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一中严仁清
一、课前随想二、教材分析三、设计思路四、教学重难点五、课前准备六、教学流程说课流程:
课前随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应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名族文化的智慧,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领悟内容,感受语文的优美,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材分析:本文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四首》中的一篇,文章通过描绘一幅秋野黄昏图,刻画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凉愁苦形象。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而且语言文字相当浅显,如同白话,然而曲中意境却极其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目标:1、能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和谐、富有韵味地朗读和背诵这篇课文。2、品味和欣赏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翅膀,培养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一、作品内容的分析二、艺术特色的分析教学难点:悲凉的意境分析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一份导学案、录音带和PPT课件。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积累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题材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导入新课几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篇作品。因为它及其出色地应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寓意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其中意境,然后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二、要求学生交流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及作者表达的浓重的思乡之情感知内容,自主探究
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
研读与赏析(精彩片段)一、请一位同学介绍《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学生自主提出疑惑,进一步理解诗歌意境。三、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古今诗词中有关抒写思乡之情的作品。
课后延伸1、将收集的诗歌抄写下来,细细体会。2、组织学生齐唱《常回家看看》,再度掀起情感高潮。3、搜集有关小令的知识,向同学介绍。
课后反思这堂课我注重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这节课还渗透了“忠孝”、“仁爱”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是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