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政治家、文学家。公元1054年(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三十四岁,在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任通判,辞职回家探亲,归途中游览了位于安徽含山县北、风景秀丽的褒禅山。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明妃曲》、《北坡杏花》、《泊船瓜洲》等。所作词不多,却能“一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二、解题“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也有人将其分为四类:记游,记述见闻感受,以优美的文笔抒发情感,如《小石潭记》;记事,通过记叙完整的事件来抒情议论,有真实也有虚构,如《桃花源记》;记亭台楼阁,对著名建筑物本身的介绍,如《岳阳楼记》;记物,记录描绘一件物品,如《核舟记》。本文属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纯粹的写景状物的游记。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本朝人尚理”,本文也就有如宋诗有议论化倾向一样,是利用游记进行说理。褒禅山位于安徽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背景知识】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三、注音褒禅山(bāochán)华山(huà)始舍于其址(shè)庐冢(zhǒng)有碑仆道(pū)盖音谬也(miù)窈然(yǎo)咎其欲出者(jiù)好游者(hào)夫夷以近(fú)昏惑(huò)萧君圭(guī)孰能讥之(shú)无物以相之(xiàng)王回深父(fǔ)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四、三行对译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2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12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12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12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第四段: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2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第五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2
五、词语总结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二)、词类活用1、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名。)3、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侧面)4、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明白)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头)7、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10、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11、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12、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三)、古今异义1、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然力足以至焉(古义,足够用来;今义,完全可以,够得上)4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件事)5至于幽暗昏惑(古义:到+介词)6此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有所成的人)四)、一词多义夫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fú,代词,那)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fú,发语词,用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fú,代词,那)于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引进处所,可译为“在”。)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介词,引进对象,针对某一事物、情况,表示其认识、看法,可译为“对于…来说”、“在……看来”。)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介词,引进对象,可译为“对”“对于”)道①有碑仆道(道路)②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③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①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属于作文以记之(文章)③文过饰非(掩饰)然①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其(1)代词12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指褒禅山2.以故其后名之——指褒禅埋葬时3.距其院东五里——指慧空禅院4.其文漫灭——指仆碑5.独其为文犹可识——指仆碑6.问其深——指洞穴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指好游者8.盖其又深——指后洞9.则其至又加少矣——指游客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指古人12
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自己12.然视其左右——指洞壁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山的名称14.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些,指欲出者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1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指前洞12(2)副词,表示反问。其孰能讥之乎(3)助词,无实意(为特殊用法)既其出名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识其本名)常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寻常)②常在于险远(常常)之(1)代词12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指褒禅山2.而卒葬之——那里,指褒禅山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褒禅山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指华阳洞5.入之甚寒——指后洞6.谓之后洞——指后洞7.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指后洞8.遂与之俱出——指怠而欲出者9.来而记之者已少——指后洞10.而余亦悔其随之——指怠而欲出者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他12.其孰能讥之乎——他1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2(2)取消句子独立性12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2.而人之所罕至焉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2(3)结构助词,的121.褒之庐冢也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4.余之力尚足以入5.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8.此余之所得也12者(1)……的人121.而记游者甚众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有怠而欲出者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5.来而记之者已少6.则或咎其欲出者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8.险以远,则至者少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0.然力不足者1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2)表示停顿12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2.如“华实”之“华”者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5.四人者12(3)……的原因所谓华山洞者所(1)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12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2.所谓华山洞者3.所谓前洞也4.盖余所至5.而人之所罕至焉6.此余之所得也12(2)所以——这(就是)……的缘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12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和2.有志与力——连词,和3.遂与之俱出——介词,和12以(1)介词,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介词,因为12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2(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而”“并”12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2.夫夷以近3.险以远,则至者少4.不随以止也5.而又不随以怠12特殊: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为1.独其为文犹可识——有2.于人为可讥——是而在己为有悔——是而(1)并列12而在己为有悔而卒葬之而余亦悔其随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2)承接来而记之者已少(3)转折1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其见愈奇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12(4)递进12而记游者甚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又不随以怠12(5)因果12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人之所罕至焉有怠而欲出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2也(1)判断的语气12褒之庐冢也所谓前洞也火尚足以明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12(2)陈述或解释的语气12盖音谬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亦不能至也此余之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3)感叹的语气1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何可胜道也哉12(4)在句中,表示停顿1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不随以止也12焉121.于是余有叹焉——语气助词2.而人之所罕至焉——兼词,于此3.然力足以至焉——兼词,于此12六)、句式(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12
,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①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四)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六、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第1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第2段则全是记游。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可以说,前洞是宾,后洞是主,作者本来要探索的就是后洞,自然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因为当时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第3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益,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便是作者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4段,与第1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第5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从而收束全文。12
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正像梁启超所说:“荆公则学人之文也。”不只是求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坚持,才会最后取得成功。这篇文章从这方面也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二)、问题探究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2.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这样的判断句学生在初中时即学过一些,可以略作梳理。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个判断句中包含了因果关系,“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关于练习一 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试仿照表中第1、4段的形式,填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然后背诵第2、3两段。记叙部分议论部分第1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4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结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第2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3段于是余有叹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结论:要有志,尽吾志。二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参考答案:12
三 课文第3段中,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试查找有关资料,联系王安石的政治活动,写一篇短论,陈述你的观点。参考答案: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定立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的变法的成败、教训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