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解李商隐千古谜诗——《锦瑟》作者:玉树迎风一篇锦瑟解人难!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是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自此诗诞生一千一百多年以来,它就一直是一个难于破解的谜。一方面,《锦瑟》佳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另一方面《锦瑟》内蕴朦胧多意,晦涩难解。诚如梁启超所称,《锦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又如王士禛所言,“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①。因而元好问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②。注①:李商隐被后人称为“獭祭鱼”,獭祭鱼,最早出现於《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渔货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后人用此故事将李商隐作诗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的特点形象地刻划了出来。注②:“作郑笺”指能做出正确的解释。一、思辩篇26
(一)、《锦瑟》诗文及其中用典注释锦 瑟[唐]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本诗用典注释:1.“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一觉醒来,弄不清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这个故事本来是庄周用来表达自己那种逍遥无为的思想的。2.“望帝啼鹃”这一典故是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魂化杜鹃,夜夜哀啼,其声凄惨欲绝。3.“沧海珠泪”句亦是借用典故。《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诗句将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眼泪四个意象放到一起来写,让人既感到朦胧迷离,又感到凄惨冷清。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凄冷的美。26
4.“蓝田暖玉”句用典源于《长安志》,书云:“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二)、对历代较为典型解读观点的点评宋代以来对此诗的解读从未间断,至今有人已经列出近十种解读或说法,具体内容可参见《李商隐〈锦瑟〉被视诗中之谜有梦的特征》。有认为是悼亡诗的、有认为是咏物(瑟)托志诗的、有认为是伤已命运诗的,有认为是诗集总序论的,……,不一而足,可谓“琳琅满目”。首先,此诗不是悼亡诗有一种较为被前人认同的观点认为此诗为李商隐悼念亡妻的诗句,理由是从“锦瑟无端五十弦”诗句中找到的,“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二十五年而殁也”;另有,程梦星曰:“夫妇琴瑟之喻,经史历有陈言,以此发端,无非假借。诗之词旨,盖以锦瑟之弦柱实繁多且多,夫妇伉俪历有年所,怀人睹物,触绪兴思。”笔者认为,李商隐并非没有写过悼念亡妻诗句,如《26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可以看出上面这首五言诗句中悼亡意味浓重而直接,根本未用晦涩语言及以典陈事方式来抒情。以人之常情推之,悼亡多会因悲痛而直抒胸意、何累诗人如此反复用典、婉转晦涩表达心情?!世人身处最悲、喜之时,表述用语直白更能表达感情、渲染气氛、引发共鸣。悲伤时反复用典抒情,只能被人误认为是故弄玄虚、矫情造作。将《锦瑟》作为悼亡诗处理于情、于理皆不合适,因而此诗不可能是悼亡诗。其次,“真瑟乐声说”不靠谱宋代诗人黄庭坚、苏轼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托志诗,物就是瑟,志即诗人对于音乐的见解,从乐器进而论乐音,是诗的主旨。《缃素杂记》中说:“黄朝英曰: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按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注:“瑰迈奇古”为美丽而超逸、奇特而古朴之意。)笔者并不认可上述观点:其一,对于乐器演奏的描写,比李商隐略早的白居易《琵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26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是多么形象的动作描写、多么动人的音韵类比啊!而揣测本诗以“庄生梦蝶”、“望帝托鹃”等历史典故来描写音韵、旋律,却为史所未见,其效果定然很差,相信读者都会有此感觉。李商隐作为一代名家岂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后人为解此诗而牵强附会、胡推乱凑可见一斑!其二,本诗第二句作者直接点到“一弦一柱思华年”,那么接下来颔联、腹联几句定是用于对以往人生华年的描述了,怎么可能是在描写乐工拔瑟的情景呢!?其三,本诗的关键语句在于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通过前面六句的铺垫和陈述,尾联进行了概括总结,应是全诗的精华和“诗眼”所在,其分量和意义非同小可!尾联中“情”、“惘”、“忆”三字又是本诗关键中的关键!它点明了“情”因“惘”而成“忆”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与思想脉络,具有唯物主义的光芒。尾联明确地提示本诗所述的内容为“情”!如此重要和关键的字词却被黄、苏等人漠然视之!作为任何一个诗词作家,都应当明白诗的尾联对于全诗的重要性——乃是“画龙点睛”之处。因此笔者简直怀疑此说可能并非真出于苏、黄二人之口吧?简评,此种解说很幼稚、很低级。再次,“伤已生平论”有缺陷除以上两种观点外,“伤已生平论”是第三种26
较为被人接受的解读观点。此观点认为,“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颔腹二联,即承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迷’字。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杜鹃即作者之诗魂;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珠之意。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近之则无。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笔者认为此论最明显的缺陷在于对前面三联的解读与尾联诗意存在突出的矛盾。如果诗人是在因瑟音而伤已“生平”境遇,那么在诗中最重要的尾联为何会突兀用到“此情”两字,“生平”与“此情”两词在意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将“生平”往事与“此情”混于一诗,会使语意错杂紊乱、突兀难解。诗人作为文字高手断然不会犯如此低级之错误,那么要错只能是怪此类解读者又在牵强附会解释本诗了;此论另一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是26
在对颔、腹二联解释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又在借用“真瑟乐声说”中瑟音意象推断理论以图通过抽象曲解来蒙混过关,如“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如幻…,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而笔者认为,李商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他无愧于别人对其“獭祭鱼”的称号,诗篇创作中用典潜词极为考究,可谓是字斟句酌,绝对不会胡乱用错一字一词,更不会空耗两联二十八个字仅是为了让人抽象去理解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这不是一个诗词高手的“作派”!对于李商隐潜词用字之严密,从笔者下文对本诗中为何选用“蓝田”一词的阐释中就可见著一斑。总而言之,此种解读不过关。第四、“诗集总序论(或艺术总结说)”难服人首创《锦瑟》为“义山诗集总序论”者是清人程湘衡。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云:“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余初亦颇喜其说之新,然义山诗三卷,出于后人掇拾,非自定,则程说固无据也。”近代钱钟书对此说甚加赞许,并对《锦瑟》诗作为李诗“诗集总序论”进行了一番论证。在其《谈艺录》中评述道“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余窃喜程说与鄙见有合,采其旨而终条理之也可。”钱钟书观点中的精髓为:他认为《锦瑟》与描绘诗文创作构思有关,首联借“锦瑟”器物发兴,颈联言创作之“神思”,腹联言诗成之“体性”,尾联言“前尘回首,怅触万端,……,乃与26
首二句呼应作结”。具体对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钱先生的理解是“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对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钱先生的理解是此联“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犹司空图之形容《诗品》也”。笔者以为此说漏洞颇多。其一,《锦瑟》诗列为李商隐诗集首篇为后人所为,不能认定为李商隐欲以此诗来总结生平诗歌创作理念之说。清人纪昀曾批:“因偶列卷首,故宋人纷纷穿凿。遗山论诗绝句,遂独拈此首为论端”;清人何焯也谈到“余初亦颇喜其说之新,然义山诗三卷,出于后人掇拾,非自定,则程说固无据也”;更重要的是钱钟书自己也说“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以上各家之说足见无确定证据可证明是李商隐自己将《锦瑟》诗列为其诗集的首篇,由此而推出“诗集总序说”更是无稽之谈;其二,李商隐以《锦瑟》诗来总结自己一生的诗文成就,此说本身就太过牵强。李商隐最拿手的是姘文写作,他早年师从令狐楚学的就是姘文,一生以大量姘文写作混迹于各幕府,写诗只是“副业”。人生最后以一首小诗来总结自己的文学艺术成就,笔者感觉可能性不大;第三,假设本说成立,从腹联如珠、如玉的比拟中可看出充满了李商隐对自己诗文艺术成就的自夸之辞。因不幸被牵扯入“牛李”党争之中,屡遭排挤、仕途无望,无奈成为一位落魄文人,为求生、半生流落于各幕府之中,靠帮别人26
写公文混口饭吃,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可言,也谈不上有任何社会影响力可言,在当时他的诗根本不被唐人所看重,唐一代根本没有他这号“出名”的诗人。一般而言,成功者乐于总结经验,失败者善于总结教训。在当时情况下,一个没有成就感的落魄文人“跳出来”总结自己的艺术创作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让人想象和相信的事。他之所以出名,是在宋代其诗作被人欣赏、挖掘、整理之后成名的,可这些都是身后之事了。在这之后又成立了“西昆”诗派专门模仿他的写作风格,本文不再赘述。所以认为他在生前就作序自诩其艺术成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李商隐也不是那种喜欢显摆、自耀的人。笔者实在搞不清持此论者是在夸其文采飞扬呢,还是在贬其好自夸、卖弄呢。如果非要说《锦瑟》诗总结了些什么的话,笔者想想那就只有诗人对其失落的情感历程进行了反省、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笔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相依赖,对此诗所做出的任何解读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状况而空说乱议。二、解读篇(三)、对李商隐诗作创作特点及《锦瑟》诗写作意境的分析1、此诗之所以成为谜诗,与李诗创作特点有关李商隐诗作的创作特点:⑴、26
李诗向来用语潜词跨度较大、意象表达呈现跳跃式排列,有时每一诗句均为一个独立场景,只有通过细致揣摩才能明了其中的关联。如本诗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又如《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等句都有上述艺术特色;⑵、比兴手法也给人“常用常新”之感,如“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以物类情,极为生动感人;⑶、诗文多语意晦涩、朦胧之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等诗句,难以准确解读诗人言出此语原因为何。而《锦瑟》诗又是李诗中最为出色之作,词藻华美、用典层叠、意象跳跃、内涵深隐,更是将上述艺术特色发挥至极致,就益发使人感到诗意扑朔迷离、难以解读。2、对李商隐诗文创作中用典手法分析及介绍解读《锦瑟》诗的意境分析法诗歌发展到晚唐李商隐时期,诗句行文用语已经是在拆诗、拆史、拆经、拆典,使得整个诗词创作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熔炼状态,出现了近乎疯狂的隐篇、秀句现象。本诗用典较多、诗中有四处用典言事,各典故意涵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由此导致前后句释义连贯不通,26
使后人对整体诗意的解读歧义不断。典故间既非声、味、触感的横向应和,也非心物的纵向应和,而是借用典故自身储存的张力,奇思巧构、包蕴密藏,将语言的隐喻性发挥到极致。解释此诗,文学造诣较浅者往往流于只是觉得词语华美、却看不懂诗语所表何意;而博古通今者又极易陷入对李商隐所用典故内涵的穷究解释中不能自拔。往往表现为以自身对此诗整体意境的推想为基调、拼命地对“庄生梦蝶”、“望帝托鹃”等典故进行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推演解释。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不足取信,由此形成的解读观更是误人误已。李商隐常常用典言事,但他用典非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即是“玩”典。常是用典不用其意、意在旁敲侧击。他戏弄了正常的阐释习惯,典故内涵意义的边沿被悄然“外移”,也即典故本身之意往往并不是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能在多大程度上领会诗人字句的内涵及真意,取决于读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与诗人生活在同一种状态下,分享同一种语境体验;或者至少能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到诗人所处的生活情境,方可与诗人分享这一诗中语言意境。只有当读者的个人情感体验与诗句意象相类似时,一种“共鸣”就会如洪流一般诱导读者去理解这如谜一般的诗句。与此同时诗句也会穿越历史时空,导引读者情绪进一步26
深化、漫延,使读者在品读诗句、倾听这位千年诗魂诉说的同时,自身情绪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渲泻,表现为一脉真情在千年间来回穿梭、反复激荡而不显时空差异感。因此没有境界的趋同与深情的揣摩,一般情况下很难理解到他用典的真实意旨所在。在《锦瑟》诗中,李商隐用他的多情、智慧和才学同我们这些古往今来研究他的学究们开了个大玩笑。那他又是为何喜欢“玩”典呢?3、浅析李商隐为何乐于“玩”典笔者认为李商隐之所以“玩”典,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⑴、唐末官场腐败、党争日盛,李商隐一不小心被卷入党争漩涡,空有一身才学而无用武之地,只能长期混迹于地方大员幕府之中从事公文(即骈文)写作。一生仕途不顺压抑和摧毁了诗人原本期望“蟾宫折桂、出仕入相”的人生理想,造就了他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的性格倾向,更催生出其“多姿多彩”、复杂的私人情感生活,“玩”典可以说是其心理压力在写作方面的一种渲泻,形成其在文学写作中的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穿越另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这是促成了他“玩”典的主观因素;⑵、当时骈文写作盛行引经据典、用典言事,聪颖好学的李商隐于公事写作中不断积累典故知识及用典经验,因善于用典,被后人称为“獭祭鱼”,亦绝非浪得虚名。各类典故如何正用、反用、拆用,早为其所熟捻于心,可以说“把玩”典故,对他来说几近于“大厨烹小鲜”,这样他具备了“玩”典的客观条件;⑶、后文会谈到他有不被主流社会认同的、复杂“多彩”的私人情感世界,是逼迫诗人在诗文创作中注重真情隐喻的最重要趋动力,而“玩”典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26
其实李商隐的许多诗作,尤其是那些无题诗,本来就是诗人只想写给自己看的、类似于私密日记的“个人小札”,写这些诗的本意就不是为了流传社会、为大众欣赏和理解。“玩”典的一个真实功能就是为了实现“私密保护”,通俗讲,就是类似于现今给重要文档加了“密码锁”;“玩”典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别人不好懂、不易懂、不能懂,所以我们读他的许多诗句就如同猜谜、如堕五里雾中。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种典故“玩”法,居然催生出了中国古代的“西昆”诗派,真是让人不胜唏嘘、感叹啊——玩也能玩出成就来!4、这倒底是一首什么诗清代名家纪晓岚曾评说此诗,“以‘思华年’领起,以‘此情’二字总承,盖始有所欢,中有所阻,故追忆之而作”。笔者深以为然,很是赞同他的观点。笔者始终认为对诗词的解释必须忠于诗人原来的意旨,而不可肆意推演。对于本诗的把握,关键之处就在于诗人尾联中用的“此情”二字了。笔者也不卖关子了,它就是一首情诗:首联以物(锦瑟)思情起兴;颔联、腹联忆述情事梗概;尾联抒发诗人“此情不渝”的人生感慨。后人凡是认为本诗不是情诗的,笔者以为均不足取,均有违诗人的本意。5、《锦瑟》诗写作意境初探通过反复揣摩,笔者对本诗写作意境首先做出如下大胆推测:推测(一):可能诗中主人公所恋之人是一位“不可”相26
恋之人。个人推测“她”的身份不是一位有夫之妇、就是别人的歌伎之类;也可能是一位与作者门第极不相配的、身处豪门大家的闺秀;或者是认为他恋上了一位女道士“宋华阳”。总之,从诗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恋情自始存在着重大的阻碍和不确定性;推测(二):可能诗中主人公当时已处于一种不适合发生恋情、但新恋情却不期而至的情形下。个人认为这也有可能是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一段婚外情。为了防止外人揣测其真实诗意及由此引发可能的、对诗中的“他”和“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诗人创作时处于一种既想表明感情一抒胸臆、又要在潜词用语上极其小心的“尴尬”境地,由此可推导出其只能以行文隐蕴晦涩、意境曲折深微方式来表达感情了。聪明的诗人以他高超的文字功夫,通过反复用典对他们之间较为“复杂”情感历程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委婉的表达和描述。这才是诗中反复用典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不好直说啊,只能绕着“圈”说了!因此本诗反复用典并不是诗人为了自夸“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卖弄学识,而是在确实不好直接表白这一不被常人认可情感的情况下,下意识采取的、逼不得已的做法,其苦心溢于言表啊!请读者跟着笔者的思路来看一看李商隐他倒底想说些啥意思吧。26
(四)、对《锦瑟》诗句意涵的解读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释义:多情的我思念起往日的情感,一桩一件仍历历在目,不甚感慨。“锦瑟”在这里仅是作诗起兴之笔,也可认为是眼前的锦瑟勾起了作者的万端情思。自古以来,琴瑟和谐。诗人以“瑟”喻“琴”——并由“琴”字通假“情”字。汉之前的瑟为五十弦,唐代的瑟已为二十五弦,而诗中“瑟”却为五十弦,以“多弦”隐喻“多情”之意。“多情”吗,其实是指在自认为不应该生情的时间或地方,诗人却有了情、并用了情。人之为人,情感之复杂、突发,有时真是难以厘清和预料。这也正是诗人因情而惘、因惘而忆,百思不解的根源所在。“一弦一柱”应理解为情事发展历程中一桩一件的具体事件或美好回忆。本句先解释到这里,且往下看,接下来在后面还将有更精彩补充解读等着你。瑟弦变迁史:《汉书郊祀志》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释义:往昔时偶然爱上一位心仪的女子,她也曾送给我信物为证,使我坚信我们心意相通,爱意缠绵。“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中,“庄生”喻指李商隐本人;“晓”喻指往昔时、过早之时;“迷”字为本句关键字眼!“迷”为爱上26
、迷恋之意;“蝴蝶”自然喻指一位让他心仪的女生。呵呵!“梦”字也有深意在其中,寓托着诗人对以往“抓不住”恋情的愁苦心情,感叹往昔情事是如此的刻骨铭心、难以释怀;又是如此的虚幻缥缈、无法追寻。释义本用典语句,核心一点是切不要深究典故的本意,只以字面意象进行故事情节推导即可!让我们接着看他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吧。“望帝”在典故中指一位古代男性帝王,这里应是喻指他心目中的那个让其魂牵梦萦的“她”;“托杜鹃”喻指曾经有定情信物相交送,“杜鹃”在这里就不能简单理解为鸟儿了;“春心”则又是本句关键字眼,很显然女方通过信物表达了自己爱慕李商隐的一片真情!在解释本句时如不能把“望帝”认知为作者所指的情人,则直接导致对本句及全诗的意思把握出现严重偏差!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对全诗的解读引向诗人“自伤生平说”方向,形成本诗前六句为自伤生平、而尾联却在言“恋情”的、前后矛盾的解读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全诗意境是统一的,全诗语意脉络是一以贯之的,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在阐释全诗的大方向上误入歧途。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释义:(然而由于种种阻碍与牵绊,我们未能进一步发展关系。)我知道她定然在夜深人静时每每流泪惋惜这段感情;而多情的我,也是久久不能忘怀这段难得的真情,经常每日长时间26
呆坐在那里思念我心中的“她”,回想那美好而短暂的相处时光!要较为准确把握本句意涵,首先断句要准。不能断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应该断为:沧海--月--明珠有泪。顺此规律,下一句也应该断为:蓝田--日--暖玉生烟;“月”指月夜、夜晚;“明珠有泪”指恋人因分手而悲痛之状,“明珠”自然是“宝贝”了,当然是指心仪之人;“日”直接与上文中的“月”字相对应,可解释为白天、或整天;“暖玉生烟”中的“暖玉”一方面喻指诗人自己是一个温情之人,对这段情感用情也是至纯至洁以似玉,以至温情脉脉、“流淌”不息;另一方面呢,诗人早年修道于“玉阳山”、他喜欢的故乡叫“玉溪”、他为自己取别号“玉溪生”、并以“玉溪”命名他的诗集,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李商隐一生是非常爱“玉”的,他的诗文中用了大量的“玉”词,如“玉池、玉盘、玉京、玉殿、玉楼、玉撵、玉山、玉水、玉女、玉郎…”,以“暖玉”自比自称也是很自然的;而“生烟”喻指分手后思情愁绪漫延不散,久久缠绕不断之状,古语云,“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真是:沧海点滴情人泪,桑田变迁摧人悲。特别须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本联中“沧海”、“蓝田”二词的选取,是经过作者反复斟酌的,也是本诗的一大特色——分拆隐喻。其意在于暗示“沧海桑田”,用以感时光流逝、叹物是人非。所以诗人选用了一“海”一“田”26
为此二句之首词。在对本句的最初解析中,笔者开始将“沧海”、“蓝田”推解为“海誓山盟”。因“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蓝田就是蓝田山啊!以海誓山盟来喻比情人之恋也是通顺的。但一个问题出现了,史上有关“山”的典故很多,如巫山云雨等,被称为“獭祭鱼”的用典高手李商隐为何偏偏用了“蓝田”二字?是因为蓝田山有玉呢、还是诗人有其他考虑啊?!依托前文对李商隐“玩”典创作风格的分析,笔者认为他是想用“田”字,以“蓝田”而隐喻“桑田”,故意避开了“山”字。因为他想说的是“沧海桑田”啊,用以喻指人事已变迁、而情怀仍不移不改之深意!只有“沧海桑田”一词才能有此番表达,而“海誓山盟”一词根本没有如此丰富的意象和内涵。由此就可从一个侧面看出诗人在潜词造句上功力是何等深厚。让我们感叹的是,他又是如何从故文堆中找出“蓝田暖玉”一典的!真是一词一字斟酌再三、费尽心力啊。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释义:现在想来,这段感情是完全可以保留并发展下来的,可是我们当时却想不清楚该如何办、也因此未采取有力措施对它(指感情)加以保护,而让它随风而逝成为一段让人终生遗憾的回忆!26
本联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经常被用来表达对情感失落的感怀之用。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句还是比较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把握的。反推之,如果本诗不是情诗的话,则意味着千年以来我们大家对此句的理解都错了!须注意“此情可待”中的“可待”一词,是“可挽留”和“可期待”之意,切不可理解为“可等待”。本联二句之间存在倒装情况,强化了诗句颂读的韵律美,足见诗人的高深艺术修为。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只是(由于)当时已惘然,(才造成)此情(虽)可(期)待(却未能挽留住而)成追忆”!诗人愁怅、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虽然诗人真情在全诗中藏头露尾了多时,但在尾联终于按捺不住多年压抑的激动情绪,感情汹涌、喷薄而出!将全诗意韵一下子推向了高潮,它真是一曲千古绝响的恋情之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穿越千年、却在耳边,激荡出多少痴男怨女的愁绪与泪花啊!朴实无华、真情流露、无限叹惋的尾联,终成为了千古流传、永盛不衰的佳句!人们可能会因全诗繁杂用典而忘记前面三联的华美词藻,但妇孺老幼却皆会记忆和吟颂这尾联一句,这正是“诗眼”的魅力所在!通过上面对全诗的简单系统解读,《锦瑟》诗并非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因用典堆砌较多而致意象繁杂、晦涩不清。细细想来,它可以用以下方程来表述:26
极艰难的恋情往事+极尴尬的抒情氛围+极深情的创作诗人+极高深的艺术功底=《锦瑟》诗。《锦瑟》是此四者的综合体,四者中缺一,则诗史上不会出现如此之佳作。三、争鸣篇笔者认为本解读观点成立与否存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对此作品定性为情诗是否适当;二是能否印证诗人确曾拥有诗中所述的“复杂”情感生活。对于“关键点一”,笔者已经通过“思辨篇”和“解读篇”进行了阐述;对于“关键点二”,笔者将通过“争鸣篇”加以浅述。(五)、从其他李商隐诗作看他的感情生活从诗人所创作的另外几首无题诗所描绘的情感意境,可印证诗人确实拥有较为“复杂”的情感生活。1、从《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看诗人的情感生活《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26
这首无题诗中“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一句描写了诗人与心仪之人于宴席间手势互动、心意交流的情景。好一个“身无彩凤双飞翼”,为何两情相悦却不能比翼双飞啊?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在一起呢?是不是笔者前面所推测的原因啊?那个“她”又是谁啊?这两首诗中的“她”是同一人吗?——一连串的问题,让人浮想联翩啊!虽无准确答案可释疑,不过此诗确实说明诗人有着多彩、隐密的恋情往事存在。2、从《无题》诗(飒飒东风细雨来)再看诗人的情感生活《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首无题诗颔联以“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作比,言“金锁”锁不住“香”入炉,“玉虎”看不住“水”上台,且两句中的“香”、“丝”,即谐音为“相思”,只用两句即将深闺女子不甘寂寞、博动的“春心”描绘的淋漓尽致;腹联更有特色,连续引用“贾氏偷香”、“宓妃留枕”两个古代女子僭越封建礼教的典故来描写诗中女主人公的心境,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诗文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离经叛道”的恋情故事;“贾氏偷香”指西晋人26
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宓妃留枕”指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无论上述典故中主人公结局幸与不幸,都反应出男女主人公勇于冲破固有封建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诗人在诗中对这种“越轨”精神和行动的歌颂、赞赏之情再次反映出他自身所经历着的尴尬恋情境遇。除了以上两首诗作,李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诗作品,如《碧城三首》中“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诗句,“很快黎明就要到了,我们又要分别了,若是太阳不再升起多好啊,我们就可以长相厮守了”,都是描写男女幽会的经典佳句,在此不再赘述。李商隐命运多舛,一生仕途不顺,基本处于“倒霉蛋”一类——“太阳转着照,但就是照不到他身上”。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却多姿多彩,悱恻缠绵。据传主要有三段情,一是与女道士宋华阳的仙梦恋爱,二是与柳枝姑娘的难圆情缘,三是与“无史夫人”的生死爱情。其中最刻骨铭心的是与女道士的恋情,最终因仙胎动气(怀孕)而结束,结局为诗人被召回长安,女道士被逐出山门。26
(六)、从《锦瑟》诗本身挖掘他的诗中深意从现在对李商隐一生解读的文献来看,他一生经历的女性较为复杂,对于《锦瑟》诗中所指女性则更是众说纷纭,无法进行确指。不过通过对《锦瑟》诗中一些字句深切揣摩,笔者大胆解读如下。从其用典惯于隐喻表达的手法来分析,对于“庄生梦蝶”一典,除了上面意涵解释之外,笔者感觉诗人在“庄生梦蝶”用典的背后,隐藏着不易被人察觉的深意,他可能确有所深指!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他是“獭祭鱼”啊!本诗构思之精巧、用语之隐含、创作之艰难,可以说冠绝李诗!对本诗研究越深越感觉本诗中的一字一词皆有深意,绝无随便撷取之字词!诗人早年曾经在玉阳山修道,并在修道时艳遇女道士宋华阳。此处用道家先辈庄生一典,其意旨并不简单啊!笔者隐约感觉他直接将本诗中的恋情指向了自己的“修道仙缘”这一经历,即与宋华阳的恋爱往事。对于以上观点,笔者提出以下两个辅助解读予以佐证:(1)、本诗中的“一弦一柱思华年”,人们往往将“华”、“年”两字连为一词进行认知,解释为繁华盛景的年代;在这里笔者提出不妨将此二字分开研读,即一弦一柱思“华”年。“华”是宋华阳名字中的“华”。此句自然而然将解释为:思念起当年与宋华阳相处的历历往事。(2)、中国繁体字“华”字为“華”26
,你细数其中,会发现有较为规整的五个“十”字在其内!由此“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五”、“十”两字都可能是有深意在其中的!并不简单是在指五十根瑟弦,而在暗指“华”字中有“五”个“十”字啊!以默念“华”字的解构来深深地思念着他心中刻骨铭心的恋人啊!世人皆认此诗为谜诗,还果然有字谜在其中啊。如是,那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一整句都在暗喻诗人自己在怀念着女道士宋华阳。那就让我们反过头来,重新以“宋华阳”为诗中女主人公对全诗再进行一次故事梗概叙述吧:看着你留下的锦瑟,怎能不让我思念起与你在一起的、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昔日年轻的我,在学道时却爱上了纯情的你,两情相悦、你送我锦瑟为念;世人可畏、礼教无情,生生的拆散了你我,我知道你必每每叹惋我是无情薄义郎;而我原以为顺从了世故,就会使你少受伤害;其实我又何尝舍得离你而去啊,离弃你是我一生难以承受的痛,它经常“爬出来”折磨我到无眠!如果那时我不糊涂,能誓死相随,我们俩个将是何等快乐的神仙眷侣啊!悔啊悔、恨啊恨!26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种另类解读,倘若李商隐此诗果是如是说,你是不是会感到他是如此一位情感内敛、用情深切、为文精致之人,而他的“修道仙缘”对其一生又是有着何等深刻的影响啊。当然笔者并不是李商隐,以上为文猜度成分很重、争鸣之余,权资一笑吧。有时躺在床上、仰望星空,心中不禁默想:笔者是否已经真正深入到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正确地解读了李商隐的名篇《锦瑟》啊?假设我已经正确解读了他的诗篇,倘若李商隐泉下有知,他会作何想啊?他是会欣然接受我的解读呢,还是千年之后仍有所愠意啊?然而无论如何,李商隐毕竟身怀奇才、生有奇情,并开创了仅属于他自己的文学写作技法——“玩”典,引无数古往今来的诗文研究者们“尽折腰”,其中不乏诗词名家、学者巨擘,笔者作为诗词研究领域的一名小卒,所阅极少,所知更少,为此文者,实在于抛砖引玉、争鸣百家!本文题目擅用“完解”二字,其确有哗众取宠之意,权当玩笑语耳。二O一三年一月三十日参考资料:1、《李商隐〈锦瑟〉被视诗中之谜有梦的特征》在线地址:26
http://culture.ifeng.com/poet/detail_2010_09/30/2683963_0.shtml;2、《李商隐诗《锦瑟》(人教版高一必修)》在线地址:http://www.ruiwen.com/news/43433.htm;3、《此情可待成追忆》在线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331481.htm;4、《古代诗词赏析·锦瑟[唐]李商隐》在线地址:http://www.ziyexing.cn/shici/xinshang/inf_04.htm;5、《李商隐的悼亡诗》在线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41811185?pid=3507255549&cid=0;6、《李商隐的悼亡诗》在线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205217&PostID=10948239;7、《锦瑟,是李商隐的情人》在线地址:http://blog.163.com/po_lomi@126/blog/static/10241922005521043570/;8、《以“语言游戏说”解读李商隐的建构与批评》在线地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74587/;9、《李商隐年谱》在线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396106959?see_lz=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