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陈情表》、《游褒禅山记》复习小测(广东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鸿门宴》、《陈情表》、《游褒禅山记》复习小测(广东专版)

ID:1146582

大小:249.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鸿门宴》复习小测(广东专版)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令将军与臣有郤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犒赏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相当C.不如因善遇之遇:对待D.若属皆且为所虏属:辈,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B.籍吏民,封府库C.沛公军霸上D.范增数目项王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10~12段,完成6~10题。)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去,到B.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第二次拜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8.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B.籍何以至此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此亡秦之续耳9.下列对所选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叙述的事情属于刘邦、项羽为争夺霸主地位而在鸿门宴上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B.“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句说明项羽已经察觉到刘邦要逃跑。14 C.刘邦“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张良等大部分随从留下不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项羽。D.刘邦之所以最终诛杀了曹无伤,是因为他在鸿门宴上得知曹无伤是内奸,把他“欲王关中”的政治野心向项羽告了密。10.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译文:(2)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文: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5题。)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即绝河津,反为楚。汉王使郦生说豹,豹不听。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余、赵王歇。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项王不听。汉王患之,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于是项羽乃疑亚父。亚父是时劝项羽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周苛、枞公相谓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因杀魏豹。汉王之出荥阳入关,收兵欲复东。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史记·高祖本纪》)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谒:请求B.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属:归属C.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跳:逃走D.晨驰入张耳、韩信壁壁:军营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14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邦用计策对付项羽的一组是()①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③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④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⑤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⑥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派人劝说魏豹投降自己,魏豹不从,于是就派韩信攻打并俘虏了他,最后又令周苛、枞公杀死了他。B.刘邦的离间计让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一气之下请求告老还乡,可是还未到达彭城就病死在路上。C.刘邦逃出荥阳进入关中后本打算收兵向东进军,可听了袁生的计策后,又转而出兵宛县、叶县之间,与黥布一路行进,一路收集人马。D.彭越率领的汉军在下邳打败了项声、薛公率领的楚军,项羽闻信引兵攻打彭越,刘邦借机进驻成皋,最后项羽又率兵包围了成皋。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军绝食,乃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译文:(2)使韩信等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未晚也。译文:(3)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译文:四、语言表达16.从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要有文采。(100字左右)孔子屈原刘邦李广荆轲项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项羽本纪》描写了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陈情表》复习小测(广东专版)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衅:艰难祸患14 B.除臣洗马除:除去C.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文中指疾病缠身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做官任职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距关,毋内诸侯D.犹蒙矜育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D.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A.历职郎署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臣具以表闻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2~4段,完成6~9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保卒余年卒:死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当:任、充当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病重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听:准许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猥以微贱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①且臣少仕伪朝②若属皆且为所虏D.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8.下面是对选文内容的解说,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2段主要是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B.“寻蒙国恩”“猥以微贱”“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欲奉诏奔驰”等句子写出作者对朝廷征召的无限感激之情。C.课文第3段主要是写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关系以及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为国效力的决心。D.课文第3段写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报养祖母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表白写得委婉曲致,到最后才正式表明。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译文:14 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及属稿属:写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11.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译文:(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译文:四、语言表达14 1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肇庆中学准备在全校推广诗歌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鼓励学生阅读诗歌的开场白,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复习小测(广东专版)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B.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文:碑文C.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盖:大概D.则或咎其欲出者咎:错误2.下列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子瑜者,亮兄瑾也。C.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二至四段,完成6~10题。)6.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举着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C.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D.而在己为有悔己:自己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14 B.两个“方”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C.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方”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8.下列句中加点“以”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⑤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④C.①④/②/③/⑤D.①③/②/④/⑤9.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C.“有志矣”,而且“力足以至”,却“不能至”,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会感到“有悔”的。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10.翻译下面的句子。(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1~15题。)石钟山记【宋·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始访其遗踪访:寻访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C.至莫夜月明莫:通“暮”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几乎14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②于是予有叹焉B.①石之铿然有声者②古之人不余欺也C.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D.①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②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此世所以不传也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1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余尤疑之”。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人恐怖。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D.作者用典故作比,说明山由钟名。15.断句与翻译。(1)请给下面的文言片段用“/”准确断句。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16.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答:《鸿门宴》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倍”通“背”;C项,“蚤”通“早”;D项,“郤”通“隙”。2.【解析】选B。“当”应是“抵挡”的意思。3.【解析】选C。都是介词,可译为“在”。A项,①连词,来;②介词,按照。B项,①介词,替;②动词,做。D项,①副词,趁机;②动词,沿袭,因循。4.【解析】选A。A项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5.【解析】选D。A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①结婚的事;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B项,古义:崤山之东;今义:山东省。C项,古义:小人之言;今义:详细说明。6.【解析】选C。“再拜”是“拜两次”的意思。7.【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①副词,才;②副词,竟然。C项,①连词,于是,就;②连词,却。8.【解析】选B。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省略句;D项,判断句。14 9.【解析】选B。“项羽已经察觉到刘邦要逃跑”错,不可推出。10.答案:(1)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行大礼的人,不必讲究小的谦让。(2)我们这些人即将被他俘虏!11.【解析】选B。属:连接。12.【解析】选A。都是动词,可译为“到、去”。B项,①介词,因为;②连词,来。C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加强婉商语气。D项,①副词,互相;②副词,动作偏指一方。13.【解析】选C。①句只是单纯地派兵攻打降将魏豹;③句是刘邦在被围困缺少军粮时的无奈之举;⑥句是刘邦设计夺取手下大将的军权。14.【解析】选A。魏豹是刘邦的部下,投降项羽后,刘邦派人劝他再回来;杀死魏豹不是刘邦的命令,是周苛、枞公二人的主张。15.答案:(1)汉军粮草断绝,就趁夜把二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放出东门,楚军从四面追赶围打。(2)派韩信等去安抚河北赵地,把燕国、齐国联合起来,那时大王再兵进荥阳也不晚。(3)项羽听说汉王在宛县,果然率军南下。汉王加固壁垒,不跟他交战。附【译文】三年(前204),魏王豹请假回乡去探视父母的疾病,一到魏国,就毁绝了黄河的渡口,反汉助楚。汉王派郦食其去劝说魏豹,魏豹不听。汉王就派将军韩信前去攻打,把魏军打得大败,俘虏了魏豹。于是平定了魏地,设置了三个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汉王随即命令张耳与韩信率兵进攻取井陉,攻打赵国,杀了陈余和赵王歇。第二年,封张耳为赵王。汉王的军队驻扎在荥阳南面,修筑了一条两旁筑墙的甬道,和黄河南岸相连接,以便取用敖仓的粮食。汉王跟项羽互相对峙,持续了一年多。项羽多次侵夺汉甬道,汉军粮食缺乏,项羽于是包围了汉王。汉王请求讲和,条件是把荥阳以西的地方划归汉王。项王不答应。汉王为此而忧虑,就用陈平的计策,给了陈平黄金四万斤,用以离间项羽和范增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便对亚父范增产生了怀疑。范增当时是劝项羽务必攻下荥阳,当他遭到项羽猜疑后,非常愤怒,就托辞年老,希望项羽准许他乞身告退回乡为民,结果还没有到彭城就死了。汉军粮草断绝,就趁夜把二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放出东门,楚军从四面追赶围打。这时将军纪信乘坐着汉王的车驾,假扮成汉王的样子诳骗楚军。楚军一起高呼万岁,都到城东去观看,因此汉王才得以带着几十名随从骑兵从城西门出去逃走。出城之前汉王命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卫荥阳。那些不能随从汉王出城的将领和士兵,都留在城中。周苛、枞公商量说:“魏豹是已经反叛过的侯国之王,难以和他一起守城。”于是把魏豹杀了。汉王逃出荥阳进入关中,收集士兵准备再次东进。袁生游说汉王说:“汉与楚在荥阳相持不下好几年,汉军常陷于不利的困境。希望汉王出武关,项羽一定率军南下,那时大王加高壁垒,不出战,让荥阳、成皋一带得以休息。派韩信等去安抚河北赵地,把燕国、齐国联合起来,那时大王再兵进荥阳也不晚。这样,楚军就要多方防备,力量分散,而汉军得到了休整,再跟楚军作战,打败楚军,就确定无疑了。”汉王听从了他的计策,出兵于宛县、叶县之间,与黥布一路行进,一路收集人马。项羽听说汉王在宛县,果然率军南下。汉王加固壁垒,不跟他交战。这时候,彭越渡过睢水,和项声、薛公在下邳交战,彭越大败楚军。于是项羽就率军东进去攻打彭越。汉王同时也就率军北进,驻扎在成皋。项羽打跑了彭越,听说汉王又驻进了成皋,就率军向西,攻下了荥阳,杀死了周苛、枞公,并且俘虏了韩王信,接着包围了成皋。14 汉王逃走,只和滕公共乘一车从成皋北面的玉门逃去,往北渡过黄河,驱马跑到夜晚,留宿在修武。他自称是使者,在第二天清晨,冲入张耳、韩信的军营,夺了他们的军权。又派张耳往北到赵地去大量收集兵卒,派韩信东进攻打齐国。汉王取得了韩信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熟悉人物经历、历史地位、个性特征等。同时,要注意审题,从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正面的和负面的两个方面进行人物评价。答案:示例一:刘邦他曾经嗜赌如命,好吃懒做,一副流氓地痞做派;他为争夺天下,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是亲人的生命,为世人所不齿。但是,他对目标的执著追求和为实现目标而越挫越勇的精神又有几人能及呢?示例二:项羽他是一位怀揣壮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儿女情长的伟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扛鼎气盖世的英雄;在词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学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17.答案(示例):刘邦圆滑的表演张良机智的安排樊哙忠勇的行为《陈情表》答案解析1.【解析】选B。除:授职。2.【解析】选D。A项,“闵”通“悯”;B项,“零丁”通“伶仃”;C项,“距”通“拒”,“内”同“纳”。3.【解析】选C。①②都是介词,因为。A.①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②动词,看见。B.①介词,表比较,比;②介词,引出动作的时间。D.①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②连词,就,那么。独具【方法技巧】“删”、“换”、“代”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所谓“删”就是指将加点的虚词删除,看是否影响句子的意思,若不影响,一般来说该虚词就是作连词的;所谓“换”就是指将虚词前后的两个词交换位置,若交换后,意思不变,则表明该虚词是表并列关系;所谓“代”就是用其他词语替代加点的词,看语意是否发生变化,则可推断出其用法。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连词,表修饰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连词,表并列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连词,表转折,却④惑而不从师(《师说》)——连词,表转折,却如何辨别以上的“而”呢?第一步采用“删”法,将①至④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第二步采用“换”法,将“而”字前后的两个词交换位置,就能辨别出这4个“而”的差异。换位后,只有②不影响原意,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关系。第三步采用“代”法,将“而”字的有关连词的常用意义代入句子中,则可判出③④句都表转折关系,①句是表修饰关系。4.【解析】选B。例句加点词语为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A.名词作动词,任职;B.名词作状语,向上;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D.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解析】选D。例句“无以”为固定句式。A.省略句;B.状语后置句;C.判断句;D.“是以”为固定句式。6.【解析】选A。卒:动词,终。7.【解析】选B。B.①②都是表判断的动词,是。A.①介词,用;②凭,以……的身份。C.①连词,再说,况且;②副词,将要。D.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②14 结构助词,的。8.【解析】选C。课文第3段并没有写自己待祖母终老之后为国效力的决心,这是课文第4段的内容。9.答案:(1)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侍奉祖母),向朝廷申诉又不被允许。(2)本来就希望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10.【解析】选D。贾:做生意。11.【解析】选B。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②④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12.【解析】选A。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世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答案:(1)所以我为周维城作传记,留给以后修撰县志的人。(2)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附【译文】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侯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侯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正派人,他告诉我有关周维城的事非常全面具体,所以我为周维城作传记,留给以后修撰县志的人。周丰,字维城,祖先是绍兴人,后来迁徙到杭州,几代都是商人,有钱财。父亲名叫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纵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和产业,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在幼年,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又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他就总是把父亲的脚抱在怀里。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配给他。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一会儿,就又回到母亲身边察视。母亲倘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围着母亲的身旁徘徊不已,不停地呼喊“阿母”,声音悲切依恋像婴儿一样。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他在世时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会同样呼唤,大概是成了习惯,并不是自觉如此……周丰做生意致富,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八十四岁时去世。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那谨慎宽厚的风度和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来告诉周丰。周丰赶紧叮嘱让货物原封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还像以前一样对待他。高傅占告诉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帮助别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14 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谁救起一个人,就给他一两银子。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三百两银子全部用完了。这两位老翁,如今向富阳人打听,谁也不知道他们。周丰又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君子啊!14.【解析】此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例句是从有形的视觉角度来写的,仿写的句子要从有声的听觉角度来写。可回顾文意,选用表声音的词语来阐释《陈情表》中的情感。答案(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呼告1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解答时应做到: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内容恰当,语句通顺;能具体谈到一些诗歌代表人物及诗句更佳。答案(示例):各位同学,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如茶,品之心旷神怡;诗如酒,饮之顿生雅兴。阅读诗歌能够提高我们的认识,丰富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性情。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里扬帆前行,启动一次波澜壮阔的远航吧!独具【知识拓展】怎样写好开场白“开场白”就是在作报告之前、戏剧演出之前、说正事之前、发表意见之前,先来一番与本次开会、演戏、正事、意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话。写好主题性开场白,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切合主题。本次活动或演出的主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2)要有现场感。开场白台词能够自成一体,或渲染气氛,或调节情绪,或引人入胜,或循循善诱,在情景现场能给观(听)众以强烈的听觉冲击。(3)要锤炼语言。为能有效地吸引读者兴趣,语言上要注意简洁、生动,有感染力。可考虑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能够生动、形象、准确地表情达意。《游褒禅山记》答案解析1.【解析】选D。咎:责怪。2.【解析】选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都译为“……的人”。3.【解析】选D。A项,古:十分之一;今:基数词。B项,古:不平常,非同寻常;今:十分、极。C项,古:到了……(的地步);今: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4.【解析】选B。A项,“侧”是名词作状语;C项,“穷”是形容词作动词;D项,“幽暗”是形容词作名词。5.【解析】选C。意思是“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不是判断句。6.【解析】选C。明:照明。7.【解析】选D。第一组,①正当,②将要。第二组,③指示代词,相当于“那”。④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8.【解析】选C。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因为。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承接。⑤连词,来。9.【解析】选C。这里讲的是没有“物”而仅有志与力的情况。10.答案:(1)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14 (2)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11.【解析】选D。“殆”意为“大概”。12.【解析】选C。都是介词,把;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可译为“啊”;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D.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独具知识拓展虚词“焉”的意义和用法(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1.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13.【解析】选A。A项,宾语前置句。其余三句都是判断句。14.【解析】选A。作者以探究石钟山命名为由来提出自己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敢于探索的主张。15.(1)答案: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2)答案:①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②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附【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吹起水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于是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14 。庙里的和尚叫小沙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的,想要打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磔的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一样,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了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着水的中流,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把小船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16.【解析】本题考查长短句变换的能力。解答时注意三点,一是变为一个长句,二是保证为单句,三是不能改变原意。答案:《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他34岁任舒州通判时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的抒发自己的感想的一篇重要游记。17.【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解答本题,除仿写对象和句式特点外,还需要把握住“公益广告”这一要求,要体现出公益性和广告性这一特点。答案(示例):有时候,感恩只是一句从心底说出的感谢;有时候,感恩只是节日里的一个问候电话;也有时候,感恩只是把他人送给自己的微笑转送给更多的人:我相信,其实感恩就在于我们要用这份心意来看待世界。1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