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教学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2《游褒禅山记》教学课件

ID:1146357

大小:54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宰相,排除万难,推行新法。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王安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文言文写作的游记《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本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何特点?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主旨◇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第1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始舍于其址()★第一段:而卒葬之()舍,名作动死 □翻译:☆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了哪些内容?为什么? ★第二段:由山以上五六里()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十分之一。明,照明,名作动。其,助词,无实在意义。由,从。 □翻译:☆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2段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本段记叙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了怎样的游山心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第三段:古人之观于天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之,取独。常在于险远()奇伟,奇异雄伟;非常,不平凡。其孰能讥之乎()险远,艰险遥远的地方,形作名。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孰,谁。 □翻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翻译: 这一段的议论层次想一想: 想一想:“力”与“物”是两个客观条件,“志”作为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本段与第2段的照应关系: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提供论据,议论是记叙的深化、概括。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