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巩乃斯的马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托物言志,把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事物赋予一定的哲理内蕴。作者先写自己不理解不爱马的人,从反面表明自己爱马;再用牛、骆驼、毛驴和马对比,表明马才是可爱的;接着说自己见了巩乃斯的马后更加爱马,至此点题。作者描绘了两个典型场面:冬日雪夜骑马狂奔和夏天雨中群马奔腾。在这两幅画面之间还描写了一幅马的家族图。这样,作者就将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赞扬了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和崇高、友爱的感情,寄托了自己对不受羁绊、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悲怆(chuàng)畸形(jī)龇牙(zī)歉疚(jiù)牝马(pìn)马驹儿(jū)倏忽(shū)后裔(yì)穹庐(qióng)毡房(zhān)兵马俑(yǒng)唿(hū)哨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2.近义词退化·蜕化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蜕化:(1)由动物蜕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如:由奴隶社会蜕化为封建社会。(2)变质、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3.相关成语安贫知命:安于贫穷的生活,知晓自己的命运。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三、文学常识1.周涛,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祖籍山西,在京启蒙,少年随父迁徙新疆。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深得读者喜爱。曾获全国诗集奖和全军八一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系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优秀作家。2.散文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按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这是广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四、名篇名句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史记·刺客列传》2.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我们高兴得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躺在深雪里还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剖析:一连写了四个“笑”,这反映了作者特殊的情感。1970年,作者之所以会来到巩乃斯草原,是因为要到这里的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来到巩乃斯的作者“第一次触摸到了冷酷、丑恶、冰凉的生活实体,不正常的政治气候像潮闷险恶的黑云一样压在头顶上,使人压抑到不能忍受的地步”。骑马之前,作者深感失望,内心压抑,怕自己的信念被摧毁。而骑着马狂奔之后,压抑的思想在此时得到了宣泄,所以作者“大笑”“笑得从马背上栽下来”,“狂笑”甚至“笑得眼睛里流出了泪水”,细节真实,牵动读者,表现了久在塞北、长期苦闷压抑而一下得到释放后的发自内心的痛快舒畅。2.好在巩乃斯草原马多,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剖析:这里用了一组对比来说明作者内心的苦闷。书画和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作者来说却是那么稀缺,只剩下马,可以使“我”在精神上超越苦难。对马的群体生活图景的关注,其实就是对社会、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关注。“文革”时期,正常的社会生活被政治运动严重异化,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压抑和痛苦。作者描述的是马群的生存状况,而寄托的却是对社会的批判和期望。3.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剖析:这里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夏日暴雨中奔驰的马群所带给作者的强烈震撼,以及在人生的瞬间作者所面对的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壮烈。这是作者受大自然之惠,因精神世界得到洗礼和启示而发出的衷心赞美。虽然文字极为朴素,却能让人体会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壮美气象。4.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剖析:这是李贺《马诗》中的四句,写马来自天上,出身不凡,虽由于王道不兴而处境恶劣,瘦骨嶙峋,但却素质优良。马,自古以来就深为中国文人钟爱,在某种程度上,马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图腾。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马的不同理解,折射出不同的精神追求。作者引此诗意在表明巩乃斯的马遗传了我们民族“龙马精神”的优良素质,这种精神必定会大放异彩。引用古诗文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加了文章的诗意。
5.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剖析:所谓“那时被取消的”,是指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人们生活单调,精神压抑,作者在农场接受再教育,被不正常的政治气候压抑得连正常的精神生活都没有了。“被取消”的是灵魂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撑。作者这时只有一个乐趣:看马。而正是在看马的过程之中,作者发现了马作为群体而展示的优点:坦荡、公平、勇敢、有序,而马群的这些优点,正是当时的人群、当时的社会所严重缺失的。作者由此重新感受到了一种酣畅自由的生命境界。而这个境界是巩乃斯的马给予“我”的,“我”的灵魂有了寄托。二、重点语段1.从“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到“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剖析:这个广阔壮烈的场面,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的特色。正是这种特有的西部风情,提升了作为个体的作者的生命境界,形成一种特定的西部气质,同时也显示出作为特定人文景观的西部气质是与特有的自然景观分不开的。这种广阔淳朴的自然景观是精神处于绝境的人的最后的支持,既逼迫又提升着使个体达到一种崇高壮烈的生命境界。对周涛来说,马的优美而不羁的精神正是这种西部气质的象征,他偏重它自然的一面,尤其是自然作为人的精神的最后支撑这一点。他写道,在那个生活单调、充满潜伏危险的年代,他只有一个乐趣——看马:“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这样,他就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当然,也有我们所指出的淋漓尽致、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互相激发的状态,终于将本来地方色彩颇浓的西部风情上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境界。2.从“牛从挽用变为食用”到“一种艺术品的时候恰恰开始了”。剖析:马跟牛、毛驴、骆驼不同。牛只有实用的功能,社会发展了,牛由挽用到食用,它仍然是一种实用物,不能在精神上给人更多的东西。毛驴和骆驼则更会因交通事业的发展失去其实用价值而变为展览品。马则不同,它不仅仅在交通意义上具有价值,它还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激发人们去追求一种生命的自由境界。所以,车辆只能在实用意义上取代它,却不能在精神方面取代它。历来以马为题材的工艺品创作,正说明了这一点:它独具艺术价值。从历史来看,马的历史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骏马与武士、与英雄以及今天的军人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曾创造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壮美形象。从文化来看,我们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龙马精神”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周涛散文作品的西部气质周涛在《巩乃斯的马》中,通过马联想到人生不朽的壮美和潜藏在其深层的忧郁,联想到流淌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气与进取精神。现实与想像、情感与理性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崇高深邃的气韵与精神。这种理性颇强的写作之所以能够达致崇高的风格,与其浸透了生命体验的感性的叙述、描写是分不开的。《巩乃斯的马》中两个描写“马”
的场面,是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特色的广阔壮烈的场面。正是这种特有的西部风情,提升了作为个体的作者的生命境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西部气质,同时也显示出作为特定人文景观的西部气质是与特有的自然景观分不开的。这种广阔纯洁的自然景观是精神处于绝境的人的最后的支持,既逼迫又提升着使个体达到一种崇高壮烈的生命境界。对周涛来说,马的优美而不羁的精神正是这种西部气质的象征。他偏重于它自然的一面,尤其是自然作为人的精神的最后支撑这一点。他写道,在那个生活单调、充满潜伏危险的年代,他只有一个乐趣,看马:“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这样,他就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当然,也有我们在上段所指出的淋漓尽致、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互相激发的状态,终于将本来地方色彩颇浓的西部风情提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境界。合作探究问题:我们民族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我们是十分爱马的民族。“龙马精神”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请课外收集与马有关的诗文和典故,思考“马”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着怎样的丰富内涵?导思:据《说文解字》载:“马,怒也,武也。”“怒”有“健壮”“神俊”之意,“武”有“勇猛”“刚健”之说。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而且是历史文化上最奔放活跃的角色。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种观念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潇洒气质。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人才,而善相马的人又被喻为“伯乐”。探究:第一步,分为几个小组,分头查阅相关资料,做好笔记。(参考资料:韩愈的《马说》、臧克家的《老马》以及关羽的赤兔马、项羽的乌骓马、秦琼的黄骠马,还有天马行空、马踏飞燕、龙马精神等等。)第二步,小组交流,总结整理,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