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2)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2)人教版

ID:1146331

大小:3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2)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2.研习课文三、四、五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六人)展开诵读、背诵竞赛,每小组均分开次序,l号诵读完一自然段后,由2号接着,依次类推,若轮到2号、3号那就是背诵了,看哪个小组先完毕,若其中背诵的同学没有背下来,就由下一个诵读的同学接着背二段或三段。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三、“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其文漫灭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7.其下平旷8.问其深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11.而其见愈奇12.然视其左右13.盖其又深14.则其至又加少矣15.既其出16.则或咎其欲出者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9.其孰能讥之乎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四、集体齐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口头翻译2.找出议论的中心句明确:中心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掌握下列词句“观”“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guān建筑物的一种)“得”“不得极夫游之乐”(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与公甚相得”(《王忠肃公翱事》)(融洽);“某得八焉”(《王忠肃公翱事》)(得到、获得)“夷”“夷以近”(平坦);“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铲平、削平);“南抚夷越”(《隆中对》)(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相”“无物以相(xiàng)之”(帮助、辅佐);“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宰相、丞相);“卒相(xiāng)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4.(出示投影)掌握虚词“以”“以”:(1)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2)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5.(出示投影)掌握句子转换“非有志者不能至”改为肯定的说法(强调必须有志) 明确:转换为“有志者事竟成”五、讨论1.本段着重写什么?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2.这段议论是怎样引出的?明确:在前文的记叙的基础上,这里用一个“叹”字与前文“悔”字相呼应,以古人“往往有得”的事例,联系到游洞的事,很自然引出议论,语句精辟,富有启发性。3.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明确:五层意思:(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2)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3)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4)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六、研习第四段1.指名朗读 2.学生口译本段3.出示投影:掌握下列词、句。(1)“悲”“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叹、叹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悲哀);“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哀怜)(2)“胜”“何可胜道也哉。”(shēng尽);“沛公不胜(shēng)杯杓。”(《鸿门宴》)(能承担,禁得起);“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优美的);“终不能加胜(shèng)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胜利)(3)“谬”“后世之谬其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弄错)(4)“传”“后世之谬其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4.讨论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发出来的?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七、研习第五段1.指名朗读,并思考这一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2.提问: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3.全体同学齐读三、四、五段。提问:这篇文章以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请找出几个照应的句子。明确:(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2)“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而世之奇伟、瑰怪……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4)“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结果,“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正反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第四段由“古书之不存”照应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八、课堂练习(出示投影)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徐州。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欧阳修荐为涞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椽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惠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贵;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先是,馆阁之文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纲鉴易知录·宋纪》)1.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及其影响的一组是()①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②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③士大夫渭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④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⑤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⑥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A.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⑤⑥ [参考答案]1.A(要抓住“侧面表现”,③④⑤都是从侧面表现王安石的才干和影响的,其余各项不全是)九、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二三段,力争全文背诵。十、课堂小结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