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教案(中职教育)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声甘州教案(中职教育)

ID:1141881

大小:46.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教学目的了解柳永慢词的特点和风格学习本词情景交融和白描的手法学习要点本词的艺术特色教学安排一、词的简介社词,诗歌的一种,是适应乐曲歌唱的需要而产生的,起源于南北朝,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乐章”、“曲”、“曲子词”、“曲词”、“乐府”、“歌词”等。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关系。tE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又分成几种: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调”,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口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口词的格律,即词律,其基本特征是:①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词调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②讲究平仄。按照宋人的严格要求,仄声还要分上去入,但有选择余地。入声字有时可当平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当平声字用。③句式参差不齐。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见。此外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④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参差不齐,显得错综复杂。⑤对仗可灵活掌握。对仗可以按照习惯运用。如果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不限定平对仄、仄对平,它服从于词调中平仄的规定。口从乐曲性质分,词调有令4、弓|、近、慢、等,长的、节奏缓慢的词叫“慢词”。(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有的词调名下加慢“慢”字,如《木兰花慢》是由小令演化成的慢词。柳永是慢词的奠4基人,他开创了词的新局面,宋以前的词,主要是小令,柳永依慢词填词后,慢词才得发展。柳永对词的贡献不反在于创意,而且在于创调。他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辉并峙zhi的成熟的文学样式。口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祖两代都屮举作官,在京城开封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养成了一种放荡的性格,整H与伶工歌妓为伍,写过一些风月歌词,据说柳永科场失意的主要原因是他生活浪费,不像一个止流文人。他曾写过一收《鹤冲知》其中有一句话是“忍把浮名挨了浅斟低唱”。后来考屮进4±4,至憔榜3的时候,宋仁宗勾掉了他的名字,说道:“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用浮名?且去填词!”以为他作官是不够格的,从此受到上层社会的口眼,而他则索性口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无所顾忌地去纵游娼馆酒楼,从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3处,即能歌刘词”。到了五十岁左右,虽然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做了几任小官,但政治上可说是终身潦倒,了无成就。他的生活境遇也相当困苦,死时述是一贫如洗,只得冇伶工当时的平民、歌妓凑钱办了丧事。柳永毕生从事词的创作,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或青楼歌妓生活,主耍反映了当时的平民生活,透露着封建社会大部分知识分子在仕途失意后的悲愤和苦闷。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人,他在词的创意和词调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辉并峙Zhi的成熟的文学样式。现存词作两百多首,收入《乐章集》三、分析讲解题解:《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原为唐代边塞曲,后用为词调。《词谱》说:“此调前后八韵,故名'八声',上下阙,九十七字,是慢词,上下个四平韵”。全词共有八小段咅乐组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主题:此词通过登高远望所见,抒发了他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据词中“想佳人”“识归舟”等语,既可以看作是词人离家思亲也不排除为伶工演唱而作的可能性。本词是柳永的名作之一,冇描景冇抒情,情感抒发得细腻婉传,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颂。此词上篇写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下片抒情上片着意于凄冷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面对着傍晚潇潇的秋雨洒在秋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秋景变得格外晴朗。“对”字领起,把词人口己形彖写进画里。 潇潇,雨落之声洒,雨势江天,雨洒之广清秋,清凉的秋天“洗”字用的巧,不仅照应了“潇潇”而凡点出了“洒”的效果,洗却尘土,天气格外晴朗。原本“秋”是不能洗的。词人意念上以为秋清皆因雨洗,使人更感形象真切。总:第一句垢出秋雨的声势,时间,背景。展现出一片凄冷、昏暗、迷茫、阔大的景色。①渐霜风凄紧,关沙冷落,残照当楼渐,渐渐;霜风,下霜时节的风,指秋风。凄紧,凄冷而急剧关河,泛指山河(秋雨过后,傍晚江边)感到寒风渐冷渐急,放眼望去,山河-派沉寂荒1凉2,夕阳的余辉冋照在游了眺望的搂头。用“渐”字领起,突出渐冷渐紧的秋风,读时略作停顿,再读下面四字这三句所写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点染出了“无处不堪愁”的意境。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美,认为“此句不减唐人高处。”这儿句不仅形彖鲜明,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是词中稀有的。②“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木凋零苒苒,渐渐,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物华,美好的景物二这里红花枯萎了,绿叶凋落了,时光付付而逝,美好的景物也渐渐衰减下去。这两句写近景,即楼头所见红衰、翠减、物华休,承前两句,描绘了在凄冷的秋风Z下,花木万物凋零的凄凉景象,诗人此时的心情悲秋Z感深入一层,力物都在无情的衰变,都无法抗拒大口然的法则,词人此时感触颇多,却没说明。③唯有长江水,无语东留只有长江三水,默默无语的向东流去。这两句原木高瞻《秋日北固望》中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在诗人看来,只有浩渺无际的长江才是永恒的,不枯竭的,始终不衰的。也只有他才能抗衡那使万物凋零的无情秋风。长江无语是拟人手法,暗含词人的无限惆怅。用眼前江水的流逝,表示时光一去不返,寄托了词人年华虚度,功名未就的痛苦。小结: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3.“是处……”跌到眼前物华哀飒的近景。 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宕开一笔,推出所见长远江景。下片:直抒思乡怀人的心情。①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归思:想冋乡的情绪收,止住~不忍心登高跳远,望着遥远的故乡,想冋乡的念头难以抑制。“不忍”领起,用反笔领起,仿佛耸起一个波澜,给文章增添了翻腾Z势,表达了游了深沉的痛苦,开始抒情。登高临远:既总括上片写景,又容开下片抒情,登高临远木来是为想望故乡,“望”然而却“故乡渺邈”,太远了,看而不见,所闯入眼帘的,只不过是更加引起乡思的凄凉景物(暮网、霜风、关河、残照、物华、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这样凄凉的景物当然会触动更强烈的乡思,故而说“归思难收”,这就自然地产生了“不忍”的感情,不忍与“望故乡”两句前乎后应,互为因果。②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淹留,久留二可叹口己近年來行踪无定,东飘西荡,究竞是为了什么呢?“叹”字领起,由登高远望家乡转到写fiSo“何事”苦淹留,这个问句加重了语气,写出了千冋百转的心思和回顾茫然的神态,自叹自问,满腹穷困潦倒的怨艾。对内在的感情作了极生动的刻画,表达出“归也未能归,住也如何住”即“归思”和“淹留”之间的矛盾,含有不尽难言之隐。究竟为什么淹留,词人心中当然明口:从前的读书人在没有取得功名之前,要上京应考,在已经取得功名之后,当上了官,也要在他乡任职。长期考不取,就或者在京城住下來,准备下届再考。这当中,是包含了许多生活经历中的酸甜苦辣的,所以这“一叹一问”既有对行踪无定,漂泊流离的感叹,又有对人生坎坷,仕途失意的悲呼,所有这一切心灵上的创伤和肉休上的折磨,难以诉诸言语,要说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不如索性不说,因此用了隐约含蓄Z笔,这比直抒胸臆,更加动人。③想佳人,妆楼涌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yong)望:抬头凝槊。误,错认几回,多少次、(词人)想彖妻了会经常地在妆楼上痴痴地望着远处的归帆,而几次三番地谋认为这船上载着他从远方回来的丈夫。“想佳人”本是自己思归心切,却没冇想到故乡的妻子在期盼fiQo表面写佳人对作者的盼望,实际是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怀念。用撇笔把自己的感情曲折地反映出来,借人映己。“天际识归舟”木是谢眺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诗是实写江景,柳词则借其语为怀念口己的妻了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 ①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争同“怎”恁(nen),如此,这样凝愁,愁绪不解'他怎么会知道我现在倚栏远望的时候,是如此愁苦呢?“争知我”与上句“想佳人”两句对照。由写对方冋到写自己。“倚栏杆”远冋应篇首一切景象都是“倚栏”是所见,近冋映下片起句“不忍〜〜难收”,一•切归思都是“凝愁”屮所起,首尾照应,呼应灵活。“争知我”三句,是诗人默诉对方不知自己行役漂泊,欲归不归的苦衷。从写法上看,“想住人”和“争知我”都很有特色,木是自己望乡,怀人,思归,却从对面写“佳人”切盼口己回去。木是口己倚栏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象,木应虚写,却用“妆楼涌望,误几冋,天际识归舟”这样具体的细节表达,仿佛真有这样的事。“倚栏凝愁”,木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这种设想对方,虚实相生的写法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委婉,深沉,达到感人至深的境地。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深秋傍晚雨中所见凄凉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流落江湖,失意苦闷和思乡的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这首词以:“登高临远”为线索。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情景和生、曲折、细腻、委婉)1、借景抒情,情景相生上阕寓情于景,下阕因景抒情,把景物离愁,恋情交织起来描写,水乳交融。上片无论写霜风还是写关河残照,红、翠、物华都着意于凄冷的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悲凉。因为秋天的景彖最容易皿穷途失路、去国离乡者的心弦。下片则写远槊秋景勾起的思乡怀人和对自身遭遇的伤感之情。抒情细腻深沉,委曲婉转,缠绵忻恻。2、釆用白描的手法传情状物,纯真自然本词不用典故,浅显通俗,词屮用词度句,没有刻意雕刻的痕迹。然而乂能于平淡屮见功力,(质实中现风神,浑朴屮出韶秀,前人所说大巧Z朴,浓后Z谈,正是此词艺术上的胜境。) 3、虚实相生本词述一个突岀特色是为对方设想,如本是自己怀人、望乡,却写佳人盼自己归去,这本想彖的虚景,却写得仿佛实有其事,即以实写虚,化虚为实;本是自己倚栏凝愁,却说住人在埋怨自己,不知自己如此这般愁苦,乂化实为虚,这样回环往复,思乡Z苦,怀人Z情表达的十分生动。4、集雄浑豪放和清丽柔婉为一身的格调本词上片写景屮既有重笔渲染乂有绘声绘色的刻画,动静结合,气魄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情致深沉,苍凉,冇一种雄壮的美。下片抒情运用虚实结合等各种手法,将思乡、怀人、失意等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委婉动人,表现了婉约的美。王国维在《人间词活》屮,就把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璧怀古》并提,说它们都是“伫Zhu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5、釆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口“惟冇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周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口“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的“天际识舟,云屮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n“红衣翠减”采口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6、善于用“领字”生发句意上片用“对”字领起开头两句,以烘托暮雨潇潇的江上清秋,接着乂以“渐”字承上启下。下片以“望”字兴起思乡之情,又以“叹”字转到自身处境,最后从“想”字生发出对方妆楼遥盼的情景,并用來对照自己的乡愁。参考: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令、慢是词的二大类别。从令词发展到慢词,还经过一个不长不短的形式,称为“引”或“近”。明朝人开始把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晩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來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虽,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冇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弓I、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FI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來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刀儿吋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