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梳理文义,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有关文学常识。2、学习古文游记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理清思路,背诵课文第三段。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思想;难点: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2.背景资料:《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西岳华(huà)山,在陕西,跟文中提到的坐落于安徽的华(huá)山不同。【学习流程】(五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2、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培养语感。一、预习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褒禅山()华山()舍于其址()庐冢()有碑仆道()音谬()窈然()怠而欲出()咎其欲出者()瑰怪()无物以相之()王回深父()萧君圭()二、熟读课文,培养语感。三、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重点字词。第二、三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一、二段并赏析。2.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学习过程】: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结合注释,疏通课文一、二段,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三、文言语法(一)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有泉侧出5.入之甚寒,问其深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7.而其见愈奇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9.火尚足以明也(一)特殊句式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5.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四、文本解读(自主探究)1.①简要概括一、二两段分别叙述了什么?②结合第一段内容,写出褒禅山的另外两个名字、。哪一个是本名?2.根据一、二段的内容绘制作者游览褒禅山时慧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位置。
3.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4.赏析第二段,填出作者所运用的对比。①前洞“平旷”与后洞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对比;③与“好游者所至之深”对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对比。第四、五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三、四、五段,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3.学习古文游记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4.理清思路,背诵课文第3段。一、结合注释,疏通课文三、四、五段,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二、文言语法(一)词类活用1.常在于险远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二)特殊句式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三)古今异义1.于是余有叹焉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一词多义1.得:①此余之所得也()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然: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②吴广以为然()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3.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策之不以其道()4.胜:①何可胜道也哉()②沛公不胜杯杓()③予观夫巴陵胜状()④人定胜天()5.之: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③予之力尚足以入()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来而记之者已少()
6.以:①夫夷以近()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③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其: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距其院东五里()③独其为文犹可识()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则其至又加少矣()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⑦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⑨其孰能讥之乎()⑩吾其还也()⑾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⑿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三、文本解读(合作探究)1.研读第3段,分析作者针对前文的什么内容发表议论?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第3段的议论与前文的记叙部分在文字上“前后照应”,请找出照应之处。议论部分(第3段)记叙部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非有志者”“随以止也”“在己为有悔”2.第3段中,作者认为想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哪一个条件最重要?3.研读第4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1.第5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2.思考:本文既是游山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学习了本文,你有怎样的启发和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3.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明确]:这是因为作者从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指出发人深省的道理,使文章“有补于世”;并使记游与说理有机结合,严密照应,因而使文章别开生面,于平淡中见神奇,成为别具一格的游记,传诵千古。从中,我们至少可以体会到:.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四、主题归纳: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五、鉴赏: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六、知识迁移:(一)结合王安石变法的情况看王安石的“尽吾志”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本文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观点是一致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指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二)《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的命运谶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文辞朴实,浅出深入,以一次偶然的日常的非名山游览,阐发道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到达“险远”,一览“非常之观”,“志”、“力”和“物”,三大条件,缺一不可。这番道理,在王安石“务为有补于世”
的写作纲领下,不蹈空凌虚,及物而切身――王安石此时已有变法之“志”,虽然清楚此事之“险远”,但这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值得追求。事实上,《游褒禅山记》不仅仅是王安石的自勉书,更是王安石的命运谶言。《游褒禅山记》写于至和元年(1054年),王安石34岁。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被罢免宰相,隐居江宁,法令陆续被废止。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在政坛的“游褒禅山”,竟然也只能半途而废,“不得极夫游之乐”。问题出在“志”、“力”和“物”哪个方面?第一,“力”,无可置疑。正如《游褒禅山记》所述,“力足以入也”。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风流,不逊色于任何鸿儒巨擘,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尚儒生迂腐阔远之风,有经世济用、理财兴利之才,政绩不凡。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时,督修水利,将官谷贷给农民,百姓得以度过饥荒,称王安石为“青天”。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其实是鄞县吏治的升级版,“气魄很大,格局空前,是一次涉及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王安石变法,效果显著,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第二,“志”,过犹不及。“志”既指志向,也指意志。游褒禅山时,王安石在“志”上吃了亏,“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同行“怠而欲出者”说:“不出,火且尽。”于是王安石和他一起出洞,不久为此后悔。在变革政治上,王安石很早就“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而且意志坚定,甚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主张,这在“法先王”、向后看、陈陈相因的儒家国度,可谓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然而,意志坚定到了极端,就成了刚愎自用、顽固执拗,“拗相公”的谑称,即由此而来。第三,“物”,致命缺陷。在游华山洞的后洞时,王安石需要的“物”是用来照明的火把。在实施新法时,王安石需要的“物”则是有利于新法的人。王安石在鄞县牛刀小试,奏得奇效,但一旦把新法推广至全国,涉及到的地域之广、百姓之众、既得利益之多、人际关系之复杂,绝非弹丸之地可比,绝非王安石凭一己之智勇能处理妥当。王安石的失败之处在于,上无鼎力支持的帝王,中无同气连枝的盟友,下无令行禁止的下属。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还写到:“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为时代久远,石碑倒地,碑文漫灭,如果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选取,就会以讹传讹,把“花”山读成“华”
山。一语成谶,王安石在倒台后,墙倒众人推,他的形象逐渐被妖魔化,在代代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面影斑驳的历史人物。梁启超说过:“以非凡的才能,而蒙受天下人的诟骂,换了朝代也不能洗冤的,在西方有克伦威尔,在我国则有王安石。”王安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不会回想起自己34岁时写的《游褒禅山记》?一篇短小的游记,竟然蕴含了王安石毕生追求的变法事业的失败基因,竟然预言了王安石死后毁誉参半乃至面目全非的历史命运,相信这是王安石所始料不及。人生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你以为在写过去,其实你在写未来;你以为在写别人,其实你在写自己;你以为在写命运,其实,你始终在被命运书写。七、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志当存高远2、尽志无悔3、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素材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谬,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凡事要深思慎取2、对待文化遗产要有严谨的态度等素材三: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不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人要善假于物2、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3、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素材四:盲目从众往往达不到既定的目标,敢于坚持己见,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八、美文欣赏:(一)尽吾志而不悔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大地没有留下花的芬芳,但我已经开过;沧海没有留下鱼的浪花,但我已经游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唯有尽心尽力,才会被人尊敬;唯有尽心尽力,才会内心无悔。飞蛾为求光明,即使丧身也不悔;流水为求东归,即使干涸也不悔;大雁为求南飞,即使折翅也不悔。屈原不能阻止楚国的覆灭,但他尽力了,所以不悔;孔明没有能完成北伐,但他尽力了,所以不悔;王浩没能实现奥运冠军之梦,但他尽力了,所以不悔。态度决定一切。王安石说成功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志、力、物。能力和物质条件是外在因素,短时间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主观态度。态度积极,人的热情就会高涨,潜能就会发挥出来,做事就能达到我们的理想效果。即使和我们的期望有差距,此时我们也没有遗憾。“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可见物质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个人的主观努力才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结果重要,过程同样重要。凡事太在意结果就会失去奋斗的乐趣,就像旅行,太在意旅行的目的地,就会失去浏览沿途的美丽风光。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过程做好了,结果也不会坏。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也不会后悔,因为我们已尽力了,而且我们享受了过程的乐趣。但是,一句“我尽力了”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进取,自甘落后的借口。自我安慰,自我解压是必要的,但我们要理智的认识自己的差距,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做到最好才是必须的。否则,个人就不能进步,社会就不能前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坚持不懈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优秀品质。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施展笑容;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凡事都要发挥我们的主观努力,竭尽全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即使事与愿违,我们也会内心坦然,无怨无悔。(二)“尽吾志而无悔”人人皆知的三国鼎立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因为国力稍逊,蜀国出兵作战败多胜少,但是,诸葛亮尽心尽力,“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
,他东讨西伐,南征北战,火烧新野,水浇曹营。走樊城,战赤壁,三分天下;摆八阵,擒孟获,六出祁山。真不愧为一个鞠躬尽瘁之人。诸葛亮虽是尽力了,但却命运不济,卒时仅六十有八。尽管他没有成功,但他留给后人的是为兴复汉室而尽忠尽职的智志,仁者、勇者的形象。尽吾志,如果事情走向成功,我们就可以收获到最大的快乐。李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采集药材,几十年的时间,经历千辛万苦,只为造福人们,他成功了,他“尽吾志”,成就了一本旷世奇著《本草纲目》,为人们解除疾苦,就是他的最大的快乐。他也因此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的医学家。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邰丽华,《千手观音》的主演者,她在无声的世界里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尝试,在无数次的训练中,尽心尽力,终于获得如此成功,她的舞姿是那么优美,她的每一个动作是如此地入神,我们丝毫看不出来她是凭借记忆和观察来配合音乐的。在无声的世界里,她“尽吾志”,她给了自己无穷的快乐。“尽吾志”是一种人生态度。正如毕淑敏所说“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如果上天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