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四执教教师: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刘晓梅指导教师: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江希执教班级:高一年二班执教时间:2017.5.30知识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学习作者从容旷达豪迈的胸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品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教学设想: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赏析,明确宋词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析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6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苏轼的一首《自题金山画像》小诗,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何对自己作如此评价?《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老师分析此诗内容,学生讨论,并由此理解诗人的境遇,引出有关诗人的生平成就。)二、关于苏轼:1.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诗歌方面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三、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6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四、诵读词作:初步感知。1、学生试读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着读课文,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2、听老师范读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品味,并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找出自己在情感、语速、语调等方面处理不足之处。3、学生挑战朗读请男女两位学生挑战老师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朗读,一边比较,并揣摩作者的感情,理解词意。(让学生在诵读之中初步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加强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五、品味赏析:(一)上阕:1、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么?么?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生讨论,师引导明确:这校改不好。“大江”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扩展开了;“千古”让我们想到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6
作用:这几句一开篇就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长的时间之中,定下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2、词的上阙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从语言、技巧、情感三个方面鉴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题模式+答案)明确:绘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形,夸张)“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声,比拟)“卷”——波涛力量之浩大,波澜奔腾之势。(形)“雪”——水色纯白(形,色,比喻)基调:豪迈奔放景物特点:雄奇壮阔气势磅礴(展示学生对这几句从语言、技巧、情感三个方面的鉴赏,师生共同匡正。)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引起作者的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对周瑜的赞和对自己的叹!(二)下阕:1、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周瑜苏轼建功年龄三十四岁四十七岁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6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2、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六、总结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七、读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思考,苏轼为什么如此复杂的形象?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苏轼的诗、词、文。要求学生在暑假中完成论文《我眼中的苏轼》。可长可短。6
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本词。2、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挫折时该怎样去面对呢?请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困惑,写下你的感悟,让我们走近并且努力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板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绘景雄奇壮阔气势磅礴↓写人风流儒雅意气风发↓感慨人生如梦(壮志难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