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一、一词多义1、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起如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2、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3、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4、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乃令张良留谢)5、军 ①沛公军霸上 ②从此道至吾军 ③为击破沛公军 6、言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7、幸 ①妇女无所幸 ②故幸来告良8、去 ①亡去不义 ②相去四十里9、当 ①当是时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0、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故遣将守关者11、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因击沛公于坐12、从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14、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 ②因击沛公于坐15、内距关,毋内诸侯16、为 ①客何为者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③我为鱼肉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为击破沛公军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何辞为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⑧军中无以为乐 ⑨且为之奈何17、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8、以 ①具告以事 ②籍何以至此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19、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20、于 ①长于臣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21、然 ①然不自意
②不然③项王默然不应22、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为之奈何 ④吾得兄事之 ⑤与之同命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3、善①素善留侯张良②不如因善遇之三、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今义4. 而听细说。古义今义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今义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四、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 ②毋, ③内,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8、令将军与臣有卻。 9、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1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1、.坐,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2、沛公不胜杯杓五、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籍吏民3、吾得兄事之4、范增数目项王5、刑人如恐不胜6、道芷阳间行7、沛公欲王关中8、亡去不义10、不可不语11、若入前为寿12、沛公奉卮酒为寿13、于是项伯复夜去14、吾得兄事之15、日夜望将军至16、常以身翼蔽沛公17、四人持剑盾步走18、发上指1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0、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2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2、项伯杀人,臣活之23、从百余骑2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25、拔剑撞而破之26、封闭宫室,还军霸上27、脱身独骑
28、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0、素善留侯张良31、秋毫不敢有所近32、此其志不在小3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34、君安与项伯有故35、大行不顾细谨36、大礼不辞小让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9、此亡秦之续耳。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大王来何操? 12、沛公安在? 13、客何为者? 14、籍何以至此 15、沛公军霸上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25、珍宝尽有之。 26、为击破沛公军 27、加彘肩上28、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29、孰与君少长30、何辞为二十二鸿门宴一、知识要点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2、《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首尾三千年,计一百三十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它是杰出的史学巨著,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散文的典范,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丰满,故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是《史记》创作特点的典型代表。它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并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而展开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项羽、刘邦是主帅,范增、张良是谋臣,项庄、樊哙是武士,项伯、曹无伤是内奸。在《鸿门宴》中,刘邦的虚伪狡诈和项羽的直率粗犷,张良的足智多谋和范增的老谋深算,急躁易怒,樊哙的忠勇豪爽和项庄的勇而乏谋,项伯的为人所用和曹无伤的笨拙无为,无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栩栩如生。4、成语集锦: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二、一词多义1、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2、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3、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5、军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6、言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7、幸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 8、去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9、当 ①当是时(在,介词)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10、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11、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 12、从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着,动词) 13、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14、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15、内 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16、为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éi,做,动词)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③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éi,是,动词) ④为击破沛公军(wèi,替、给,介词)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⑥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wèi,给,介词;第二个“为”,wéi,动词,成为)⑧军中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 ⑨且为之奈何(wèi,对,动词) 17、因: ①因言曰:……(趁机) ②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③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18、以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19、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20、于 ①长于臣(介词,比)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21、然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②不然(这样,代词)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22、之 ①珍宝尽有之——音节助词,不译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③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④吾得兄事之——代词,指他 ⑤与之同命——代词,指沛公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构助词,的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代词,指关中23、善①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②不如因善遇之(好好的)三、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连词四、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使……进入。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部;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 通“纳”,让……进去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 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9、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10、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11、.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2、沛公不胜杯杓杓,通“勺”五、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军)2、籍吏民(登记)3、吾得兄事之(侍奉)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刑人如恐不胜(施加刑罚)6、道芷阳间行(取道)7、沛公欲王关中(称王)8、亡去不义(合乎道义)10、不可不语(说)11、若入前为寿(上前,祝健康)12、沛公奉卮酒为寿(祝福) B名词用状语1、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2、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3、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4、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5、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6、发上指(向上)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从小路)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亲自)C动词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2、从百余骑(使……跟从)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让……进去)4、拔剑撞而破之(使……破)5、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6、脱身独骑(让……脱离)7、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使……败)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D形容词用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2、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E形容词用作名词1、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3、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4、大行不顾细谨(细枝末节)F、动词用作名词1、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六、句式1、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省介词宾语“之”)击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5)固定结构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B、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C、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