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解题:1、师生共同交流对题目的理解:“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题是思乡。2、回顾提问对乡愁诗的积累:请写出至少三句思乡诗:(1) 的 (2) 的 (3) 的 二、吟读诗歌,感知情境1.教师范读,创设情境。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节奏、重音和感情,并按下面的提示读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齐读2、学生个别读诗,感知情境(学生评点、交流)3、思考: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解读诗歌,进入情境1、学生齐读、个别读,要求入情入境学生评点与刚才读诗理解的不同2、再现画面,赏析交流3、请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想象,仿照下列示例,改写全诗,学生交流要求:1)包含曲中的事物。2)加上自己的想象。3)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4)可以加上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5)可以添加适当的细节描写。
示例1: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四、评读诗歌,深化情境 1、学生再读,根据画面的描绘,再次进入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特色:本诗采用 的写法。2.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五、反观作者——马致远其人1、带领学生欣赏秋日美景,提出问题:“凡景语皆情语”,为什么在刘禹锡眼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但在马致远的眼里却是“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凄清悲凉呢?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吗?六、拓展延伸:白朴的《天净沙秋》1、比较情境“2、用竞赛的方式背诵七、小结作业:1、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现代文2、积累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每个季节至少两句)。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