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13《崔杼弑其君》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2、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3、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4、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2、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教学难点】1、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件(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二、学生诵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1.通假字:①遂取之“取”通“娶”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2.古今异义:(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3.词类活用:(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4.文言虚词积累:
焉偃御武子以吊焉(代词、代“齐棠公”)庄公通焉(代词、代“棠姜”)吾焉得死之(表反问,怎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而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公拊楹而歌(表修饰)其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以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5.文言句式:(1)判断句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免,是反子之义也。申蒯,侍渔者。(2)被动句不说弁而死于崔氏。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3)宾语前置社稷是主。将庸何归?三、释疑,并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四、阅读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明确: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文章在叙述事件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件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五、学生再读课文,加深认识。六、布置作业:1.整理文言知识。
2.预习课文4、5、6段第二课时一、导入(由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晏子”。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那么,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二、研讨4、5段1、齐读第4、5段。2、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讨论: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明确:(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3)他狡猾,奸狡。(4)机智、圆滑。(5)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教师明确: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对待崔子弑君这件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晏子门人问他,我们的君王死了,我们是否也要同死?或者逃走?晏子十分巧妙地加以回绝。但在门人问其要不要回家时,晏子乘机表达了他心中对君王的不满。晏子意思是说:“如果君王在,我们就应该忠于他,但君王都死了,我们还忠于谁呢?”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主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三、齐读最后一段,思考:1、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2、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明确: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口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四、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认识并渗透文言知识。1、翻译:其我之谓矣!2、区别古今义:书法不隐。五、小结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文的收获。如:叙事有条理、有层次;重点分明突出,讲究叙事技巧,人物形象鲜明等。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积累文言知识2、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了解人物评价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