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学案(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游褒禅山记》学案(二)

ID:1146373

大小:83.5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游褒禅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3、背诵名句名段,4、学习课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的写法。5、学以致用,汲取文中精神养料。【教材助读】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填空:(1)王安石,北宋著名的、、,字—,号曾积极参与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运动。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人称他王荆公,是因晚年曾封荆国公,称他王文公,是因死后谥号,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初屮我们学过他的文章《答司马谏议书》。2、给下边的字注咅:无物以相()之盖音谬()也窈()然长乐王回深父()••何可胜()道也哉瑰()怪咎()其欲出者••【合作探究】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3、整理本文实词的一词多义[乃]以其乃华山Z阳名Z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良乃人,具告沛公()[道]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何可胜道也哉()策之不以其道()[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文]独其为文犹可识,FI“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吴广以为然()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总结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问其浚,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而世Z奇伟、瑰怪、非常Z观,常在于险远(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始金于其址(好游者亦不能変也名之口褒禅(而莫能名者(火尚足以亚也(整理本课的古今异义词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A.古义:今义: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今义:C.此所以学查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今义:D.此歴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今义:E.壬是余又叹焉。古义:今义:F.然视其左右,來而记之者己少古义:G.至壬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Z古义:今义:6、整理本文存在的特殊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Z阳名Z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今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堂检测】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zh&ng)何可胜(shBng)道••B.盖音谬(miu)也窈(ydo)然••C咎(jiu)其欲出者以相(xidng)之••D.咎(jiu)其欲出者瑰(gui)怪••(A胜shengC父ftiD咎jid)2.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改为:(景象)■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3.选岀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距其院东五里■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副词,反诘语气ABC均为代词)4.选出下列加黑的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项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对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指出下面.“以”、“其”的用法。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其⑴始舍于其址。(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4)(5)(6)(7)(8)(9)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孰能讥之乎?(后1比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合作探究】1、古人在游记屮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2、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乂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3、本文在写法上与一般的游记有何不同?4、作者如何揭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堂检测】学了此文,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谈谈你的收获。(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巩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B.而人Z所罕至焉罕:极少••A.夫夷以近夷:平安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1.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夫夷以近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可以无悔也••3.选111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认为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问心无愧了。B.本文第一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C.作者特别强调“志”一一志向、意志,这和他后來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D.本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道理。4.翻译下面三个句子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Z也。 《游褒禅山记》学案参考答案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填空:(1)王安石,北宋著名的一政治改革、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生山曾积极参与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运动。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他是江西临川人,人称他王荆公,是因晩年曾封荆国公,称他王文公,是因死后谥号,列宁称他是屮国]•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初屮我们学过他的文章《答司马谏议书》。2、给下边的字注音:无物以相(xiang)之盖音谬5过)也窈(ydo)然长乐王回深父(fd)••何可胜(shOng)道也哉瑰(gul)怪咎(jiu)其欲出者••【质疑探究】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而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岀“深思慎取”的依据。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己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3、整理本文实词的一词多义[乃]以其乃华山Z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文]独其为文犹可识,F1“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4、总结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问其浚,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而世Z奇伟、瑰怪、非常Z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屮的通常用法。)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Z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5、整理本课的古今异义词A.比好游者尚不能土二。古义:十分今义:数词。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C.此所以学查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E.壬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F.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G.至壬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6、整理本文存在的特殊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这两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句 【当堂检测】BCDC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指出下面.“以”、“其”的用法。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惹褒埋葬的时间)(3)以英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8)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9)后世Z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质疑探究】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2、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o)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3、本文在写法上与一般的游记有何不同?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 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4、作者如何揭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乂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课后训练】BBCD1.翻译下面三个句子世间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于艰险和僻远的地方。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