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方案设计(首页)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节次教学主题游褒禅山记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知识要点技能与态度1.重点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2.了解文言实词“观”“卒”“文”“名”和虚词“以”“其”的多义与多用。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1.着重揣摩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领会文意,从语言表达习惯上去求得与作者表情达意相契合。2.熟读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文、卒、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特点。教学资源教学后记引导学生自读,查参考书翻译全文;老师解决为什么如此翻译的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11/11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步骤、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诠释或分解目标等11/11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学法指导]1.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2.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表现形式与思想内容和谐统一的特点。3.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4.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重点积累名、文、卒、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难点: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特点。解决办法:引导学生自读,查参考书翻译全文;老师解决为什么如此翻译的问题,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6.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11/11
(2)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3)诵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步骤](一)导言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县)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进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11/11
(三)背景介绍《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议论文,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说理性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四)课文分析全文5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l段),介绍褒禅山概况。.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做交代,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第二层(第2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予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映。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的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余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11/11
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倶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3、4段),写游山的心得,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五)内容分析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像跟11/11
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难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笑和遗下无穷后悔。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个做学问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婉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毫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11/11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相关知识]1.参考译文褒禅山也叫作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脚下盖房子定居,而终于(死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它为“褒禅”。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坟上构筑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它的。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上,那(上面的)碑文(已经)磨灭,只有它残留的字还可以辨识出“花山”(字样)。现在说“华”如“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错误。那下面平坦空旷,有山泉从旁边涌出,(在洞壁上)刻字记游的很多,这是所谓的前洞。从山路上去五六里,有个洞穴深远幽暗,走进去很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称它为“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人拿着火把而入,走进去越深,那前进(也就)更加困难,而那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异。有(一个),懈怠了想要退出的(同伴)说:“(如果)不出去,火将要烧完了。”就同他一起出来了。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能到(他们行程的)十分之一,然而看左右(两边)的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刻字记游的人已经少了。”大概那(洞里)更深的地方,到的人就更加少了。正当那个(决定出来)时候,我的体力还足以往前走,火把还足以照明。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盲从他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啊。对此我深有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心有所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无不如此。(如果游览的地方)平坦而且近,那么游览的人(就会)多;危险而且远,那么去的人11/11
(就会)少。可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艰难僻远的地方,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达。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停止(前进),但是力量不够,也不能到达。有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跟着(别人)懈怠,(但)到了幽深昏暗的地方而没有物质条件(如火把)的帮助,也是不能到达的。然而力量足够到达(火把也足够照明,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如果)尽自己的心志了而不能达到,(自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是我(这次游览)的(一点)感受。我对于(那)仆倒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籍的失传,后世传错了它(的文字)而不能说清楚的,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当今)治学的人不可以学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原因。(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2.课外阅读3.《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写作特点异同。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互相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这两篇文章写作特点的不同之处:'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的记叙和议论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合结构。2、议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做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11/11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并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性的说明,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代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喻说理,记叙、议论丝丝人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逻辑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解题指导]三、1、那。代词,指代褒禅埋葬的时间。2、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它。代词,称代仆碑。3、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自己。代词,指代作者。5、它。代词,指代后洞;那些。指示代词。6、大概。语气助词,表揣度语气。四、1、于是,古义:对于这件事。2、非常,古义:不同寻常。3、至于,古义:至于到了。4、可以,古义:可,可以;以,助词,无义。5、十一,古义:十分之一。[小结]11/11
写游记,除了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做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作业]P212三、四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