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案

ID:1146605

大小: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新人教版{温馨寄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深刻道理。3、背诵名句名段。4、学习课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的写法。5、学以致用,汲取文中精神养料。二、学法指导:1、借助注解与工具书,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意。2、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课前预习案一、预习任务:1、了解作品;2、了解作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大致内容;5、找出疑难问题。二、预习自测:1、填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曾积极参与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运动,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务为有补于世,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2、给下边的字注音:谬(miù)穴(xué)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3、参照注释,熟读课文,了解内容。我的疑问是。 课堂探究案第一课时:目标:掌握重点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方法: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组长负责分工,组织学习,教师巡查。2、结合注解先进行逐段的准确口译,发现并标注各段文言的具体现象,之后进行分类整理。一、探究的问题:1、整理本文实词的一词多义: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2、归纳本文的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古义:“悲”,感叹今义:悲伤。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今义:表提及。3、总结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4.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9.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10.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14.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4、整理本文存在的特殊句式:1、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2).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3).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2、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3、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此余之所得也(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4、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二、课堂训练:书面作业,翻译全文第二课时:一、重点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具体分析)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3、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二、课堂训练:学了此文,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谈谈你的收获。(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来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