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乃悼亡词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李清照《声声慢》乃悼亡词解析

ID:1141957

大小:63.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李清照《声声慢》乃悼亡词解析摘要:木文从《声声慢》词作木身的涵义来解析此词,发现《声声慢》词情调过于抑郁悲戚;大雁、黄花等意象与悼亡相关;“独自”一词凄哀欲绝,应当创作于明诚逝世不久之后,为悼亡词。关键词:李清照《声声慢》悼亡[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12-0111-02一、情调过于抑郁悲戚,应该是明诚过世不久之后的真实心境的写照以赵明诚去世为分水岭,易安前期词和后期词风格迥异。前期虽然也有很多篇目写愁情,但大多写离愁别恨,愁中有爱,有希望,有甜蜜。还有的愁是闲愁,闺愁,岁月流逝之愁。这些词愁得明媚,愁得温暖,正是李清照早年幸福牛活的写照。后期的词,是在李清照经历了夫死、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写岀来的。后期的李清照过着无所依靠、流离失所的牛活。家国之痛的沉重打击让这个憔悴苍老的才女尝尽了人世的凄苦悲怆,所以她后期的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愁中充满了绝望、泪水和深沉的痛楚,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己尽》、《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鹏捣天?寒日萧萧上锁窗》等。但《声声慢》与其它后期词又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这几首词中所表达的痛楚之情随着岁月的流转各不相同。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说《鹏捣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是一首思乡怀国的动情之作”,词的下阕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词中使用王粲登楼怀远思乡的典故是表达自己思念故乡的感情,但是这种思念是没有办法得到慰藉的,因为故乡已经沦陷为金国的土地了,想归而无处可归。在这里,作者已经冷静了很多,也找到“随分尊前醉”的办法来暂时化解心中的仇怨和痛楚了。这应该是作者南渡很久以后的作品了,这里,作者学会接受现实中的无奈了。据黄盛璋《李清照爭迹考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当作于绍兴 五年(1135年)三月,清照吋在金华”。这首词中表达的感情不如《鹅鸥天?寒日萧萧上锁窗》那么深沉,淡定,痛楚要强烈很多,情感表达直白,激烈。词的上阕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表明的是往事不堪冋首,但又无时无刻不让人想起,让人泪流。国破家亡的伤口还在流血,痛楚还没有麻木,作者还沉浸在伤痛之中无法自拔。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评说《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应作于赵明诚病殁之后。表现了女主人对亡夫的缅怀悼念及对亡灵的慰藉之情。”词的下阕说“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词的悼亡之意很明显,是写给赵明诚的。词人的感情非常沉痛,思念非常沉重。但让人绝望和无奈的是,就算想念也无处寄托。此词的创作年代离明诚去世也不会太过久远。但此时清照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明诚的过世了,感情已经开始沉淀下来学会用思念来慰藉自己了。所以此词不会是明诚去世之后马上就写下来的。而《声声慢》中表达的情感却很凄惶。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者似乎还不明白自己究竟身处何时何地何境,一切就像在梦魇之中,恍惚中觉得自己丢失了什么,但又不明白自己究竟丢失了什么,所以到处寻觅,却又不知道自己要寻觅什么。这是痛得糊涂的吋候。明诚的去世让清照还无法接受,也无法相信,但这个事实又彻底击倒了清照,让她魂不守己,每天的生活都恍恍惚惚,迷失了自己。只有沉浸于大痛之中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觉。就算喝酒也没能使自己有所麻木,有所解脱。只有看到了I口吋雁,仿佛才能让自己想起来失去了的人是谁,看到满地黄花,才发现已没有人陪伴自己一起赏花摘花戴花了,只有到了黑夜,才发现自己独自一人是如此寂寞,如此害怕黑夜。所有这些凄惶恍惚的感觉,不是愁,可也是愁。让人迟钝的愁,让人绝望的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此词抑郁悲戚的情调,应该是在明诚刚去世不久吋才有的感觉。明诚于建炎三年八月十八日病逝,正是中秋过后第三天,而此词应该就写于这个秋天。如果是第二年秋天其至更晚,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伤痛会慢慢减轻,作者就不会再有这种倘恍迷离的感觉了。 二、大雁、黄花等意象闪现着泪光,处处与悼亡有关《声声慢》词的意象运用十分丰富,而且意象的内涵包蕴很广很深。要读懂这些意象,把握李清照的内心情感诉求,需要有较广的知识面。首先看“大雁”这个意象。“大雁”这个意象并非李清照的独创,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逐渐累积起来的。一般来说,古人多以雁代表思念,思乡,思亲,思友,多有羁旅之悲。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词中以大雁南飞衡阳的意象来表达边关的征人想念故乡的思想感情。再如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这首词说自己想要凭借鸿雁和游鱼给相思的恋人传递书信,可是此信又无法寄出,因而惆怅抑郁。因为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所以古人在写相思的吋候多以鸿雁为意象,希望借助鸿雁传信来表达相思之情。而李清照词中的大雁,也多有这个功能。如《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冋时,月满西楼”,《念奴娇?萧条庭院》中“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中“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认为《菩萨蛮》中的“归鸿”是代表思乡之情,应该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而《蝶恋花》中的“过雁”,是怀念姊妹,“过雁”是替姊妹之间传递感情的信使。《一剪梅》和《念奴娇》中的“大雁”,却是李清照思念远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的象征,李清照正是借助“大雁”这个意象,来表达她对明诚那种甜蜜而又刻骨的相思。而《声声慢》中的“人雁”,李清照说是“旧时相识”。这个“旧时相识”,不难理解是旧时曾替李清照传递过相思之情的大雁。这个大雁飞过的时候,使清照格外伤心。为何如此伤心?因为雁在相思之情在而人不在了。这个人不可能是李清照的姊妹,因为没有史料记载有哪个姊妹的离去而让清照如此伤心,所以这个人只能是赵明诚,而清照也确实因为赵明诚的过世而肝肠寸断。所以我认为词中这个“大雁”,是为了悼念明诚而从这里飞过的。再看“黄花”这个意象。黄花就是菊花。在李清照的词中,“菊蕊”、“黃 花”共出现了3次,可见李清照并没有随意使用这个意象。但每次使用,都恰到好处。如《鹏鸩天?寒日萧萧上锁窗》中“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里的菊花开得非常美丽绚烂,正开在秋末冬初的这个日子里,因为怀念故土,作者的心境是凄凉的,凄凉的心境跟绚烂的菊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以绚烂美丽衬凄凉而倍增其凄凉。所以这里的菊花是怀国思乡的象征。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黄花”却成了千古绝唱。刘乃昌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千古名句。其所以备受称赞,因为人们都公认其言美妙无比。一则,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玉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意极美;再则,因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其新;三则,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李清照词鉴赏?情浓意密离恨深》)这里的黄花既是秋景,也代表爱情,相思之情。作者藉此自己对明诚的爱表达得深情款款,淋漓尽致。《声声慢》里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黄花”不是美丽绚烂,而早已被损伤得七零八落了,一朵朵鲜花早已憔悴凋零,飘落满地,厚厚地堆积在花枝之下。作者挑选这么衰败的景象来写肯定大有原因。考察作者的人生轨迹,也只有在赵明诚逝世之后作者心情最为糟糕,最为绝望,最为无奈。李清照虽然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强的人,但明诚的去世对她来说还是犹于晴天霹雳,《金石录后序》说:“……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明诚走得年轻,走得匆忙,生前两人志同道合,恩爱有加,这突然一个噩耗,再坚强的人也难以承受。以前两人以“花瘦”唱和,寄托离情,这里清照以残花败景寄托哀思,也是自然而然之事了。所以,我认为这里的“黃花”与《醉花阴》里的“黄花”是同一个含义,都是象征爱情,只不过“黃花瘦”是指代女主人公因相思而憔悴,而《声声慢》里的“黄花”如此残破衰败是因为明诚已经过世,过去美好的生活也如这黄花一样飘零凋落了。 三、“独自”一词,凄哀欲绝,正与明诚过世前两人双宿双飞、幸福温暖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独自”就是孤独一人,无人为伴。李清照的前期词中,有几处表达了孤独寂寞之意。如《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蝶恋花》中“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等。这几处寂寞孤独之感,都是因相思而起,都是词中的女主人公在想念丈夫赵明诚的时候产生的感觉。那么,《声声慢》里的“独自”的感觉,又与前几处的孤独寂寞又不一样。《一剪梅》里的“独上兰舟”是指独自一人去游赏荷塘,引起的是闲愁,是对心爱的人的甜蜜而美好的思念。《蝶恋花》里的愁是“浓愁”。词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句子:“酒意诗情谁与共?”这句词应该能解释作者为什么对丈夫有这么浓重的思念。因为丈夫正是自己的诗朋酒友,是心心相印的知己。这种思念比《一剪梅》中的思念显然要有更厚重的内涵。而在《声声慢》里,“独自”一词给人的感觉是凄哀欲绝:“独自怎生得黑!”词人有过那么多孤独寂寞的经历,都没有这一次这么让人难以承受。在前几首词中,孤独虽然让人寂寞忧伤甚至泪流,但还不至于过不了黑夜。应该说,只有明诚去世之后才会有这种感觉,才会有这么沉重的忧伤。这种忧伤来源于对于明诚在世时幸福生活的冋忆和对照,而现在一起都失去了,作者在感到凄迷恍惚的时候,更加害怕黑夜的到来。而且也只有在明诚去世不久吋才有这种感觉。明诚去世一段时间之后,当作者习惯了孤独寂寞,她也不会再感觉到孤独寂寞,不会再害怕黑夜。所以她后期的词作中,再没有提到孤独寂寞几个字了。基于以上几个理由,我认为《声声慢》是一首悼亡词,当作于建炎三年秋。作者简介:肖胜云(1972—),女,湖南新邵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主要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湖南长沙市,410004)o[参考文献] ⑴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2]黄墨谷•重辑李清照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3]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