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元 白朴)德兴市界田小学姜红凤教学目标: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曲中创设的情境,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2、体会本曲的语言特点,学习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3、从本曲中感受散曲小令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读背中感受作者挑选不同的意象进行写景的作用。2、难点:体会作者借助特有的物象传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写秋天的?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以写秋为主题的古诗词。如唐.杜牧《山行》、唐.张籍《秋思》、叶绍翁《夜书所见》等2、你觉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表达式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通过秋天传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导入对本曲的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元代的文学家白朴在他散曲中是如何写秋天的?二、观赏图片,听写散曲。(第一关:听写关)1、借助课件的图片,听写词语。(幅图一个词,不加标点。)2、检查听写效果,再次展示带有词语图片,让学生读出来并对照自己的听写情况,纠正错误。
1、全班齐读,指名几位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得真不耐!老师相信六(2)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最有天份了,你们身上有挖不完的宝藏。祝贺这次成功过关的学生!还有更多的关等你们来闯哦!)一、品读散曲,领悟诗意和诗情。(第二关:思考关)1、你们对这首散曲了解多少呢?如作者是谁?引导学生说,再出示课件作者简介,让全班齐读。2、“元曲四大家”你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出。3、出示诗文,师范读,并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进一步感受曲中所勾勒的秋景图,体会曲中蕴涵的感情。在朗读中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生活感受,在自己的创造性的想象中描述,进而达到对曲中所表现的意境的领悟。通过不同的诵读方式,全班齐读,分组读,男女读。4、看注释,并结合前面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曲的意思。引导学生说,指名四位学生一人说一句;①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②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③
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④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5、思考:除了描写有着明显秋意的景物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6、思考:这些景物描写体现出秋的什么特点?“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些景物中透着秋日黄昏孤寂萧瑟的氛围,有一点暗淡和冷清。“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山水草叶花五种景物,五彩缤纷,鲜艳明丽,开阔明朗,充满活力生机。7、思考:秋景为何在作者眼中会有这样不同的特点?景物中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眼中的秋景是萧瑟、冷清、孤寂的,这份感受与其说是在写秋日倒不如说是在写当时的社会环境。可是摆脱当时的社会环境再看这明朗的秋日又分明有着无限美好与活力。以此可以感受作者所追求的远离仕宦、悠游于山水的理想生活。8、思考:这些景物中“飞鸿”是比较特别的?画面中的“一点飞鸿”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意在朝廷中谋职,只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四、通过练习,升华情感。(第三关:练习关)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
色彩绚丽)。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C)A孤村落日残霞B轻烟老树寒鸦C一点飞鸿影下D白草红叶黄花3、第三句写的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4、“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___C__? A、凄苦悲凉 B、沉郁浩荡 C、明丽斑斓 D、轻快自然 5、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颜色)(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6、祝贺你们顺利过了三关,全班有没有信心齐背一遍呢?学生们齐背,个别背,进行奖励!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扩写(留做家庭作业),有兴趣的学生给这首诗配上一幅自己喜欢的秋景画。2、出示马致远著名的小曲《天净沙·秋思》,请个别学生朗诵,再小组读,全班读。师纠正读音。师要求学生多背诵好的诗。
《天净沙.秋》教学反思德兴市界田小学姜红凤在接到教导主任布置我们“同课异构”公开课的任务时,我和汪四萍俩当天就选好《天净沙.秋》这篇散曲。我们从备课到上课都没有任何的交流沟通。我会设想汪四萍会用到那些教学手段、她会怎么教,我就不要重复方法,用音乐导入,配音乐朗诵,读中感,读中悟。如果能够像戴建荣老师通过吟唱的方法,轻松而愉悦地学会一首古诗。所以我对这首散曲了然于胸之后,我绞尽脑汁地去想,我要跟别人不一样,自己去制作课件。完成课件之后,我再详细备课,时不时有了新想法又去修改课件。我设计的三道关,层层递进的,让我的学生去闯关,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借鉴王文丽老师听写古诗的方法,但我又增加图片效果,让他们对词语有了更深的印象。让学生听写词语时,其实我就把本曲的节奏于无形中告诉他们,教会他们怎么读了。为了让学生从深层次地挖来掘作者白朴,充分解读白朴,作品中作者白朴为何能如此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虽有秋景的清肃,却没有悲凉清冷的情绪,反而乐观向上。我又设计我第二关思考关,一个一个地问题让我的学生去解决。还有第三关:练习关。学生这节课是不是有所提升和有所收获。在这堂公开课中,我的随心所欲和时间观念不强决定我不可以完成我所预设的内容,所以有些遗憾!
在第一关:听写关。学生完成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但是还是很有帮助的。虽然我整堂上得有点忘本了,读得有些少,过了三天,我再要求学生背诵这首散曲,效果还是不错的。其中第二关:思考关。第6个问题:这些景物描写体现出秋的什么特点?抓关键词语“残、寒”,通过比较,“残阳”、“残月”、“残霞”及拓展有关乌鸦的诗句,感悟秋日黄昏的萧瑟、冷清,感受作者当时那悲凉、孤寂之情,以及作者用词之精妙,并且通过读出情感、想象意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山水草叶花五种景物,五彩缤纷,鲜艳明丽,开阔明朗,充满活力生机。这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秋只画卷,是作者心中向往的乐土,也正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读白,我紧扣画面颜色的丰富多彩,让学生读出缤纷斑斓的秋之画卷。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概括多彩的画面。第8个问题:这些景物中“飞鸿”是比较特别的?此时,我拓展白朴的个资料,使学生明白作者是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萧瑟冷清之处,去寻找那充满生机的乐土,并牵引到今后的写作也应如此,学习作者白朴的借景抒情。我让学生读得有点少,学生未能真正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第三关,学生还是十分踊跃回答问题,顺便要求学生齐背一遍,感觉氛围挺好。最后一个环节,
我在教学上还采用了比较阅读,我选用了被誉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找异同,从题目到用词,相仿的地方甚多,这两首元曲,我重在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异同,感悟出“文章因情感而产生”,不同的心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因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文学作品。不足之处:1、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想像时间,入境不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是悟不到作者笔下的情的。2、在指导背诵时,应让学生看板书,两幅画面对比背诵,加深印象,指导表达手法:静中有动,动静结合。3、因时间关系,作业扩写《天净沙·秋》无法在课堂上练笔,检查、展示。4、做个小画家:画一幅你心中的秋景画(你来给这首曲配画)。5、我力求在课堂中做到:平时、朴实、扎实,一课一得。我的教学方法是有点传统,因为我特别喜欢有实力的语文老师,生动的语言,亲切的语态,严谨的思维,不用太多的辅助性教学手段,照样能事半功倍。虽然我在语文教学上没有太多的经验,相信勤奋努力会有所进步,把好的学习方法都适当地迁移一下,尝试一下,形成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方法。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