。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四]乌衣巷:在金陵城内,是王、谢等两家豪门贵族聚居的地方。刘禹锡《乌衣巷》诗:“乌衣巷口夕阳斜。”[五]“兴,多见些”二句:言见多听腻了豪门大族的沉浮兴亡故事。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燕子春来秋去,寒时搬走,热时飞回,唧唧喳喳忙个不停.有时落于王府华弟,有时歇于寻常巷陌.看朝代兴荣时多,亡时也多。 本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2、(xx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分析:怀古诗中的写景是为了抒情,最常用的手法是“对比”,以达到或借古讽今,或感叹兴衰等目的。这两首诗,分别从“惟此”和“惟有”看出对比的手法。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做此题时固然要学会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但若考生不了解华清宫的有关背景,恐怕也很难理解透作者在诗中的感情。华清宫即中国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知道这一背景,再读这二首诗,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出来了。第一首诗通过对华清宫外“飞雪暗云”的寒冷天气与宫内“绿树碧檐”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再通过“无人知道外边寒”的控诉,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封建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对唐明皇在华清宫游乐歌舞,不理国事,导致安史之乱的史实的吟咏,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赏析】《全唐诗》所录吴融《华清宫》诗分作两组,一组二首,另一组四首。这是《华清宫二首》的第一首。华清宫是与唐云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吴融的这首《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杜牧诗有某些类似之处,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旋”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华清宫地下温泉喷涌,地上宫殿金碧辉煌,禁墙高筑,能够遮风御寒,因此宫中温度较高,树木常年青绿。这里的“绿树”代表了宫中大自然造物者与宫外的不同,“碧帘”则反映出宫中主人生活的奢靡。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诗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连自然界物候的变迁、冬天的到来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够知道“寒冷”呢?一国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够对国事明察秋毫、对人民的苦乐谨记心上呢?这样的昏庸之辈,为安禄山野心的萌生、壮大自觉与不自觉地提供土壤。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夸张的成功运用也成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赏析:李约《过华清宫》赏析: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