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学习重点】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课前预习: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正音:褒(bāo)禅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3、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4、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品读鉴赏,合作探究:一:研读第一段(1)重点字词句式: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2、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名3、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阳:山南水北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7、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2)这一段依次记述: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4)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二、研读第二段(1)重点字词:1、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2、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3、问其深形→名,深度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7、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8、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9、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三、研读第三、四段(1)重点字词句式:1、于是余有叹对于/这件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3、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4、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5、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6、常在于险远远的地方形→名,危险遥远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帮助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9、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10、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11、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求学的人13、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14、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1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2)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4)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从五方面阐述: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四、研读第五段(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小结: 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写作特点: 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文笔简洁,语言凝炼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13
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13
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三、强化课堂实践环节,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教学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缺失,这也是制约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与提升的一个瓶颈。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将教学内容有效延伸与拓展,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衔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强化自身道德意识,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不同生活角色中进行转换,提高自身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13
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平。举例来说,具有高道德水平的人,一定是一个遵守社会规矩的人,在开展社会规则教学当中,就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索,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如何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并且去亲身实践,正确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并最终把这些正面评价反馈到课堂中,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外出踏青的时候,可以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丽的同时,还要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利郎,努力做一名文明游客。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做一名好少年,在公共场所,要做一名文明公民,不吵闹和大声喧哗,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在家庭生活中,要尊重父母,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在校园生活中,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四、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是塑造学生个人品格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德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系统和价值理念,进一步深入体察社会、融入社会。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将德育知识与小学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春节活动策划酒店春节期间员工关怀活动安排一、迎新年拔河比赛点:*******厅时间:19:30——0:30)13
13