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年级《鸿门宴》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思想是:合作、探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教师主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内涵性思想。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鸿门宴》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文言的基本知识,包括字音、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等;了解有关司马迁、《史记》的文学常识;学会自主解读一些浅近、经典文言文。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按文章内容,很明显有四部分,“项王大怒,范增定计→项伯夜访,沛公与之结交→鸿门宴席→沛公脱逃,张良留谢,范增怒骂”。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模块“寻觅文言的津梁”中“仔细理会”主题,可见本文是在本专题所有古文中需要细细研读的一课。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篇幅增加,文言实、虚词难度加大,内涵更深,学法从教师传授转向自我探究。联系:初中的文言积累是读懂本文的前提。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读懂文章梗概,掌握本课要求的文言知识。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读文章不够细致,前后关联性不强,或思考切入点盲目。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合作、探究,自始自终准备课堂积累本随时记下自己思考所得。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言文的重点知识,包括字词、语法、文学常识等。技能目标:学会思考内涵较深文言文的解读技巧。能力目标:与别人合作的能力、独立探究的能力。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历史眼光,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四人小组合作,细致研读《鸿门宴》中的人物群像,体会作者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的情感倾向;难点是思考的切入点和角度,以及全面来看待本文的各个细节,能串联思考。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全体记录;选一人发言,其余补充。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温习上一课的基础知识;准备随堂积累本、书本、相关自备资料;对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2.教师的教学准备:本课研讨问题的切入点、思考角度的提醒;整理学生上交的问题,精炼后制作幻灯片。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平常。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电脑、投影仪。八、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熟悉的地方如果细细分析,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细细研习《鸿门宴》。一、理清故事内容、发展线索(随堂笔记本上做相应记录)明确:项王大怒,范增定计→项伯夜访,沛公与之结交→鸿门宴席→沛公脱逃,张良留谢,范增怒骂。(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二、四人小组,交换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各抒己见、写下来在随堂笔记本上)明确:大致上,刘邦、项羽、项伯、张良、范增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表达初读感受)三、细细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中分析这些人物群像(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无答案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并在随堂笔记本上记录结果)。“项王大怒,范增定计→项伯夜访,沛公与之结交”部分研读⒈定下鸿门宴之计策的前因是什么?参与者有谁?明确:沛公阵营左司马曹无伤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即:项王大怒的原因是沛公欲称王,与他争王位。参与者:项王、范增、项伯。⒉项伯夜访中,能不能说他是个奸细?明确:不能,他只是去“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并不涉及沛公,而张良不愿意“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项伯只是去报恩,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就可以看出来。⒊沛公听到张良报告后的反应变化明确:大惊,曰:“为之奈何?”→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非常强,并能兼顾一些细节,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就明显看出沛公对手下第一谋臣张良的猜疑。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极尽能言巧辩之能事。⒋项伯与沛公“约为婚姻”之后,有没有说出告密者是曹无伤?明确: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之前项伯见张良也是“具告以事”,具,详细也。但这里,应该没有告诉沛公奸细是谁,不然沛公早诛杀曹无伤了。⒌项伯回去后,竟然“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你觉得奇怪吗?明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项伯是项羽的“季父”,可以说是项羽最信任的人,他对项羽忠诚不二,对张良报恩,对刘邦尽“儿女亲家”的人情,一切都驱使他不可能不去见项羽。而事实上,以项羽的性格也一定不会怀疑项伯和刘邦有勾结。所以,比较项伯的话(具以沛公言)和曹无伤的密报,项羽自然相信叔父项伯。也就在此时,项王从“大怒”转为“项王许诺”,至此,刘邦已然没有性命大忧。当然,前提是项伯回报时范增肯定不在场。⒍到此为止,两大阵营的力量有没有变化?明确:有重大变化: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由图可见:项羽阵营和沛公阵营的对立有了一个关键人物,是他项伯既忠于项羽,又对刘邦有“婚姻”之约。鸿门宴由此展开。总结:沛公:能用人;生性多疑;狡诈多谋;巧言善辩。张良:重义气;足智多谋。项伯:知恩图报,为小义舍大义。项王:冲动易怒;轻信部下;崇尚武力(教师活动:提问,走下讲台观察指导有问题的小组;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并做好笔记。)(各小组选派或教师指定一位学生代表回答,教师主持,并维持秩序。)“鸿门宴席”过程研读⒈刘邦见到项羽后说的话有什么深意?明确:刘邦见到项羽的一番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大致上可以分两层意思:一是示弱“臣”、“不自意”,二是说明有误会“有小人之言”。其实这里刘邦的话有破绽:我已经知道有“小人”
在我阵营里了(项伯透露,但未明言)。也就是说刘邦已经是有备而来。可是,项羽听不出来;而且,从刘邦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中,分明看出是刘邦在有意套项羽的话。可惜,“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一句,曹无伤是《鸿门宴》中死得最不值得的一个。⒉“鸿门宴”中“舞剑”时的力量对比、阵营抗衡如何?明确:项羽(不应)范增项伯刘邦项庄张良从以上的图中我们又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整个鸿门宴完全是项羽阵营中的“独幕剧”,刘邦和张良竟然只是一个“旁观者”形象,即使是有生命危险的“旁观者”。至于项王“不应”的原因:项伯的回复让他怒气顿消,刘邦的称臣让他满意,就注定他不会在筵席上杀刘邦。⒊樊哙闯鸿门宴,项羽为什么会谅解并待之上宾?明确:樊哙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勇者,能“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撞卫士”、“立而饮之斗卮酒”、“切而啖之生彘肩”,所以,项羽从警戒“按剑而跽”到呼其“壮士”。可以说就是“英雄惜英雄”,毕竟,项羽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⒋樊哙对项羽的一番说辞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看出些别的弦外之音吗?明确:樊哙说“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这与项伯见沛公时,刘邦说的“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相似。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案有三种选择:一是樊哙自己说,意外雷同,这个可能性不大;二是刘邦实现和樊哙排练好;三是张良告诉樊哙如何见项王的说辞。以上,排除一,当时,项伯夜访时,只有刘邦、张良、项伯三人,排除项伯,剩下就只是刘邦和张良。刘邦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为这与后文刘邦脱逃时问樊哙“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中,樊哙如此有深度、内涵的回答可以看出来:如果是刘邦排练的,他大可不必脱逃时再多问樊哙一句;那剩下就是张良。张良表面上看是不可能的: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这里,樊哙是“即入”,也就是立即就进去。张良没时间排练这番说辞。然而,项伯夜访中,以上排除刘邦,唯有张良才能和樊哙排练。我们仔细比较张良说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与樊哙说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言风格何其一致。所以,至少可以说张良是一个正真“运筹帷幄”的第一谋臣。总结:沛公:狡诈多谋;心机极深;虚伪做作。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智勇俱全。项伯:知恩图报,为小义舍大义。项王:崇尚武力;性情中人。
(教师活动:提问,走下讲台观察指导有问题的小组;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并做好笔记。)(各小组选派或教师指定一位学生代表回答,教师主持,并维持秩序。)“沛公脱逃,张良留谢,范增怒骂”部分研读⒈沛公自己想逃,为何还要问樊哙?明确: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可以看出,是刘邦自己想逃,但如此紧急状况下还要问下部下,给自己脱逃找借口,让下属信服,心机可谓深矣。⒉沛公的脱逃步骤如何?明确:招樊哙,舍张良;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并告诉张良“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确保脱逃万无一失。这里,舍张良一是因为他是文臣,二是“君安与项伯有故?”早有怀疑;还有“脱身独骑”,是没马?“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要注意逃跑的道路:道芷阳间行。小路,要是五人同是骑马,绝对不利脱逃。沛公之心机与冷酷,可谓极致了。⒊沛公脱逃后,范增等人对刘邦礼物的态度明确: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项王收下礼物,意味还没意识到自己失败,或根本不在意刘邦的脱逃,幻想战场上分高下;范增意识到己方失败了,并充分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他方式错了:拔剑撞而破之。他根本没有对项羽的尊重,而是倚老卖老,这是以后范增悲剧的根源。⒋从全文,再看张良明确:这个人真不简单:大难当前,张良不自己逃走,具告沛公并为他谋划;鸿门宴中陪伺刘邦并出招樊哙解围,以及早与樊哙排演说辞;沛公脱逃后一个人留下来“辞谢”。可谓大智大勇。总结:沛公:心机极深;虚伪做作;残酷无情。张良:智勇俱全;处变不惊。项王:崇尚武力;不屑暗杀。范增:智谋极高,但倚老卖老。(教师活动:提问,走下讲台观察指导有问题的小组;学生活动:四人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并做好笔记。)(各小组选派或教师指定一位学生代表回答,教师主持,并维持秩序。)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板书:四个阵营变化图(1)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项王沛公范增张良项伯曹无伤(2)项伯泄密、刘邦设计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3)鸿门宴(一个阵营的内讧)项羽(不应)范增项伯刘邦项庄张良(4)刘邦脱逃、项王内患沛公项羽张良项庄范增樊哙项伯曹无伤十、作业设计四人小组自读一篇《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撰写解读心得(目标:读写互动)参考资料:盛群力:《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全书心得。马媛:《构建中的高中综合课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2期。[德]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全书心得。作者:杭州第四中学刘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