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1游褒禅山记检测含解析语文版必修320191101334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1游褒禅山记检测含解析语文版必修320191101334

ID:1146799

大小:1.97 M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1 游褒禅山记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碑仆道      仆:向前跌倒。B.其文漫灭漫:淹。C.盖音谬也盖:大概。D.何可胜道也哉胜:胜利。解析D项,“胜”,尽。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解析D项,“至”是动词用作名词,A、B、C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词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五万兵难卒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解析B项,分别是“死”“突然,仓促”“终于”的意思;A项,前两个“极”是“尽”,第三个“极”是“直达”;C项,第一个“名”是“命名”,后两个“名”是“说出”;D项,前两个“加”是“更加,更”,第三个“加”是“增加”。答案B4.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而人之所罕至焉 ⑤褒之庐冢也 ⑥遂与之俱出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何厌之有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解析①④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⑤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③⑥句中的“之”,代词,指“他们”;⑦⑧句中的“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C.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观察。解析D项,“观”,景观。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其孰能讥之乎?解析A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B项,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古人;C项与例句均为代词,在句中作定语;D项,语气副词,难道,表反诘。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简介华山前洞与后洞概况,详述游历后洞的情景。B.选文第二段抒发了作者对未能穷究后洞奇险景象的感想和体会。C.作者认为,只要具备了“志”或“力”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D.“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因事议理,过渡自然。解析C项,根据“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一句可知“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参考答案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海 塘 记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求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甚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涂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5 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B.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C.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D.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解析首先理解句意,然后结合句中关键的实词、虚词断句。“者……也”是判断句,“景初”是人名,“其先”在句中作主语。答案B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县”,官名。宋代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B.封建时代对帝王、诸侯等称为“君”,后引申为对人的尊称,道德品行良好的人也可称君子。C.“丁亥”是干支纪年的说法。干支纪年就是用十二天干和十大地支依次相配,周而复始纪年的方法。D.古代称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为“民”。解析C项,应为“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资后人借鉴和思考。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解析A项,作者先是听到了他对天下事的议论,而后才听说他的做法。答案A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2)既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解析第(1)句中“然”是代词,“所以”的意思是“……的原因”,“盖”的意思是“大概”。第(2)句中“既”是“不久”的意思,“不予欺”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参考答案(1)圣人们往往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2)接着堤坝又完工了,由此我相信了,他的言行都是一致的,并没有欺骗我。参考译文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入两边的农田,这是知县谢景初为政时修造的。堤坝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谢知县本人是阳夏人,字师厚,他的名字为景初。谢景初的祖上是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景初这代,已经是以文才著称的显贵世家了。他出任知县,并没有自负才能而忽视百姓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不畏冰雪严霜的寒冷,亲自到场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他也能让老百姓个个互相劝勉而跟随他,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修建而成。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谢景初)也应该以此满足,但是他依旧认为没做完,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好啊!仁者深谋远虑却又能够为百姓兴除灾害,像他这样的人,事迹不可以不流传下去。而后世的君子,考查谢景初其人,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可能没有触动。5 之前我因为有事经过余姚这个地方,他来拜访我,和我聊起天下之事,从容不迫地侃侃而谈。谢景初说:“真理都是宏大而隐秘,圣人们往往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那些详细的政事治理教条法律,凡是和人扯上边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疏通道路河流,治理农田桑园,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兴建学校,让百姓能够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用(圣人之道)感化收服百姓,这更是老百姓急需的,这种道理比表象又深了一层。现在这些当官的,那些愚蠢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那些所谓有才能的,做事必定出奇招来博得声威,以求惊动世人;至于那些将精力花在对付公文之上的官员,居然反过来说,古人说的那些急百姓所急的事情,我没时间去做;我曾经去做了,但是力量有所不及,一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了,功绩不足以名扬于世,却被称为有才能。哈!这也真是令人感叹了。朝廷国家生命力不过几百年的事,但是以德化民、追求太平治世这种事业却远没有止境,难道不是我说的这样吗?”我认为他的话非常正确。不久后听说他当了知县,到任后就在江河上修建桥梁,办学聘请学者教化平民子弟,接着堤坝又完工了,由此我相信了,他的言行都是一致的,并没有欺骗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写了他说过的言论始末留存,以告知后来之人。庆历八年七月七日记述成文。三、语言运用13.导学号92924030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作用。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中对三者关系的阐述,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喻体造句。参考答案“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牵引巨轮前行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失道路。14.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解析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构思一段话;二是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是注意准确、连贯的要求。参考答案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5 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