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教学廿标知识口标:了解王安石及相关背景知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O技能目标:了解词类活用;进一步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情感目标:正确处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教学重难点了解掌握词类活用,了解“其”的用法。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问:诗中的那一句你最有感触?明确:“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天我们耍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伤有类似的深邃哲理。二、文学常识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评)。仁宗庆丿力进士,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反对,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封荆国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毎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2•褒禅山、华阳洞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
茏,山花斑斓,生机勃勃。华阳洞是褒禅山主景观,洞深1600米,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洞屮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乂称“碑洞”,即壬安石当年游览路线。3.背景资料:木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当时,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而4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一观点可以在本文中找到依据。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吋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I•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捉岀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冇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怎,多是悲凉的韵调。高诃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屮。”这里,闪輝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三、语言知识点1.学生分段齐读,教师疏通字音褒禅山bdo庐冢zhong音谬miu窈然ydo瑰怪gui无物以相之xiang胜道sheng王冋深父fu2•教师捉问,学生回答,疏通文意
(1)实词活用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居住,筑舍名-动,命名命名,取名
火尚足以明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动,照明形-动,弄错;动-名,流传的文字;名-动,说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穷尽常在丁险远形-名,险要偏远的地方有泉侧出名-状,从侧旁问其深形-名,深度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动,极尽则其至乂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2)古今异义古义:今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Z—数字十一而世之奇伟、塊怪、非常之观不一•般副词:十分、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连词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求学的人冇学问的人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连词,因此明很(3)特殊句式①状语后置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古人Z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②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而记游者茯众,所谓前洞也此予Z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①省略句有碑仆道省略介词“于”(4)一词多义[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巫医怎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道]有碑仆道(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Z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何可胜道也哉(说,讲)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日初岀大如车盖(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冑,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Z者,文理有疏密(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然]至于颠覆,理同宜然(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对,止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3.疑难句释①入Z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儿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來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吋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述要注意:“乃华山Z阳”是原因,“名Z”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來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A.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來的石碑上。B.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C.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
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乂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止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冋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四、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写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述游山的同伴和吋间。(-)明确文章主旨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Z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來概括。明确:(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1.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乂说“可以无悔”呢?明确: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明确: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屮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明确:“而余亦悔其随Z而不得极夫游Z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明确: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明确: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Z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來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明确:“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随之”・小结:“随Z”,就是放弃口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止是本句的要害。(三)品读课文1•研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述冇读不准的字音耍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2•研读第二段。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
此段屮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后悔”,因为余之力询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怎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3•研读第三、四段。(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a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占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口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的心得是什么?在文屮寻找关键语句回答。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Z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屮继续寻找答案。(略)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Z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2)教师领读第四段。学生口由朗读,思考:“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明确:“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明确:“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明确:“何可胜道也哉”・曲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三、四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4.教师、学生读最后一段强调“父”字读作•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5•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六、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而的记游处处从后而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而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
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乂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1.文笔简洁,语言凝练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冇节制,没冇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了,如“人Z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塊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课后习题1•背诵第三口然段2.完成自主学案3.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