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中语文 更上一层楼练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均指“回头看”;B项,杰出,英俊有才华/繁华的景象;C项,一般的河流/特指长江;D项,登/靠。答案:A2.概括两首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解析:分析词中形象的特点,要联系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个人遭际。参考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功业的往事,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及年岁渐老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心,反映了他对南宋统治者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不满,同时对一些将领对金用兵不作充分准备,企图侥幸取胜的行动表示忧虑。3.京口曾是“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建都之地。也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北伐起兵之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怀念孙权、刘裕来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解析:所写人物都是英雄,作者本是一名抗金将领,自然也想和孙、刘一样建功立业,但此时他却是壮志难酬,现实令他担忧。参考答案:表现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慨叹恢复中原的壮志未酬。4.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风流”与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风流人物”中的“风流”意思相同。B.“金戈铁马”是指用金属制成的兵器,披着铁甲的战马。代指精锐的部队。C.“烽火扬州路”中的“烽火”指“战火”。“扬州路”指扬州一带地区。路,是当时行政划分区域。D.“可堪回首”中的“可”是“难道”的意思;堪,能够。意思是不堪回首当年。解析:A项,这里的“风流”指英雄业绩及风流余韵,而苏词中的“风流”是“杰出”的意思。答案:A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5—6题。5.词的开篇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用心爱心专心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简单分析它好在哪里。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解析:第一句写景,第三句写人物,通过“浪淘尽”联系在一起,而“赤壁”地名又有其特殊的意义,让人不由生发感慨。参考答案:作者由眼前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进而想到历史上无数杰出的英雄,触景生情极为自然,写景和议论、抒情结合得天衣无缝。6.解析:“江山如画”前为写景,“一时多少豪杰”后为写人。参考答案:承上启下,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二)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7—8题。7.说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的现实针对性。8.词用廉颇的事作为结尾用意何在?7.解析:抓住作者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反对草率冒进、借古讽今来说。参考答案:借古讽今,暗指张浚的草率北伐失败,重点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8.解析:由于当权者的轻率和小人的挑拨,廉颇晚年被弃置不用,作者将来的遭遇极有可能与此相同。注意抓住这一点分析。参考答案:作者以廉颇自况,是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却很有可能像当年赵国的廉颇一样,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和苦闷。(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亭①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②。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①苏轼的友人在黄州的长江边建一亭台,苏轼为这个亭子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快哉亭”。②兰台公子:这里指宋玉。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把自然风分为雌风和雄风,含有对楚王的讽刺和嘲笑。9.词的上阕写景的方式新颖别致,请具体说明。10.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谈谈它是如何表现苏轼豪放的风格的。9.解析:“落日”为远景,“亭下”为近景俯视。“知君”“认得”为叙事,其他句子描绘环境。在诗词中,写景与抒情是不可分的。参考答案:前两句总写,一为远眺,二为俯视。次三句插入叙事。后五句对落日下的快哉亭作具体描绘。同时取景中摄入“孤鸿”,别有用意。总写与分写结合,写景与叙事结合,写景为抒情服务。10.解析:注意从取景、意境、语言等几方面分析。参考答案:景取其大,动作写其快而刚劲,意境取其旷远,抒情以快语出之,显出其词的清旷与豪放的风格。(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1—14题。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1.词的上阕用的表现方法是()A.寓情于景B.借景抒情C.直抒胸臆D.情景交融5用心爱心专心 12.下阕写的“阻归程”暗喻了什么?13.本词结尾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心情。14.词中表现了作者什么志向?11.解析:上阕未着一“情”字,皆是景物描写,而“情”却在景中显现。答案:A12.解析:明确“归程”喻抗金之路。“阻”字的分析,从写作背景看,从皇帝到一些大臣,尤其是秦桧极力阻止岳飞抗金,并对其加以迫害。参考答案:暗喻自己的抗金事业被赵构、秦桧君臣所嫉恨迫害,也受到其他大臣诸将的阻挠。13.解析:“瑶琴”“知音”均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三言》中“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的诗句,意为子期去世,再也无人能听懂“我”的琴音,了解“我”的心声了。参考答案:俞伯牙与钟子期缺少理解,深感寂寞14.解析: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至死不渝的志愿是恢复大宋河山。参考答案:抗金收复中原。二、语言运用15.把下面的倒装句调整为正常语序。(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解析:(1)“神游”的主语是“我”,宾语是“故国”,“应笑”的宾语是“我多情”。(2)“觅”的主语是“我”,“无处”是状语,宾语是“英雄孙仲谋”。(3)“犹记”“望”是动词,“烽火”是宾语,其他为状语、定语。答案:(1)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2)无处觅英雄孙仲谋。(3)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16.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上下联词语词性要相同,意义要相对。参考答案: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三、写作训练17.这两首词不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评价,只是借其抒发某种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了词人雄心壮志、抗金大业一直难遂的幽怨、悲愤。由于篇幅限制,诗人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苏轼在赤壁怀古,辛弃疾在京口怀古。你的周围,也会有一些历史资源。当你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的回声时,你是否有自己的独特的遐想和感悟?请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写作提示:写咏史的诗歌或散文,要发挥想象力,在构想之中再现历史画面,创造意象,抒发人生感受。回顾·展望5用心爱心专心 (2010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20题。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8.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1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20.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21.(2010四川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完成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注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18.解析:D项,“漏声断”中的“断”是“滴断”的意思。答案:D19.解析:“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诗人写的是梦境,属虚写。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壮阔的词境中来。答案:C20.解析: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一生的理想是“收复失地,统一中原”,他的诗和词中都体现了这种理想,同时因志向在现实面前得不到实现,故而伤感。注意“万里封侯”的典故。参考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1)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2)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21.解析: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间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参考答案:(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5用心爱心专心 ,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5用心爱心专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