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复习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备课时间:2015年11月2日授课形式:复习课讲练结合教学目标:1.掌握《史记》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熟练地复述课文,明确宴会上的“三起三落”;3.能通过对比手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4.了解古代礼仪中的座次安排,画岀鸿门宴的座次图;5.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明确作者的英雄观;6.掌握本文的基本知识点。授课过程:一、梳理导入:(一)回顾视频《百家讲坛一一鸿门宴》,一句话谈感想。(二)明确本文复习的重难点(板书)重占.1.掌握《史记》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熟练地复述课文,明确宴会上的“三起三落”;3.能通过对比手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难点:1.能通过对比手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2.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明确作者的英雄观。
二、复习过程:1•梳理常识性内容(学生板书)(1)司马迁(2)《史记》(3)“前四史”(4)“史学双璧”(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民歌《木兰诗》)2•故事背景回顾(齐读,点拨)1.总结主题思想(1)中心(2)线索2.课文梳理(1)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师生共论,板书)宴前:无伤告密亚父定计夜访张良刘邦定策项伯说情宴中:沛公谢罪范增示意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义责项羽宴后:沛公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愤骂诛杀无伤小结:内部矛盾使项王由主动变为被动;团结一致使刘邦由被动变为主动。(2)复述课文(教师,学生课后整理,作业1)(3)鸿门宴会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
潮。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三起:一起: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渐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到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之后还赐座。三落: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小结: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项羽内部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护刘”的矛盾。两种矛盾错综复杂,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1.通过对比分析人物(1)梳理双方阵营(学生板书)两大集团主帅谋臣部将内奸项羽集团项羽范增项庄项伯刘邦集团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2)画出鸿门宴上的座次图。(学生板书)
(4)通过对比,项羽这个人的致命弱点是什么?评价?(5)宴会上,范增部署周密,欲杀刘邦,项羽易欲为王,众目睽睽之下,刘邦是如何逃离的?小结:读本文,作者表现了怎样的英雄观?(刘邦、项羽)三、拓展训练有人说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总结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历史教训,用以指导革命战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O杜牧:不知忍辱;王安石:失尽民心;李清照:人杰鬼雄。你的看法又是怎样呢?请阐述观点,300字左右。(作业2)四、完成热点演练习题。五、课后作业作业3:熟练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点,参考资料234-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