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 绾着(guǎn)内帏(wéi)敛声屏气(bǐng)B.阜盛(bù)忖度(cǔn)宫绦(tāo)放诞无礼(dàn)C.簇拥(cù)戏谑(xuè)瞋视(chēn)不经之谈(jīng)D.纨袴(kù)两靥(yàn)憨顽(hān)鬓发如银(bìn)解析:A项中的“绾”读“wǎn”;B项中的“阜”读“fù”;D项中的“靥”读“yè”。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感到奇怪)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举止轻佻)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糊涂,不明事理)C.那管世人诽谤(无中生有,说别人坏话)众人忙都宽慰解释(宽解安慰)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行为放纵,不守规范)解析:B项中“风流”指的是风韵。答案:B3.在下列语段中空缺处填上标点,依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宝玉道①《古今人物通考》上说②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③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④A.①,“ ②,“ ③。” 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在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语时,提示语后应加冒号,并用前后引号把有关话语“引”起来。如果引号内又引述他人之话,则应用单引号将之“引”起来。完全引用时,引语的句未符号应放在引号之内。答案:D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B.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解析:所谓比喻,是指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另一事物,以便说得更为生动鲜明,即本体与喻体应是不同类,但有相似性。而C项只属人物外貌上的比较。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C5.下面对《宝黛初会》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B.《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C.《宝黛初会》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D.《宝黛初会》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解析:文中着力描写了凤姐、黛玉、宝玉等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等,当属详写,而对王夫人没有作详细描写。所谓虚写,即侧面描写,它与实写(正面描写)是相对的。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6.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解析:关注能体现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动作行为的关键性动词,并结合具体语境就能分析出她这样做的意图。可从“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的句中找到“携”“打谅”“送回”三个动词。这些动作既可表示王熙凤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讨好贾母。参考答案:三个动作:“携”“打谅”“送回”。这样做既可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自己对贾母的尊重。7.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解析:表情变化主要是指面部的神态变化。这种神态变化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往往是随着心理、情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表现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这并不困难,如“笑”“拭泪”“转悲为喜”“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等。分析变化的原因,只要结合语境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由上下文可以看出其原因是王熙凤善于逢迎和做作,演戏功底强。参考答案:喜——悲——喜,王熙凤表情两次改变。王熙凤善于逢迎和做作,她的悲喜全是冲着贾母而来,为的是时时处处讨贾母喜欢。8.“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王熙凤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解析:肖像描写包括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服饰,高雅华贵,暗示她的身份地位,她的贪婪俗气。“丹凤眼”“柳叶眉”写出她俏丽和清秀的外表,“三角眼”“吊梢眉”则透露出刁钻和狡黠的性格特征。这里应该是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答案:C9.选出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第一段语言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B.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C.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解析:此题考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应结合人物身份、地位、性格来理解。黛玉是一个聪颖机敏的女子,但是她又不得不“步步小心,时时在意”,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黛玉心里推测此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一定很特殊。贾母的一番话看似贬斥王熙凤,实际此语充满了贾母对熙凤的厚爱,这也正反映出王熙凤放诞无礼的原因。答案:C10.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解析:D项中“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王熙凤的连续发问,只是问并不要求回答,看似体现了她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对黛玉大献殷勤,而实际上是她在贾母面前讨好贾母,依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特殊地位,也是给林黛玉一个下马威。因此D项理解不正确。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正说着,有人回来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登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迎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动他的好处,他才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些什么来?”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连忙解释说道:“姑娘快别说他。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不过,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脸羞得通红,说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幸而是宝姑娘,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的!谁知这一位,反倒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他,赌气不理,他后来不知赔了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的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么?”原来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悄悄走来,不想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要说这话,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 A 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 B 者:他在人前,一处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 C 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 D 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11.给文中A、B、C、D处填上恰当的字。(只限填一字。)解析:很明显,这几处所空缺的字是与上文“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中的“喜”“惊”“悲”“叹”四字相对应的。抓住这几个字,再细细体会一下A、B、C、D各句的情感便可以非常容易地写出来了。参考答案:依次为:喜、惊、叹、悲12.宝玉为什么不愿意去见贾雨村?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本是“混世魔王”,根本不想听从别人的摆布,所以他不愿去。B.贾雨村来的不是时候,宝玉正和袭人、史湘云等谈得投机,所以他不愿去。C.贾雨村和宝玉年岁相差太大,在一起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他不愿去。D.贾雨村是仕途之人,只注重仕途经济,而宝玉是一个封建叛逆者,他们的志向不同,所以他不愿去。解析:从贾宝玉一听到仕宦、经济便大为生气以及《宝黛初会》中对不愿读书等情节可以看出,贾宝玉是非常反对读书为官的。他与贾雨村的最大分歧也当在此。答案:D13.湘云劝宝玉学些经济学问之后,又顺手借袭人之口说宝钗亦曾劝过,还赞宝钗“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下列对这一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既补叙前事,又为下文宝钗“规劝”一节内容作铺垫。B.一笔道出了史湘云、薛宝钗、袭人三人在对待仕途经济上的一致观点。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C.暗示了袭人是坚决地站在“金玉良缘”一边,坚决反对“木石前盟”。D.为了表示贾宝玉确实是一个不听别人规劝的“混世魔王”。解析:其实贾宝玉是一个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至于“混世魔王”,只是王夫人等人的封建正统观念的看法,这里所表现的也当是其叛逆的精神。答案:D14.林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后,为什么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解析:抓住文中“喜者”“惊者”“叹者”“悲者”等标志性词语,检索有关句子,并进一步作出概括。参考答案:喜者,因知道了宝玉确是知己;惊者,因宝玉不避嫌疑竟诉了肺腑;叹者,为何又生了“金玉之论”;悲者,父母早逝,无人为自己做主,自身又多病,但恐不能持久。二、语言运用15.(2020北京高考,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解析:断句应以语意表达为依据,还可以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尤其是虚词。如:夫、若夫等常放置句首;者、也等常放置句尾。参考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16.下面是“那位_______________姑娘便是林黛玉”一句中的四个修饰成分,其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穿一身素色衣裙 ②脸上带着哀愁之气 ③留着柔顺长发 ④身体怯弱不胜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解析:④“身体怯弱不胜”是林黛玉给人的总体印象,应放在最前边。①“穿一身素色衣裙”是林黛玉的整体外貌特征,而③“留着柔顺长发”是更为细致的描写,②“脸上带着哀愁之气”则是趋于内在性的描写,由①到③到②,反映了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在到内在的观察顺序。答案:D读书做人曹雪芹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袴”“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由此,也让我们联想到,文王被拘而演《周易》,仲尼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秋失明而成《国语》,孙子膑脚而修《兵法》……面对困境,他们不屈服,不退缩,艰难奋进,锲而不舍,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大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历程中悟到了哪些道理呢?从柳青的名言中你又得到多少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