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秀端午节教案大全 范文一:端午节教案 主题二:端午节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 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 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 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 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 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 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 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四、说一说这次活动的收获。 五、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范文二:端午节教案 原汁原味过端午校本教案 日照第一小学三年级二班赵倩 课前准备 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节传统校本课。
好,在学习之前,我给大家提几个小要求。1我们以座位为标准自觉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内各成员要相互帮助。2课堂上当需要讨论时,小组讨论要轻轻地小声进行,全班讨论时,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要坐好举手示意老师,别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其他同学要坐直身板,认真倾听。 导入新课 看来大家准备好了,上课。 同学们,咱们国家历史悠久,有很多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那么咱们刚刚度过了哪一个传统节日?那么咱们就来讨论一下接下来的两个问题:1.好,谁能帮我当当小老师,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我们更多的人认为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你们家是怎样过的端午节。老师:同学们的端午节过的真是丰富多彩。老师,也想与同学们共同回顾一下传统的端午节是如何度过的,让我们原汁原味的过一个端午节好不好? 讲授新课 大家闭上眼睛,时光大门即将打开,我们回到了XX年的五月端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对,现在是7:30.大家先猜一猜老师早上起床后先做了什么?大家看,这是什么?有没有同学今天佩戴了五素?五素也叫
五色线也叫长命缕。家里的老人也叫五锁。好看吗?好干什么?想学吗,只要同学们这节课认真学,那么老师就交给大家,好吗? 接着老师请这位同学为我们继续打开时光大门,老师掐指一算,觉得一个重头戏即将登场,大家看看是什么?对包粽子。同学们有没有会包粽子的?你是跟谁学的包粽子?老师这里有个视频大家一起跟着视频学一下包粽子。视频播放完了,相信大家已经跃跃欲试啦。明年端午节,我们一起包粽子好不好?老师继续打开时光之门。 大家看,这是什么?有没有同学认识?艾蒿。这是把艾蒿绑在哪里?为什么要绑在门上。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在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包里也准备了艾蒿。大家打开材料包,看一看,闻一闻。艾蒿是不是有一股天然的清香。我在这里还想问问同学们,有没有同学采采过艾蒿?在哪里采的?大家都知道艾蒿都有哪些作用?古代人就知道艾蒿有很多用处,我们现在人还用不用艾蒿?对,这位同学说的艾灸条,就是图片上的这种,就是艾蒿的叶子阴干后三年后,捻成条。用于人们日常的保健,大家看大屏幕上的第二幅图,这就是中医艾灸。老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就是将艾条点燃,薰烤身体穴位或某一部位,用来以疏通经络,达到艾灸养生祛病法、治病、中医艾灸养生的效用。艾蒿是不是个大宝贝啊。那么明年让你的父母带着你在端午节的的时候一起去采艾蒿,并给他们讲讲艾蒿的好处。好不好?
那老师继续开门。12:00,是不是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来看看我们中午包的粽子煮熟了没有?好,让我们一起吃粽子啦。吃什么口味的?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吃完了。时间到了下午的2;30, 看看这是在干什么?视频里各位选手你争我赶,真是热闹。老师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划龙舟?学生 那么为什么过了这么长时间人们每年还要纪念屈原?对,因为屈原对祖国忠诚,受人民爱戴。同学们我们要不要做屈原这样的人啊。只有热爱祖国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有一颗爱国之心。让我们一起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一起开启下一扇门,下午六点,是不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啦。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晚宴上我们吃点什么?吃五毒饼。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五毒都指得什么?我们吃五毒饼是为了什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的时光之旅即将结束。时光大门关闭。请睁眼。大家看这是什么?对,五素,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老师之前卖过一个小关子,老师说过同学们表现的好,就教大家制作五素。老师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积极认真的状态来学习。请看大屏幕12好,我们先看一下大屏幕,老师给简单的讲解一下。1234
好,请打开材料包,取出材料。老师给大家7分钟时间。咱们分小组完成。同学们都完成了吧。那就到了展示的时间啦,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带上你们的微笑,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尽情展示吧!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结 同学们,伴随着儿歌,让我们结束这节课吧。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同学们跟下面的老师说声再见。学生挥手再见 范文三:端午节的由来_教案1 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4.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资料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屈原的言行、借助资料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重点指导:“爱戴” 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 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 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理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作业布置】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读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戴——辅佐——诬陷——流放—— 二、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 端午节的习俗有。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为楚国 屈原为百姓 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现在的端午节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作业布置】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板书设计】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人民悲痛 悲愤包粽子为国捐躯吃粽子、赛龙舟 范文四: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活动方案 响水县运河中心小学王海丽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 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 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
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 统习俗。 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 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 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 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 应冷淡,
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 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四、说一说这次活动的收获。 五、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 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范文五:教案《端午节》 综合活动《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节日中的习俗,同时激发幼儿 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 活动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传说;赛龙舟和包粽子的视频。 2、包粽子的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 儿自由谈论。为什么大家在这段时间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呢? 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与幼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提问: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2)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包粽子还有其它的风俗习惯。 (3)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包粽子感受节日气氛 观看包粽子的录像过程,讨论:包粽子需要些什么?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 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 范文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执教:洪江市沙湾中心小学李一兵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屈原为了楚国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疾苦,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图片画的是什么吗?这些图片与我国什么传统节日有关系?根椐学生回答板书:30端午节的由来 二、检查复习。 完成导学案的“课前热身”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qūyuánàidàichuánsòngwūxiànzòngziwúzhōngshēngyǒu ()()()()()() 2.多音字组词。 Sháng() 盛强àng()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根椐课文内容填空。 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 、、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习第三自然段。从书上找到有关句子,然后填到横线上。 1、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屈原为什么受到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 3、权贵们是如何对待屈原的?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 无中生有:-。 6、欣赏屈原的爱国诗歌。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答:。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3、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组写得好。 2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3、小组讨论、交流,订正答案。 四、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五、复述课文: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1、看板书,在学习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七、总结提升,朗读课文。 1、学完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子孙,你懂得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课后检测。 附: 3 范文七:一5端午节教案 “爱校爱班级端午我进步”主题班会 一王瑜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认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团结合作,弘扬民族文化。 2、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懂得我们小学生如何爱学校爱班级。 3、学习文明礼仪,争当文明之星。 活动过程: 一、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1、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从农历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我们通常叫做“过年”。你知道为什么叫“过年”吗?“年”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放鞭炮的习俗。 春节还有哪些习俗?过年我们还要做什么呢?贴春联、拜年、打扫卫生 2、元宵节 春节的最后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是民间多彩多姿的节日,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民间热烈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除了吃元宵,元宵节还有“挂灯笼、猜灯谜”的风俗习惯。 3、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这一天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人们常常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圆圆的月饼,出门在外的人也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享受团圆的幸福快乐。 4、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做敬老节。在这一天,我们敬老、爱老,为爷爷奶奶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重阳节还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的风俗习惯。 5、节日、风俗连线 二、我们的端午节 1、端午节知多少? 端午节是哪一天?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还叫做什么?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等。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屈原是我国的大诗人,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当时,他很受国王的喜欢,后来被坏人陷害,国王渐渐地疏远了他。屈原的爱国之情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最终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我们都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公公,那你知道哪几个风俗习惯与纪念屈原有关?a.赛龙舟: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b.吃粽子: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你还知道端午节我们还要做什么? 吃雄黄酒、挂艾叶悬菖蒲、佩香囊 2、欣赏诗朗诵《五月五过端午》 3、过渡: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爱国家爱百姓。那么,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班级。 三、爱校爱班级 1、说一说:爱校爱班级,我们可以具体怎么做? 好好学习、讲礼貌、爱劳动、文明休息 2、读读儿歌 上学歌、上课歌、下课歌、午餐歌、劳动歌 3、我来评一评: 看照片,说说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判断题,说说他们做得对不对? 四、总结 小朋友们,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平时,我们可以做做有心人,多看看课外书,多向爸爸妈妈学习,做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爱学校、爱班级的好孩子! 范文八:端午节教案1
泰兴市横垛初级中学 教案 端午节 端午节班会教案 主题来源: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相关背景: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
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第1页 泰兴市横垛初级中学 教案 端午节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问,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
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 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
第2页 泰兴市横垛初级中学 教案 端午节 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第3页 范文九:端午节教案2 端午节主题教案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主要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三、活动:屈原的故事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师生共同制作粽子,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纸条等。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4.师生共同制作粽子 老师示范做粽子边做边讲解:一张长纸条将一端折叠一个小三角,然后来回折叠三角至纸条完。难点:是将折叠好的三角纸条打开根据三角的折印然后围成三角的粽子。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知识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艾节、夏节、龙日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XX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黄豆芽)、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二起。古时,五月五日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饮雄黄、挂五端于门庭、采杂药做香囊 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邻近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2.教学资料。 故事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 范文十:端午节班会教案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相关背景: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饮雄黄酒: 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问,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