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2.思维与审美:(1)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2)深入领悟作者“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思想观点。激趣导入我国地大物博,奇山异水遍布大江南北,历代文人骚客、雅士名流多喜欢访游这些胜景,挥毫泼墨,吟诗作赋,描写各地各时独特的风景,借以抒发其胸中块垒,或失意仕途,或忧国忧民,或高超出世,一言以蔽之,多是景为情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独出机杼,走出了写景抒情的窠臼,进入了记叙说理的新境界。那么此文记了什么地方的胜景,又阐述了什么道理呢?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墓旁的小屋。庐,屋舍。冢,坟墓)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华山之阳(山的南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其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只有)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可识,曰“花山”。今言(说)“华”如“华实”之“华”者,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音谬(错误)也。请概括段意:介绍褒禅山的概况和名称的来历。(第二段)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从、自)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达到尽头)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还)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更少)矣。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也。既(已经)其(助词,无实在意义)出,则(就)或(有人)咎(责怪)其(代词,指“怠而欲出者”)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夫游之乐也。请概括段意:简要记述游洞的过程,并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第三段)于是(对这种情况)余有叹(感慨)焉(助词,无实在意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以其求思(探究、思考)之深(深入)而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也。夫(句首发语词)夷(平坦)以(而)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奇异雄伟)、瑰怪(珍贵奇特)、非常(不平凡)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艰险而遥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到了)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无物以相(帮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在)人为(是)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孰(谁)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请概括段意:主要议论游后洞所得。(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悲(感叹)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弄错、使……错)其(指古书)传(流传的文字)而莫能名(识其本名)者,何可胜道(说得完。胜,尽)也哉!此所以(……的缘故)学者(治学的人,有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谨慎地采取)之也。请概括段意: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观点,即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五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名或字后面的美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请概括段意:补叙同游者及写作该游记的时间。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答案 ①碑仆道,文漫灭 ②志、力、物三者的关系③处事尽吾志,可以无悔无讥微任务活动一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麓筑舍定居。(得分点:浮图,“舍”活用,“舍于其址”句式,句意对)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得分点:既、其、或、咎、其、极,句意对)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但是力量足够达到那里(结果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得分点:焉、于、为,省略句,句意对)4.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得分点:“其……乎”固定结构,孰、之、得,“此余之所得也”句式,句意对)微任务活动二 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碑上的文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写仆碑及碑上的文字,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充分体现了作者“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观点的依据。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作者从洞的位置、距离、环境的危险程度、游人的多寡等几个方面对前洞和后洞进行了比较。(2)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己游后洞的经历做铺垫,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后文的议论张本,使自己的观点有根据:“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作者出洞时,说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听信别人的懈怠之语,“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本来就有后悔之意,再加上还有力气,火把还可以照明,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为后文关于“志”“力”“物”,尤其是“志”在成功中起的作用的论述做了事实准备。微任务活动三 深入领悟作者“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思想观点1.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呢?“仆碑”和“古书”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作者并不只想就“仆碑”上的文字进行议论,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因此作者自然由“仆碑”过渡到“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仆碑”和“古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是“斑”和“豹”的关系。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从“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3.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志”“力”“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要有坚定的方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
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王安石认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你认为“志”“力”“物”这三个条件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志”起决定作用。首先要确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才有目标,才有方向。“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所讥。一个人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只会徒然让人讥笑,也给自己留下无穷的遗憾。(观点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到达预期的境地。助读材料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王安石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2.背景展示写作本文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所反映。《游褒禅山记》叙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3.文化常识(1)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文中指
和尚。(2)地理中的“阴”与“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3)庐冢:墓旁的小屋。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4)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5)临川王某:临川人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4.对王安石的评价[司马光]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黄庭坚] 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朱熹] 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然)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蔡上翔]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毛泽东] (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余英时] 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句子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名或字后面的美称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两个词,“于”,介词,对;“是”,
代词,这件事。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目,表确数“十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副词,十分,极。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文独其为文犹可识名词,文字文理有疏密名词,同“纹”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文过饰非动词,掩饰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动词,观察、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名词,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名词,建筑物的一种玄都观里桃千树ɡuàn,名词,道教庙宇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观赏得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动词,能够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动词,得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动词,得到、获得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形容词,融洽此言得之形容词,对、合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动词,具备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动词,筑舍定居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动词,舍弃舍相如广成传动词,安置住宿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房屋、住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动词,停止
4.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何为其然也代词,这样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然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然而、但是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盖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副词,大概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盖子盖追先帝之殊遇连词,承上表原因,译为“因为”“是因为”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良乃入,具告沛公副词,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副词,才而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连词,表示转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连词,因而,表示因果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连词,表示递进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连词,表示并列5.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舍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名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名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
侧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见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深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名词,深度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遥远的地方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明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极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谬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状语后置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观”的状语“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后置固定句式其孰能讥之乎?“其……乎”译为“难道……吗”何可胜道也哉!“何……哉”译为“哪里能……呢”判断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二、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课外名句——王安石名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孤桐》(3)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一、最美的景色是心情邓 皓那日和友人一块去庐山游玩。庐山有一景点名曰三叠泉。那是庐山胜景之一。当地人有言: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可见是极有看头了。几个人结伴由导游领着从五老峰下来。那导游先生坐在一凉亭处便不肯走了,说,去三叠泉来回十四华里,只有一条山道可走。想看三叠泉,要再登四千级台阶。然后挥挥手:你们去吧。我当时就傻眼了:四千级台阶!刚才爬了一趟五老峰力气已快消耗尽了,再爬四千级台阶?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友人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独自歇歇停停地走着。却发现去往三叠泉路上的景色十分的秀美。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疏淡出山的轮廓,宛若瑶池仙境。近处青山如黛,绿树成阴。人在山谷里走着,早把一个夏天抛在了脑后。只当是走进了一个清凉幽静的世界。特别是山涧里哗哗作响的流泉,迂回曲折地从一块块突兀迭起形态各异的山石间流过,时而安详,时而暴戾,时而如暖流涌动,时而如决堤狂潮,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美造化惊叹不已,驻足流连。我真是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了。心里哪还有什么三叠泉。独坐在山石上,我可以悠闲成山;涉足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旅游的心情呵!这旅游的兴致,哪里用得着刻意去装出来?!突然觉得,游山戏水者若是你的心沉醉其中,那真是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明明置身于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叠泉才让你陶醉?一片云在飘。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云动。其实那是你的心在动。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呵!坐在一块状如卧龟的石头上小憩。头上是触手可及的天,前方是聚聚散散的云,两边兀立的是青山,拂面而过的是清风,耳边轰然作响的是流泉。这等景致你说应该叫什么呢?如果愿意,可不可以把它叫做“戏水崖”?这样想着,我的心就如三月里翩跹的彩蝶了。再看那些行色匆匆忙着去看三叠泉的旅客,心里就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身边这么好的景色顾不得欣赏,却疲于奔命般认定一个三叠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接近黄昏时分,我的那些朋友满脸倦容回来了。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哪里还找得出旅游的那份浪漫和闲适?这时我便知道了: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叠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却是完整的了。赏析 这篇散文以记游为主线,把对山水景色的赏玩品评和由游赏而引发的感悟思考融入对山水的描写之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偏重于因事说理,在记游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阐述人生哲理;侧重于对旅游文化的思考,对时下国人“履行职责”的旅游方式予以否定,奉劝世人“慢慢走”,留意路旁的风景。二、张家界卞毓方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地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脱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做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是日,我乘缆车至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浮
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象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力,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气试它一试。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文字;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赏析 散文虽短,却充盈着一种饱满的艺术张力,给人带来丰富的审美享受。纵观全文,那纵横奇特的想象就不必赘言了。单说那语言的表现力就让人惊叹不已,例如词性的活用:“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自然的人化:山可以“谁也不待见谁”,可以“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比喻的诡谲:张家界如文学作品,可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通篇笔调活泼,文字瑰丽,修辞丰富多彩,使文章显得十分灵动又充满气势,具有一种挡也挡不住的艺术冲击力。这两篇文章在“读自然山水”的情感、态度方面有何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相同点:这两篇游记散文都着力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美景,作者沉醉其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同点:《最美的景色是心情》一文中,作者虽然没有到达设想的目的地,但没有留下遗憾,通过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只要心沉醉其中,不管哪里都会有秀美的景色和深切的感悟。《张家界》一文中,作者则登上了峰顶。想象的奇特,洋溢出情感的激越;抒写的厚重,投射出襟怀的大气。你对自然山水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结合你的经历,写一篇文章或一个文字片段,表达你的想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杭州印象又转过几排如屏的绿树,几座如簇的翠峰,几条幽深的隧道。蓦地眼前一亮,一泓碧水已从花草树木的缝隙中展现出那秀丽的容颜!多少年梦萦魂牵的西湖如梦如幻般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了。我有些迫不及待了。仅仅看一看“西湖十景”的这些名字就已经美不胜收了。
苏堤春晓,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花港观鱼……人们常说“观景不如听景”,但我说这不包括西湖。眼前盈盈一泓碧波,腾起一片片细细的波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如果从空中俯瞰,整个西湖应该就像上天遗落于江浙大地的一块温润的碧玉。登上轻舟游舫,人如在画中游。如果说仅仅有水,西湖还算不上奇、美。奇妙的是环绕西湖的树木花草,高低起伏,参差有致,色彩和谐,巧夺天工,又似自然天成。更妙的是稍远一些的那些碧油油的山脉,山势和缓,横卧如娴静优雅的睡美人,西湖就成了她们的温馨的摇篮。最妙的是这里浓郁的人文色彩,为秀丽的西湖平添了一份灵气与神韵。这里有着妇孺皆知的凄美而浪漫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的传说,代代相传,百讲不烦,百听不厌。还有衍生出的一些联语,像“断桥虽断情难断,长桥不长情意长”,更是脍炙人口。但与西湖渊源最深、最受杭城人民爱戴的人物则非苏轼莫属。苏轼这位集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美食家于一身的旷世奇人,竟然还是一位卓越的水利专家。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期间,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还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其丰功伟绩泽被后世,永远为人们所铭记。素材点击 王安石把治学处事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胸怀大志,坚定自己的志向,锐意进取,勇于革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运用角度精彩运用 “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人物。自北宋以来,褒之者少,而毁之者则随处可见,几百年内,王安石的各个方面,从学问到做官,从私生活
到道德品行,无不被人诟病。但是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终会发出夺目的光芒。王安石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这惊雷,绵延至21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这,21世纪的改革家们已作出回答,已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叙议结合、先叙后议课文借鉴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运用点拨这类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引子,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即时训练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先叙后议的记游写法,写一段你的旅游经历,并揭示一定的哲理,不少于2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我们一入山便被眼前的美景迷醉,树木丛生,怪石嶙峋,碧绿的潭水如碧玉一般静静点缀其间。脚下踏着厚厚的落叶,石阶两侧即是陡坡,有灌木掩盖,不知其深浅。时有巨石挡路,便绕其行之。约十分钟,即见一线瀑布从崖上直泻下来,落入之处便曰:一潭。潭水中隐约有小鱼窜来窜去,甚至随流水而下,我不禁感叹:同为鱼类,家里鱼缸中的几尾小金鱼仅半缸死水,苟且存活,哪如此处水阔天空,自由自在,任其游弋?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饮清澈山泉,食水中生物。境遇不同,心境怎能相同?转念一想,我又如何能知道鱼缸里的小金鱼不快乐、不自在呢?我非鱼,安知鱼之乐?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如何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寻找到心灵的快乐与安宁。
Ⅰ 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碑仆道 仆:倒下B.有怠而欲出者怠:懒惰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安全D.长乐王回深父父:对老年人的尊称答案 A解析 B项怠:懈怠。C项夷:平坦。D项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名或字后面的美称。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答案 C解析 A项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不平凡,不平常。今义:副词,十分,极。D项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目,表确数“十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B解析 B项均为动词,看、观察。A项名词,碑文/动词,掩饰。C项名词,心得、收获/动词,能够。D项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动词,停止。4.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
答案 C解析 C项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A、B、D三项都是代词。A项第三人称代词,它;B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项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可译作“那”。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答案 A解析 A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C两项均为动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D.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 A解析 A项是判断句,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B、C两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小屋。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D.临川王某记。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答案 C解析 “阳”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8.下列对《游褒禅山记》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而另一个名称“华山”,则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B.作者出洞后的心情,突出表现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因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C.“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D.在这篇游记的结尾,作者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自己的籍贯、名字。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答案 A解析 “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错,第一段只是作者对褒禅山的观察和描述。9.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述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作用。(1)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1)志是指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了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2)力是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3)物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10.翻译下列句子。(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2)(路)平坦并且路程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就多;艰险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就少。(3)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2)《游褒禅山记》中,“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来实现。
(3)《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答案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Ⅱ 关键能力突破训练——判断句追源课本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一文时,我们会发现如下句子: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③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此余之所得也。在古代汉语中,它们属于判断句。上面五个例句中,①②③属于“……者,……也”表判断,④⑤属于“……也”表判断。那么,什么是判断句呢?有什么特殊标志呢?判断句是判断人或事物的名称、类别或属性的句子。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用作代词,很少把它当作判断动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对接高考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判断句的形式例句“……者,……也”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者”“者也”句①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记》)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也”字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无标志句①臣本布衣(《出师表》)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是”字句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在高考中,判断句一般放在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因此,平时务必熟悉判断句的句式特点,在翻译时要能根据标志词找出判断句式。另外,可结合以下两点技巧准确判断。1.明确概念,避免误判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句不是名词谓语句,虽句末有“也”,但并不是判断句。(2)语意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如“蟹六跪而二螯(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不表判断,而是表存现,尽管它是名词谓语句,但不是判断句。2.熟悉类型,分析语法掌握一些判断句的类型,特别是把握外在标志,有助于我们迅速把握判断句。有些判断句没有外在标志,要善于分析语法进行把握。如果存在名词性短语连用的现象,可在句子中间加入判断动词“是”,来判断句子是否构成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一句,“刘备”与“天下枭雄”之间形成判断关系,则为判断句。即时对练1.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解析 “非……也”表否定判断。2.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解析 “……,……也”式判断句,句子中的“是”是代词“这”的意思,翻译时要注意。另外,翻译时要补出判断动词“是”。3.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解析 “……者,……也”式判断句。4.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解析 “非”表示否定判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节选自元·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2)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解析 (1)“楚俗信巫不信医”是无标志的判断句;“自三代以来为然”是用“为”表判断的判断句。(2)“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是用“……也”表判断的判断句。参考译文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
》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答案 D解析 正确标点为: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合称为“五经”。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答案 D解析 “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答案 C解析 “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错,杜景俭认为上天发出预警,不是因“武则天篡位”,而是武则天的布政施令可能“有亏礼典”。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2)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的罪过啊。参考译文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年轻时考中明经科,多次提拔升迁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被任命为益州司马,诏书还没有到达,他就想处理政事,还鞭打下属官吏来显示威严。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朝廷之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署还未接到朝廷的任命。何必贪求这几天的俸禄,不等朝廷的旨意,就想处理政事,不也太性急了吗?”房嗣业更加生气。杜景俭又说:“您现在拿着这小小的朝廷诏书,真假还不知晓,就想总揽一州大权,谁敢保证事情无变?扬州的灾祸,不就是这样招致的吗?”于是就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容满面只好作罢。不久朝廷任命房嗣业为荆州司马,最终没有遂了房嗣业的心愿,百姓属吏因此说道:“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因此渐渐出名。入朝担任司宾主簿,又转任司刑丞。天授年间,和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当时人们声称道:“遇到徐有功、杜景俭的犯人就能活下来,遇到来俊臣、侯思止的犯人一定会死去。”(杜景俭)多次升迁担任洛州司马,不久转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曾经因九月宫内梨花开放,拿出一枝向宰臣展示,问道:“这预示着什么吉祥?”众宰臣都回答说:“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唯独杜景俭说:“谨按《洪范五行传》的观点:‘阴阳不互相侵夺秩序,错乱就会有灾祸。’另外《春秋》说:‘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成灾的雨。’现在已是秋天了,草木枯黄凋落,可是梨树忽然开花,这是阴阳错乱。臣担心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制。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的罪过啊。”于是拜两次谢罪,武则天说:“你是真正的宰相啊!”
延载初年,因为凤阁侍郎周允元上奏弹劾杜景俭与李昭德结党,(杜景俭)被贬为秦州刺史。以后多次升迁做了司刑卿。圣历二年,杜景俭再次被任命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很多州县都沦陷于贼寇之手。等到事态平定,河内王武懿宗要把陷落贼寇之手的百姓全都治罪。杜景俭认为他们都是被逼屈从,并非出于本心,请求全都赦免他们。武则天最后听从了杜景俭的建议。一年多后,(杜景俭)转任秋官尚书。后因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获罪,降为司刑少卿,出京担任并州长史。病死在途中,朝廷追赠他为相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