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王亚楠、0831414课文: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教学目标】;1、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通过品味语言,再现画面,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感悟“秋思”的意境;学会化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3、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重点】:1、体会四首诗的意思。2、品味诗、词的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朗读并背诵《天净沙·秋思》。【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造一个句子,请从黑板上的几个词中选出三个进行造句,要求你照出的这个句子是你认为最美的。词语:流水、人家、老树、枯藤、小桥、昏鸦(将词语写在黑板的边上)例如:一只昏鸦趴在缠有枯藤的老树上。一、导语:法郎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也正因此,杜甫曾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春望》中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山使人愁。”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著名诗人孟浩然写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然而,却有这样一首诗,它仅仅只有二十八个字,可这二十八个字却拼凑出一幅羁旅郊图;谱出了一首断肠人触景生情的曲调;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正如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一样。这首诗歌的文字之精炼。正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那么,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来体会一下七百年前的“乡愁”。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展开你们想像的翅膀来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把自己刚才精心造的句子同课文相比较,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画?又透出怎样的心情?(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和作者)三、老师读课文,让学生想像老师描述的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四、同学根据老师的范读,再朗读一遍文章。五、分析:1.题目:《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2.作者:马致远。汉族,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与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合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王国维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章之妙,亦一言敝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曲《天净沙·秋思》,悲泪欲出。”3.分析: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本篇课文就是元曲中的一种称为小令。首先,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下面来品味一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怎样恰到好处的处理情于景的意境的。然后,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齐读)好!我们来看一下诗的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诗的开头点名季节(时间)----深秋。枯藤、老树、把人一下子推进秋天的悲凉之中,紧扣主题----悲秋。“枯”“老”进一步突出深秋的肃杀,“昏鸦”是指黄昏归巢的乌鸦。“昏”字用的最好,可堪称点睛之笔。乌鸦是有生命之物具有动感,“昏”字一出使其顿失活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动不动﹑毫无生气的昏鸦而已,与秋的意境想吻合。同时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们来看诗的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啊!潺潺的流水上横卧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桥,还有一户人家,这些画面具有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这难道还不美吗?在古代诗歌中,流水和枯花一直都是古人抒怀寄情的象征物。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一样。可是为什么作者第一句要写悲境而第二句要写美境?其实作者写美的目的在于以乐写悲,美----悲。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以乐写悲的请往下看。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念奴娇》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这句诗突出了游子的唯一交通工具----马,而且是一匹瘦马。当一个游子出门在外,他和他的朋友或者交通工具行走在古道上,在四周枯藤老树的环境下。看到第二句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他内心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揣测一下他的内心活动!我想他会想他的故乡﹑他的家﹑家中的父母﹑妻儿。还有在思考他的前程,他对未来的渴望。为什么文中用“瘦马”而不用“老马”?答案:“老马”并不一定瘦,但“瘦马”却一定能够显现出马的病态﹑老态,从侧面表现文中游的悲惨!第四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句中“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游子。“夕阳西下”点名具体的时间,傍晚﹑黑夜即将来临。哪个可怜的游子抬头望了望半空中的夕阳,身影拖的很长很长,眼看就要天黑,自己还不知在那里过夜,惟有无赖的叹息!看见小桥﹑流水﹑人家我想他的心里可能会升起嫉妒与希望,说不定还会到那户人家借宿一晚。五、小结:整首小令语言纯朴﹑清新﹑自然而有包含深情。运用了中国诗画相通原理进行作诗。前三句用九个并列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致远的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致远的大。六、艺术特色:1.语言音节和谐,具有自然柔和之美。2.用词淳朴,练字独到。3.诗中有画,画面色彩鲜明且动静结合。4.真情含蓄,自然流露,憾人肺腑。【作业布置】:1.朗读并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将《天净沙?秋思》扩写成一篇文章。【教学反思】: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意象分析是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将这个抽象的概念还原为具体的诗歌名句中意象的感悟,使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在教授完本诗,学生就应该在理解的同时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