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文体知识本文兼具记游与议论。游记:记录游览中见闻感受的文章。主要是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喜欢读书,长于写文章。议论脱俗,自信心很强。宋仁宗时,曾上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表现了矫世变俗的志向。王安石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相继举办农田法、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号为“新法”。熙宁七年,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后又作宰相。他被封为舒国公,又改封为荆国公,所以人们称他为“王荆公”。卒谥文。王安石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褒bāo禅chán山卒zú庐冢zhǒng谬miù窈yǎo然怠dài咎jiù瑰guī怪无物以相xiàng之深父fǔ胜shēng道慎shèn取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文章结构(一)(1—2):记叙——游山经过。①、介绍褒禅山概况。②、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③、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④、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舍:筑舍定居始:当初于:在其址:它的山脚下。山麓其后:那以后名:取名。名为动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也称它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它的山脚筑室定居,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那以后称它为褒禅山。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庐冢也:判断句。以:因为。阳:南面。名:称呼。名为动。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的房屋。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的地方,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独:惟独。犹:还。识:辨认。今……谬也:判断句。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模糊、磨灭,只那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识出,叫“花山”。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误。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惟独那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识,叫“花山”。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吧。
山之、山之、山之、山之。1、第一段依次记述:名寺洞碑
2.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其下平旷:平坦开阔有泉侧出:从旁边。由山以上六七里:上:往上走。第二段注释有穴窈然:然:形容词尾。问其深:深:深度。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尽头。名词作状语名为动形为名形为动。
翻译华山洞的下面平坦而开阔,有泉水从旁边涌出,在这里题字、留念的人很多,就是所说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深远幽暗,进去后很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称它为“后洞”穷:穷尽极:极尽走到尽头尽情享受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连词表修饰火且尽:且:将要。其进愈难:其进:那前进时而其见愈奇:其见:那见到的(景致)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见到的景象越奇特。有人懈怠而想退出,说:“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了。”于是,与他一起出来。大概我们所到的地方,比起喜好游险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看洞壁左右,来此(这里)并题字的人已经很少了。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方是时:是:这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有的人动为名形为动
大概洞内更深处,那到的人又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那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可以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想要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而(余):并列连词极尽
3.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③“余所至”之近与“好游者”所至之远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记叙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3、4、5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于是:对这种情况。有:产生之:主谓之间,无义。于:对于观(于天地……):观察
对这种情况我产生了感慨。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并且广泛。那路平并且近的地方,那么游览的人就很多;险峻并且远的地方,那么到的人就很少。译文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而(世之奇伟):但是非常:不同寻常在:动词,表示存在险远:险而远的地方。形为名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志:志向
然而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人很少到的地方。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又不随着别人而停止,但是力量不足的人,也不能到达。译文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怠:懈怠。至于:到达。(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
有了志向与力量,也不随着别人而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是不能到达的。然而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也是有所悔恨的;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其孰:难道谁所得:得到的,即收获
然而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1第三段可以分为五层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为例,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1第三段可以分为五层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尽志无悔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对于那块倒下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文献未能存留(失传),后代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不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里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地采取它的缘故。译文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作者认为治学应该“深思慎取”。经过自己认真思考,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对人的称谓(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用,这时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山名(本名——别名)洞名(前洞——后洞)仆碑后洞记游议论音谬怠出深思慎取志、力、物
板书:叙游山经过议游山心得有志尽吾志深思慎取
第三课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叙议结合。归纳文言知识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业:第一题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①过渡衔接①两部分之间有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议论,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②文字上前后呼应。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第二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②文字上前后呼应:第三段有志尽吾志而在己为有悔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而不能至也志力物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联系
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以此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课本作业第二题道:1:道路。2:说。3:方法由:1:原因。2:从。文:1:文字。2:刻花纹、刻文字至:1:到、到达。2:达到极点
文言知识归纳:通假字:父——甫古时对男子的美称
古今异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于是余有叹焉十分之一不平凡到达求学的人对这种情况
词类活用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火尚足以明也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名做动,筑舍定居名做动,命名名做动,命名,取名形做动,弄错形做动,照明形做动,穷尽名做动,说明白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常在于险远问其深至于幽暗昏惑有泉侧出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形做名,险要偏远的地方名做状,从侧旁形做名,深度形做动,极尽形做名,叫人迷乱的地方动做名,见到的景象动做名,到达的人
特殊句式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此予之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有碑仆()道状语后置判断句省略句
“其”字的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其”:代词,它(代“穴”)。2:“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其”:代词,它(代后洞)。2:“其”:代词,代游客。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11、谬其传——代词,它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明明天上,灿然星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祥瑞之气的彩色云朵糺烂:灿烂乣:同“纠”, jiū聚集缦缦(màn漫):萦绕舒卷貌或弥漫光华:光辉旦:天.复:又旦复旦:一天又一天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明明天上,灿然星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祥)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上天至明至尊,光辉灿烂遍布星辰。日月的光辉,每天都普照大地啊.虞帝舜大宴群臣百工时的集体唱和之作,是对帝位禅让制度的歌颂。歌声宏博而浩渺,天地为之久昂扬。
他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代词称代他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自己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指代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副词推测、反诘难道其孰能讥之乎等语气大概其皆出于此乎恐怕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还是吾其还也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其信然邪?其梦邪?假设如果其济,君之灵也成功助词衬音(不译)路漫漫其修远兮“其”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来而记之者已少有怠而欲出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卒葬之而人之所罕至焉表承接,于是,就,因而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此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转折,却表并列,而且,并且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表原因,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通“而”,表承接
险以远,则至者少夷以近,则游者众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力足以至焉通“而”,表并列用来
而卒葬之来而记之者已少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此予之所得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而人之所罕至焉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它助词,的主谓之间,无义
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表判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副词才陈涉乃立为国号为张楚副词就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副词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
然:何为其然也代这样理固亦然代这样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转折连词然而
文:独其为文犹可识名文字文理有疏密名纹路文过饰非动掩饰文、饰:掩饰过、非:过错
始舍于其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于人为可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是予有叹焉余于仆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在到对于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夫发语词,引起议论指示代词,这,那
课外作业结束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无义)(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⑧其孰能讥之乎?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⑩/⑧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C
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碑仆道仆:倒跌倒B.其文漫灭漫:淹C.盖音谬也盖:大概D.何可胜道也哉胜:尽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D
6.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其孰能讥之乎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B
第三段注释:于是:对这种情况。之:取独。观(于天地……):观察于:对于而(世之):但是非常:不同寻常险远:险而远的地方。在:动词,表示一种存在。(罕至)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至于:到达。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所得:得到的,即收获。怠:懈怠。志:志向,理想。孰:谁。形为动。
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