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宋词四首(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ID:1143823

大小:4.34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2-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7宋词四首 1.用心诵读,感受宋词风格。2.由景及情,体会诗歌意境。3.揣摩用典,理解诗歌内容。 词的有关知识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长短句。后来,词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的标题由标题和词牌组成。其中,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词按字数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类。其中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而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最为著名。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主要区别: 婉约派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以美取胜之作;其语言清丽、含蓄,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其意境蕴藉雅正,情思曲折而真切。豪放派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女恋情,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其多直抒胸臆,语言流利畅达;其意境气势豪放,雄浑壮阔,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宋代有人这样评价,“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需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可谓形象具体,切中肯綮。 雨霖铃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字耆卿。因《鹤冲天》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而闻名。传宋仁宗闻此句后评曰:“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从此,柳永靠为歌伎们填词作曲为生,成为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的词人。他是当时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他通晓音律,熟悉旧调,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代表作为《雨霖铃》,有作品集《乐章集》。(约987—1053)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该词是词人离开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时写的。当时,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1.能够体现《雨霖铃》这首词主旨的句子是什么?全词围绕这一中心,按照时间顺序,可将词分为哪三个层次?(1)中心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2)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清楚: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然后从中检索出“景语”“情语”及“情景合语”。景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景合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提示】(1)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2)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3)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2.词中“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一细节描写对于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词人与恋人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却阵阵“催发”,进一步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提示】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的场景。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 4.请从结构上分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的作用。【提示】这两句在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阕的两人依依惜别,兰舟催发,引起下阕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景象。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词中的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提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用想象出来的“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孤寂的意境,烘托出人物形只影单的孤零心境。 6.词的结句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提示】词的结尾用叹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 7.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写景有实有虚,虚实结合,创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提示】上阕写实景实情,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二句,用朦胧凄凉之景烘托了恋人分离前的怅然若失;而下阕写想象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凄的心理状态。这样虚实结合,丰富了词的意境,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雨霖铃》这首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不得已离京远行,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但格调较低沉,情调未免太伤感了些。另外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以铺叙为主,白描见长,勾勒环境,描摹情态,惟妙惟肖。写景则近景远景相连,虚景实景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衬托,层层推进。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你所知道的写离别的诗词名句还有哪些?请你找出来,认真品读,体味其中的真滋味。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有人说,离别也是一种美,请你广泛搜集资料,品味古人的离别愁恨,写一个500字左右的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东坡居士——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1037-1101)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被指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即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苏轼已四十七岁,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事业无成,时不我待。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提示】上阕:主要描写赤壁雄奇的景色;下阕:主要借怀古抒发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1.词的开首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全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1)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奠定了全词壮阔豪放的感情基调。(2)为下文写周瑜的英雄形象作铺垫。 2.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历来备受推崇,请简要分析其描绘的意境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作用。【提示】这三句描写了赤壁古战场的形势险要,突出了它的雄奇壮丽,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请简要分析。【提示】这两句是上、下片转折的枢纽。“江山如画”,是对上面所描写的雄伟江山的总括评价。“一时多少豪杰”,虽赞颂周郎,但包括讴歌历代的无数英雄在内。词人在这里,把“如画”的江山和众多的“豪杰”联缀交织成词,创造出一种高尚隽美的意境,使人肃然起敬,并为之向往、倾倒。 4.这首词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周瑜,却又要写“小乔初嫁”,这是用了什么手法?词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提示】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作者写“小乔初嫁”是为了用美人衬托英雄人物周瑜的年轻有为、雄姿英发。 5.“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几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赏析。【提示】(1)儒雅风度,风流倜傥。“羽扇纶巾”写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2)少年得志,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形象。“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6.“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提示】词人在描写周瑜的“雄姿英发”后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表现了词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虚掷、功业无成的悲叹。 7.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名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超脱,也有人认为是消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提示】观点一:我认为这两句确实含有消极成分,与前文的豪壮情调不合。作者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慨。封建士大夫失意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 观点二:我认为这是词人在身心受到巨大打击时的自慰之辞。正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因此这种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观点三: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综观全词,说它很是昂扬积极,并不见得;可是它却告诉我们,词这个东西,绝不是只能在酒边花间做一名奴隶的。苏轼这首《念奴娇》,正是一个卓越的开头。至今为止,仍然像丰碑似的屹立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大道上。此词表达方式肆意大方,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被誉为铁琴铜琶,非常值得我们反复诵读、品味。 苏轼的婉约词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准确描绘诗词内容,是读懂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结合全词内容,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声声慢李清照 李清照,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后,流寓江南,境遇孤苦。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在词的创作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1084—1155)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之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合这首词的时代背景,阅读全词,你认为词人的“愁”表现为哪些方面?(1)“这次第”,即词人所见之景,因此,词人首先是因景生情。(2)结合词作的创作背景来看,作者的愁表现在国破家亡和自身的孤独无依的处境中。 2.《声声慢》极巧妙地撷取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请找出这些意象,并从整体上分析这些意象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作用。【提示】作者精心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有力地烘托了自己凄凉惨淡的思想情感。 1.词作的开头三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提示】(1)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2)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3)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句中的“晚”字,有些版本亦作“晓”字。你认为此处用哪一个字更贴切?【提示】本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灵活分析。①我认为用“晚”字更好。用“晚”字才能与下片中的“守着窗儿”“到黄昏”句呼应,也符合诗歌凄凉的意境。②我认为用“晓”字更好。说“晓来风急”,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再者这首词是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用“晚来风急”则反而与下片重复。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一句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提示】“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悲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而“却是旧时相识”则是作者联想到了这“雁”似乎正是曾为自己和丈夫捎信的大雁,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苦之情。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请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提示】(1)主要是从听觉上来写景。(2)作者写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的“点点滴滴”的雨打梧桐声,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凄苦。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极富顿挫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全词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提示】(1)这两句在全词中起到概括全词内容的作用。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2)卒章显志,扩大了词的意境。作者的哀愁是多方面的,有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这样的结尾能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意境。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生活中都有哪些愁?你能想起哪些描写这些愁的诗句?⒈思乡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⒉感时愁: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⒊离别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⒋伤春愁: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杨万里《伤春》)⒌思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⒍相思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一剪梅》)⒎忧国愁: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宋•辛弃疾《摸鱼儿》)⒏孤独愁: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 请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词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抗金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1140-1207) 本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 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用典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这首词中共有几处用典?请找出来,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它们各自的内容。(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上阕写到的两个人有何共同点?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提示】(1)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2)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2.词人在写孙权和刘裕时,为什么一略一详,请简要分析?【提示】写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3.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提示】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什么心情?【提示】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提示】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词中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提示】(1)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2)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之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4)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作用: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7.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提示】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尾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常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的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来看,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全词熔写景、咏史于一炉,怀古忆昔和伤时讽今密切结合,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时间和空间交接转换都极为自然流畅,纵横捭阖,一气贯注。格调沉郁,悲壮苍凉,大有幽燕老将之风,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清代陈廷焯也评价道:“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郭沫若也曾题联贴切地评价了辛词的风格,用在这首词中十分恰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回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背诵宋词四首。2、结合宋词四首谈谈豪放词与婉约词在写景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是锦上添花,其实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