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2.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教学重点】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省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知识链接】1.文体介绍游记,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2. 走进作者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8226;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3、今日褒禅山概况 从慧空禅院遗址东行二三里,就到达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常年不绝……洞口石壁上雕琢诗文甚多,因风雨剥蚀,字迹模糊,多数辨别不清……由于褒禅山地处偏僻山区,现代人身临其境者极少,故对王文中个别词句感到费解,不足为怪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一句中的“其”字,是指山,还是指洞?泉水是从洞的一旁流出,还是从洞口的两边流出的呢?记游的人在何处题字呢?注家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这句中的“其”是指前洞,洞下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山泉从洞的一侧涌出,记游者把姓名或诗文题在洞口石壁上由前洞出来,上山,翻过一座小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去,黑洞洞的确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洞穴蜿蜒曲折,到现在还没有人探得它究竟延伸到何处【学习过程】一、基础测评 1.解释加点的词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专业.专注.
.word格式,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有碑仆道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不出,火且尽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火尚足以明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其孰能讥之乎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二、品读感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三、文本探究1.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写 ,这是文章的 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层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 ,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层 第三部分2、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3、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2段,然后齐读,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巩固练习】按原文填空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 ),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 );尽吾志也,( ),( ),( )?此余之所得也!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一、二【拓展阅读】,专业.专注.
.word格式,王安石轶事之一:明月与黄犬 王安石做了宰相后,在政务闲暇时,常常翻阅各地送来的诗文有一天,他看到广东有个秀才写的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看了第一、二句,点头称赞;看到第三、四句,便禁不住暗笑起来一打听,是一位多年不第的秀才所书王安石心想,这样糊涂的秀才,怎么能考得上呢?于是,他把后两句改成:“明有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去宰相职务真是无官一身轻,王安石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来到潮州晚上,明月当空,花香扑鼻,王安石便到寓所的花园赏月不多久,来了一位老人,王安石便邀他一起赏月老人告诉他没有空闲奉陪原来老人是这里的花匠,是来捉黄犬虫的这一种虫一到晚上,就在花心里睡觉,糟蹋花朵说着,老人捉来一条交给王安石看,这是一条黄色的小毛虫正当王安石借着月光,看那条黄犬虫时,忽然听到空中一阵鸟鸣,极其宛转悦耳他感到奇怪,因为鸟在晚上是不叫啊!老花匠说:“这是本地一种稀罕的鸟儿,常在晚上鸣叫,明月当空,叫得更欢,所以当地人叫它明月鸟”听了老花匠的话,王安石感到内疚,想起几年前乱改那位秀才写的“明月诗”,完全是因为自已无知而铸成的大错后来,王安石还专程拜访了那位秀才,并当面表示了歉意王安石轶事之二:苏轼与王安石 王安石,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官至宰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安石年长苏轼16岁,是当时的苏轼难以望其项背的师长某一日,苏轼到王安石府中拜望王大人,来到书房,不见王大人,只见书桌上有王安石一首没写完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大学士看后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诗中岂不乱道!于是便大着胆子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等了一会,不见王大人回来便走了王安石办完事回来见后,大为不满,便寻机将苏轼贬谪到了黄州府为一小吏苏大学士到了黄州看到落瓣的菊花方才知是自己错了,对王安石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潜心在黄州半耕半读,留下前后《赤壁赋》等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荆楚之地的黄州,故而因人因文而名闻天下,被称之为“文赤壁”,这亦是黄州之幸也王安石轶事之三:曾吃鱼饵一盘王安石(1021年~1086年)的邋遢是出了名的,除了懒得换衣裳、不洗澡,个人卫生一塌糊涂外,在吃的方面同样不拘小节,很有“王氏特色”某天,宋仁宗皇帝心情不错,一高兴决定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派对——“赏花钓鱼宴”,把够级别的京官都请到御苑,领略一番原汁原味的皇家情调当时王安石的职务是“知制诰”,就是皇帝办公室秘书处负责草拟诏书的官员,管机要的重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赏花钓鱼宴”,顾名思义就是宴会的娱乐项目有赏花和钓鱼两项,聚餐前来宾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以尽雅兴王安石对花兴趣不大,他选的项目是钓鱼早有内侍将备好的鱼饵盛在金盘中置于茶几上皇家钓鱼自然与众不同,鱼饵的配制不消说是花了工夫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香精香料掺了不少,不要说鱼,就是人也会抵挡不住诱惑这不,王大人鱼还没钓,不知是因为闻到香气还是别的什么,竟鬼使神差地抓起一粒鱼饵放进嘴里细嚼慢咽起来这一尝不打紧,居然对上了胃口,遂一发不可收,几个回合下来,竟将一盘鱼饵吃了个精光!这事很快传到仁宗皇帝耳中第二天,仁宗很是纳闷地对宰辅讲了这件事,并说:“王安石这人怪啊,误食鱼饵一粒也就罢了,可他生生吃下一整盘,不近情理嘛!游褒禅山记学案一.预习部分(一)注音,专业.专注.
.word格式,褒禅( ) 庐冢( ) 仆( )道 梵( )语 昏惑( )华( )山 窈( )然 瑰( )怪 罕( )至 胜( )道 懈怠( ) 音谬( ) 王深回父( )无物以相之( )(二)解释重要词语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⑵而卒葬之。而: 卒: 之: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故: 名: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 乃: 阳: 名: ⑸有碑仆道。仆: ⑹其文漫灭。文:⑺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独: 其: 文: 犹:⑻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言: 盖: 谬:⑼有泉侧出。侧出: ⑽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上: 窈(yǎo)然:⑾入之甚寒。甚:⑿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 深: 则: 穷:⒀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 以: ⒁而其见愈奇。 见:。⒂有怠而欲出者。怠: ⒃不出,火且尽。且: ⒄遂与之俱出。遂: 俱: ⒃盖其又深。盖:⒄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尚: 十一: 不能:⒅来而记之者已少。而: ⒆则其至又加少矣。则: 至: 加:⒇方是时。方: 是: (21)火尚足以明也。明:(22)既其出。既: 其:(23)则或咎其欲出者。则: 或: 咎(jiù): 其:(2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 而: 不得: 极: 夫:(25)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 焉:(2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之: 得:(2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 而:(2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 夷: 以: 则:(2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 观: 险远:(30)而人之所罕至焉。而: 焉: (31)不随以止也。 随: 以:(3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 以: 相(xiàng):(33)然力足以至焉。 以: 焉: (34)于人为可讥。 于: 为:(35)其孰能讥之乎? 其: 孰: (36)此余之所得也! 得:(37)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3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 莫: 名:(39)何可胜道。胜: (4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 慎取:(三)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四)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专业.专注.
.word格式,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 传: 名:(五)虚词“乃”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3、良乃人,具告沛公。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而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视其左右9、谬其传10、咎其欲出者11、其孰能讥之乎? 12、既其出 “以”:(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火尚足以明也。(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六)特殊句式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5、不随以止也 6、此余之所得也!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七)一词多义 “道”1、有碑仆道。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何可胜道也哉。 5、策之不以其道。 “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 2、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3、属予作文以记之。 4、文过饰非。然”1、吴广以为然。 2、有穴窈然。3、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专业.专注.
.word格式,相1.无物以相之 2.悔相道之不察兮 3.儿已薄禄相 4.及时相遣归 (八)古今异义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5. 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九)名句默写(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二。文本解读(一)梳理课文的整体结构,请概括每一部分内容:(1-2):记叙—— (3-4):议论—— (5): 记叙的结尾------- 从文章结构梳理可以看出,其主要写作手法: (二)具体赏析(1)阅读第一段:1.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明确: (2)阅读第二段:1.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请概括层次内容: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 2.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明确: 3.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明确: (3)阅读第三段1.第一句话中“于是”应解释成,全句在文中的作用是。明确: 2.作者提“古人”的目的是,其反映出的精神从侧面证明了本段中一句。明确: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喻指。明确,专业.专注.
.word格式,: 4.“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喻指。明确: 5.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有。明确: (4)阅读第四段:这一段写由仆碑所得到的感悟,指出对待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本段中作者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出来的?摘录段中关键词,并说明其观点。 明确: 三.课后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专业.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