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相关资料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背景简介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3、生字:飨(xiǎnɡ)卮(zhī)俎(zǔ) 玦(jué) 瞋(chēn)杓(sháo) 戮(lù) 鲰(zōu) 跽(jì) 彘(zhì) 啖(dàn) 眦(zì)4、通假字:①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②要项伯(“要”通“邀”,邀请)③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④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⑥置之坐上(“坐”通“座”)5、概括文中各个情节(开端)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发展)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刘项约婚 项伯游说(高潮) 刘邦请罪 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 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结局) 刘邦逃席 张良留谢 无伤被诛探究案一、文本探究1.提问:“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实,人们一提起它,想到的不是揖让进退、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鸿门宴”上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选一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选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座次图。(由于对“东向”“南向”“北向”“西向”的理解有误,学生画出的图可能出错)教师引导:古汉语中“东向”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不是方位名词“东向”,而是“面朝东”之意。教师投影显示《鸿门宴》插图,学生指认人物。明确: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2.提问: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课文中,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之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心理。3.提问: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众目睽睽之下刘邦是怎么逃离鸿门宴的?明确:从项羽的思想性格看,项羽骄纵轻信,刚愎自用,这是刘邦逃席的重要原因。项伯求情,项羽“许诺”“善遇沛公”,不辨亲疏;刘邦请罪,项羽胸无城府,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轻易改弦更张。如此,刘邦得以从百万军中脱身,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项羽在“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言论束缚下,放弃攻击刘邦的初衷,而且任由亲者(项伯)公然作奸,放置谋士(范增)喟然无为,致使告密者枉然受诛,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项羽走向败势并最后乌江自刎也就顺理成章了。毛泽东曾总结这一历史教训说:对敌人“不可沽名学霸王”。夫、硬汉子。二、合作研讨1、提问: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设想举例:项羽击杀刘邦,俘获张良。范增本着爱才之心,劝谏项羽留张良不杀以备后用。项羽惟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范增无奈之下只好以“偷梁换柱”之招救出张良。范、张二人相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秘计除掉项羽。接着范增称王,张良为臣,成立“泰朝”,希望他们的政权像泰山一样长存人世。2、作者是如何刻画鸿门宴上活动的人物形象的?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通过生动的对话描写、精彩的动作描写以及对当时那种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的气氛的渲染,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历史脉搏紧张的悸动。2.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文章对刘邦的刻画,都是为塑造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另外如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都是相互映衬,彼此辉映的。3、分类归纳文言知识(1)省略句式沛公军(于)霸上。为(吾)击破沛公军。具告(之)以事。竖子不足与(之)谋!规律: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宾语常常省略,补语中的介词也常省略。有时主语也省略。(2)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句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于)关中。良曰:“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规律: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宾短语之后,且常伴随有介词省略,翻译时应提前。如第1句应译为“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3)宾语前置句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规律: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前置。另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应前置。(4)判断句此天子气也。此亡秦之续耳。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规律: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一般为判断句,常用“……者……也”帮助表示判断。(5)被动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规律:古汉语的被动句常有标志词,如“为”“为……所”“见”“见……于”“受”等。(6)固定句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判断,“这就是……啊”)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表疑问,“凭什么……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表反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