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张孝祥
生平及创作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寓居芜湖,因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父祁,曾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绍兴二十四年(1154)参加廷试,与秦桧之孙秦埙同场,主考官魏师逊及汤思退等为逢迎秦桧而定秦埙为第一,张孝祥第二。高宗读策后,认为他“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亲擢为进士第一,因此秦桧对张孝祥极为不满。及第后,又上疏为岳飞辩冤,更为秦桧所忌恨。秦桧使人诬陷其父与张浚、胡寅等人谋反,于是张祁、胡寅等皆被下狱,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才获释。
入仕后,他“性刚正不阿”,在朝任职期间,曾先后上奏议,提出了加强边备、抵御金人;扫除积弊,改革政治和培养、选拔人才的种种主张,表现了他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在地方官任上,他严明法纪,锄抑强暴,赈济灾荒,“庭无滞讼”。张孝祥举进士出自汤思退之门,曾受到汤的举荐提拔。但后来他却反对汤思退的议和主张,而支持主战派将领张浚的北伐,因而不断受到主和派的诽谤、打击。乾道五年(1169)因病以显谟阁直学士的身份离职,退居芜湖,讲论理学,徜徉山水,卒葬建康。
张孝祥是辛派词人的先驱,是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等南渡词人群与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等中兴词人群之间的过渡性词人。辛派词人远承苏轼而近学稼轩,从东坡到稼轩,其间的桥梁则是张孝祥。张孝祥的气质与苏轼近似,作诗填词均以苏轼为典范。他一方面学苏词的“豪”,以“诗人之句法”抒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学苏的“放”,并兼融李白诗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如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他的词作,既有深厚的爱国思想内容,又有写景抒情、挥洒自如的特点,词风接近苏轼,气势豪迈,境界阔大。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现存词224首。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赵眘继承王位后,任用张浚北伐,备收复失地。但因北伐军内部矛盾重重,将帅不和,结果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被金兵打得大败。于是,主和派的气焰便又嚣张起来,他们不顾张浚等爱国将领的激烈反对,遣使与金国统治者密切来往,准备缔结屈辱投降的和约。这时候,张孝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这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六州歌头》。该词概括了自绍兴和议、隆兴元年符离兵败后20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对于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实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表现出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激情,对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谴责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
分析上阙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满腔悲愤1,“长淮”何意?在当时有什么特殊意义?曾是祖国动脉的淮河,成宋金的分界线,词人无限感慨。2,词人站在边境线上,看到什么景象?萧条冷落,死气沉沉看不到军队活动的踪迹,没有战争时的戒备状态。3,词人面对此景,会有何感受?
黯销凝。写出了作者对国事无限忧虑,凝神沉思,悲痛欲绝,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这三个字集中体现了词人什么感受?
4,词人为什么不道出事情的真相?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1,“当年事”指什么事情?2,词人把中原沦陷的原因归罪于什么?中原沦陷殆天数,非人力。统治者妥协投降造致的历史悲剧(词人角度)3,中原沦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难言的苦衷(愚忠封建思想)
一水之隔,昔日耕稼之地,今日已被金人占领成为游牧之乡;金人控制区哨所纵横、防备严密。金人南下之心未死,国势仍是可危。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1,概况这几句的内容?2,反映了什么现实?描写了敌占区的情景。
写景:描写江淮区域宋金对峙的严峻态势,着重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小结上阙
徒有雄心壮志,也只能虚度光阴,路途茫茫。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抒发词人什么情感?
对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和主和派义愤填膺的谴责和辛辣有力的讽刺。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抒发了什么情感?
描写沦为亡国奴的中原人民殷切盼望王师北伐的急切心情和眼巴巴地“南望”的动人情景。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描写了什么情景?
忠愤之情,也是当时无数爱国人士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抒发了词人什么情感?
抒怀:首述恢复无期、报国无门的失望;继而斥责朝廷的忍辱求和;最后指出连过往的人,包括赴金使者,见到中原遗老也同样悲愤,词情更加悲壮。小结下片
课堂小结全词把宋金双方的对峙局面,朝廷与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加以鲜明对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宏观历史画卷,强有力地表达出自己壮志难酬之感以及对南宋政权不思收复国土的谴责,并表达了自己为代表的爱国之士的爱国激情及百姓们渴望收复中原的满腔忠愤之情。
词的感情奔放,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艺术特色清人陈廷焯认为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白雨斋词话》)
课件备用
词作欣赏长淮望断[1],关塞莽然平[2]。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3]。黯销凝[4]。[1]长淮,指淮河。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订立和约,以淮河为宋金分界线。此以淮河作为边界线来说。望断:极目远望,一直望到看不见。[2]莽然,草木茂盛貌。此句是说草木茂盛,与关塞齐平。这两句是说南宋撤掉淮河边防,致使关塞荒芜。[3]征尘,征途的风尘。征尘暗,意指北伐收复失地的前途暗淡。霜风,秋风。悄边声,即边声悄然,暗示南宋不修武备,放弃了对敌人的抵抗。边声:边地悲凉之声,如马鸣与军乐声等。[4]黯销凝,黯然神伤。黯,精神颓丧貌。销凝,亦作“消凝”,是“消魂、凝魂”的略语,指因伤感而出神。
译文伫立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关塞上野草丛茂,已成是平阔的荒原。北伐的征尘已暗淡,霜风凄紧,边塞上更显静寂悄然。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
追想当年事[1],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2]。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3]。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5]。笳鼓悲鸣,遣人惊[6]。[1]当年事,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宗室三千余人,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史称“靖康之难”。[2]洙zhū、泗sì,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流名,流经曲阜。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弦歌地,古人讲学的时候,常弹琴唱歌,所以称“弦歌”,此指有礼乐文化的地方。膻shān腥,牛羊的腥臊sāo味。三句是说孔子讲学的文化圣地也被金人的腥臊气沾污了。[3]毡乡,指金人居住的地方。金人是游牧民族,住在毡帐里。区ōu脱:同“殴脱”,汉朝时匈奴在边境屯戍或守望的土堡,此指金人筑的防守工事。[5]名王,原指匈奴诸王中之有名者,此泛指金兵将领。骑jì火,指骑兵手持的火把。骑,马兵。[6]笳jiā,胡笳,一种似笛的乐器。遣,使、令。
译文追想当年的中原沦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扭转;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泗水边,在弦歌交奏的礼乐之邦,处处都是膻腥一片。隔河相望的是敌军的毡帐,黄昏落日间可见牛羊返回圈栏,对岸纵横布置的有敌军的前哨据点。对岸,金兵将令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了整片平川。每每听到胡笳鼓角发出的悲壮凄惨的声音,都令人胆战心寒。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1],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2]。渺神京[3]。干羽方怀远,静烽燧[4],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5]。[1]空埃蠹dù,指武器废置不用。空,徒然、白白地。埃,蠹,均作动词,指蒙上尘埃、被虫蛀蚀。[2]零,尽。岁将零,指将至暮年。[3]神京:指沦陷的汴京。“渺神京”有“汴京渺远,光复何期”之意。所谓渺远,既指空间距离之遥远,更指光复时间之渺茫。[4]干羽方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使之归顺,意谓朝廷向敌人求和。怀远:安抚远方之人。活用《尚书·大禹谟》“舞干羽于两阶”(干,盾;羽,雉尾)故事。据说舜大修礼乐,曾使远方的苗族来归顺。干羽,指音乐,此代指文德。《礼记·乐记》:“干戚羽旄谓之乐。”古代跳武舞执干、戚,跳文舞执羽、旄。静烽燧,指边境上无战事。烽燧,即烽烟。[5]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驰骛wù,奔走。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以为情,即“心里怎么过得去、受得住”之意。
译文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虫子、尘埃的侵蚀和污染,自己满怀的壮志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地流失,壮心徒自伤悲,不觉英雄也到了暮年。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了。朝廷仍在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于两岸之间,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1],常南望、翠葆霓旌[2]。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3]。[1]遗老,本指前一代的臣民。此指中原地区陷于金人统治下的百姓。[2]翠葆霓旌,翠葆: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霓旌:象虹霓的旌旗,都是皇帝出行的仪仗,借指宋帝车驾。[3]行人:指出使者,也可指一般过路人,包括出金使者。填膺,充满胸怀。膺,胸。
译文听闻留于中原的父老,常常期盼朝廷收复失地,盼望皇帝仪仗到来。任何一位爱国者出使淮北,都要为中原大地长期不得收复而激起满腔忠愤,为中原人民的年年伤心失望而倾泻出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