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3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精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第3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精品教案

ID:1146542

大小:63.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的: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教学重点和难点:1•背诵全文。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屮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3.之以的用法。教学方法:精读课。课时安排:三课时(自读、讲读、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初屮,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而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知识精粹,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帖》)「庆丿力二年(1042-21岁)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40岁)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48岁)任参知政事。•次年(49岁)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冇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 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53岁)罢相。次年(54岁)再为相。•熙宁九年仃076-55岁)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乂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65岁)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66岁)忧愤去世。卒谥文,故乂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冇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屮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儿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彖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Z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英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冇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三、学习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⑴出文屮的词类活用词: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届, ①冇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③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④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⑤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v--n.见到的景象。⑥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⑦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2)疑难句释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Z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儿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Z阳名之也”乂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述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Z”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Z不存,后世Z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右人能以Z为名,可意译为:没冇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乂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止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四•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写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笫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笫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岀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描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2.追冋: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冇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槊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Z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Z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描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一一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Z”O)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三)品读课文1、研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述冇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屮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2、研读第二段。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冇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 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后悔”,因为余Z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Z出,不得极夫游Z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3、研读第三、四段。(1)齐读笫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a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冇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O心得是什么?在文屮寻找关键语句回答。明确:这一段承接笫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冇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屮继续寻找答案。(略)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乂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索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Z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乂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釆取“深思慎取”的态度。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珀”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5、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屮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6、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冇什么明显的特点呢?[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儿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冇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冇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捉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第三段由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7、背课文第三段。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五、鉴赏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 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而的记游处处从后而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犁;后面的议论乂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1.重点突岀,详略得当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乂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乂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乂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Z“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乂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2.文笔简洁,语言凝练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屮的一些句子,如“人Z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贝U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