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端午日》说课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端午日》。 《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山西茶峒人端午日的习俗,着重描写了赛龙舟和追鸭子的场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七年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阅读《端午日》不存在障碍。学生已初步具备浏览网页、收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兴趣,但仅仅停留在名称及粽子、月饼等外化的形式上,对其来源、传说、文化内涵等都不太清楚。 因此我认为把《端午日》这篇文章仅仅作为场面描写的学习资源,有点浪费,因而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的基础上,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对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感悟。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我的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文章点面结合,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情感目标:感受湘西端午节时欢快的气氛和湘西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领悟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精彩的赛龙舟场面,感受湘西端午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的难点是:领悟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我制作了这个网络课件,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这节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一、播报端午习俗。 课前,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许多关于端午习俗的网站链接,收集并整理了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对端午习俗有了较多的了解。 二、解读欢快场面。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赛龙舟场面的热闹和欢腾、紧张和激烈。这样易于学生理解场面描写中为何要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使教学重点易于突破。 三、探究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通过影像视频、网络链接,获取更多的信息,然后通过小组间讨论,合作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这节课不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研读上,而是从教材中挖掘语文教学的资源,把学生引向一个广阔的语文天地。 四、回归传统节日。 让每个学生在留言板中发表自己对传统节日回归的看法,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传统节日回归的重要意义,在无形当中也是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为了让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真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内,还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延展中。我在课件的制作中,设置了这样几个特别部分。 1、端午首页,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插入一个动画,并以跑马灯的形式来展示端午诗选,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思维是漫不经心,。而这样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 2、导读指南, 这是课前的准备,在这个网页中,有许多的链接,点击以后可以出内容,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深入了解的东西,例如有的学生希望知道端午节来历,而有的学生对端午的神话传说感兴趣,还有的同学对端午的饮食文化情有独钟。教师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预习,这样,信息的来源与使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创造空间。通过这一个课前学习,学生不仅锻炼了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也激发了学生对端午节以及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进而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熏陶。在这里就很好地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了起来。 3、文化探究,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精彩的赛龙舟场面,感受湘西端午日的欢快气氛和人们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并能初步说说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网页上,我插了一个关于“春节”的视频,提供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链接,以及关于黄金周改革的新闻链接,学生可以迅速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窄,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让学生的讨论、探究有据可依,有话可说。使学生在学好教材上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文大地上。 4、学情反馈, 这是个数码留言板的形式,这个形式颇具时代气息,有时尚感,让学生乐于参与。这个留言板既可以让学生上传作业,也可以供学生在上面质疑提问,反思课堂学习效果,方便师生资源共享,呈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良好和谐的局面。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只是少数学生的舞台,是精英与精英的对话,老师与精英的对话,而留言板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舞台。同时用这个留言板,就把我们的课堂延伸到课外,因课堂学习而激发了对课外学习的热情与关注,学生课后,仍旧可以在留言板上发表看法,使教与学获得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端午日》这篇文本的教学设计。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象水一样拍打着你,拍打着我,拍打着每一个学生,我期望学完这篇课文后,每个学生都能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人的肌肤,进入人的灵魂深处,让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民族情绪在这一时刻得到彻底爆发。6————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