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浅论郑板桥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选自其中的《鸿门宴》人物语言洗练、传神,富有个性化。虽然是以刻画悲剧英雄项羽的形象为重,显现其勇而少谋、沽名钓誉、妇人之仁的性格,但是其对手刘邦的人物性格也很鲜明。下面,笔者结合《鸿门宴》的内容,对刘邦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语言背后的深意。一、'‘为之奈何”,同中有异《鸿门宴》中,刘邦说了三次“为之奈何”。虽然用语相同,但是却表现了刘邦不同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第一次,心高气傲、自矜功伐的项羽听到密报,勃然大怒,公然撕毁“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果断发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于是,张良向刘邦汇报这一毁灭性的消息时,刘邦大惊,几乎脱口而出:“为之奈何?”那么,这里是刘邦收到噩耗后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体现——估计他在听取手下人建议“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情形。市井小民出身的刘邦显然谋略不足、考虑不周、谋划不妥。可见,此处“为之奈何”表明了刘邦惊恐、无奈,又虚心求教的性格特点。第二次,张良作为高明的谋士先是向刘邦探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继而又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此处有一心理描写,即“沛公默然”,然后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明白人面前不说假话,也是向张良表明窘境与无计可施。如此,其急切想让张良献计的心理便表现出来。此次说“为之奈何”,虽还表现刘邦的缺少良谋,但是他信任张良,仰仗张良的心态显露无遗,还显现其虚心问计和诚心请教的性格。第三次,是刘邦借如厕理由,想逃离是非之地的时候对樊哙
等人的发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此时刘邦虽然实力没有项羽强大,但是他也是一方的主将、首领,如果如此没有骨气、没有颜面地逃走,那么一方面他是丢尽礼数与面子,另一方面也是丢弃手下、不顾张良等生死的不义之举,还落得个贪生怕死的恶名。其实刘邦的无赖与贪生怕死是有典可稽的,如史载其早年身无分文却“绐,贺万钱”;后面与项羽作战,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以烹之为要挟,刘邦却无赖气十足地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还有一次,在与项羽战斗失败逃跑过程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三次将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而不顾,等等。再有他的“今者出,未辞也”的说辞已经表明:我要离开这里,却还没有告辞。这已经表明他下定决心开溜了。因此,他是让别人帮他找借口.找理由,为其贪生怕死、狼狈逃离寻找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样,就可看出刘邦的狡诈与诡计多端。从这三次“为之奈何”,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虽无大智谋却知人善任、虚心纳下,自私自利、一心为己,又奸诈多端、道貌岸
然的性格。二、看似随意,别具深意文中还有几处语言描写也很有深意。在张良告知刘邦项羽将要攻打他,并指出“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方法之后,刘邦随即问:“君安与项伯有”这句话意思是你(张良)怎么与项伯有老交情的。如果项伯和张良没有过命之交,项伯传递的消息可能就不准确,可能是项羽一方玩的阴谋。可见,刘邦在大惊无计可施而张良出了计策之后,很快镇定下来,表现出经过大风大浪的刘邦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而这一看似随意的发问,也表现刘邦具有多疑与小心谨慎的性格,或者说是奸诈的特点。当然,有人认为,刘邦在倚为左右手的谋臣张良面前也要考查一下张良到底与项伯是什么关系,表明刘邦对张良的不信任。这也是有一定理由的,文中张良自己有话:“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可见,此时张良是客从刘邦,刘邦提防着他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句话与后文的刘邦的言行又是照应的,刘邦此后用“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等拉拢项伯,也进一步突出了刘邦的奸诈、滑与世故的性格。在鸿门,刘邦见到项羽的一番说辞也很能表现刘邦的性格。他先从两人的关系说起,两人都是一心反秦的盟军战友;然后说自己没有料到能够先进入咸阳,表明自己实力不行,是运气好才先进入咸阳,还表明了自己没有想和项羽争高下、争地盘的意思。
这些话隐瞒了事实真相,是为了迎合项羽好大喜功、沽名钓誉的性格,突出了刘邦能言善辩、看风使舵的性格。而最后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看上去是牢骚话,是一句向项羽讨好卖乖而随意说的话,表面上他是在麻痹项羽,实际是刺探藏在自己阵营的奸细到底是谁,如此足见刘邦是工于心计的。果然,坦率轻信、盲目自大的项羽竟相信了刘邦如簧巧舌的诡辩,还毁掉了自己在刘邦阵营的眼线。刘熙载说:“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意思是说司马迁no行文有时惜墨如金,有时又浓墨重彩。《鸿门宴》中刘邦说的话可谓是惜墨如金。言为心声,刘邦的话语表明了刘邦的性格和品质。透过《鸿门宴》中刘邦的语言,可以得出刘邦有着短谋少智、虚心求教、心机深沉、随机应变、巧舌如簧、狡诈多端等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